第B07版:风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设计,点亮生活
文 蔡娴 图 吴恺

    Wei's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器道瓷鸣音响

    Wei's极光灯

    “设计之都”这厢是国际范和高大上,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上海青年创意大展”则玩转年轻化和接地气。此次创意展又名“青春上海·创意100”展,顾名思义,青年创意大展汇聚了百名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的创意理念和作品。而生活周刊组建的青意社,作为上海设计之都的公共服务平台,首次亮相“创意100”展,也引来了多方的关注。

    文 蔡娴 图 吴恺

    设计,就是让城市青春一点

    以“聚焦重点打造精品”为宗旨,围绕“城市未来与青年责任”这个核心主题,发动全市的青年创意人才,针对上海各区县的地标性建筑、公共文化空间、传统老字号等城市文化元素征集改良设计方案,通过实物、模型、视频、3D动画、快闪等方式进行集中展示。

    在位于余姚路66号的巴塞当代艺术馆,门口道路上的窨井盖、垃圾桶、斑马线等公共设施格外惹眼,它们都被进行了创意和趣味的二次改造,让原本低调的艺术馆变成了高调的艺术秀场。因为这里就是“青春上海·创意100”的大本营,不创意,不成活。

      设计,就是让审美平衡一点

    作为100名上海市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中的一名代表人物,也是上海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创意家具品牌“多少”的创始人侯正光先生则认为,生活其实和设计、和艺术并没有一条区分线,生活化的东西正慢慢变成艺术品。这个展览正好表现了100名设计师的审美。生活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的,每个人取向不一样,设计师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那也一定能受到大众的认可。而他本人和大多设计师一样,是有“选择综合征”的,明知道自己都很难抉择,还要制造出一堆问题抛出去。所以,他的家具品牌取名:“多少”,用的就是“少则得,多则惑”这个理,表达了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审美考量,“只要平衡就是一件有价值的家具。”

    设计,就是让生活艺术一点

    除了设置在室外公共区域的“开放·青春现场”,这栋三层楼的建筑里还囊括了本次创意展的其余三个板块,即“传承·摩登上海”,“创新·设计之都”,“超越·城市会客厅”,共分为老字号创新区、创意沙龙交流区、创意精品展示区、创意广场四个部分。而这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契合这次的主题“城市进化论”——所有报名的创意人士都有意识地往这样一个方向设计,如何用我们的创意让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好。比如在户外的展示中,有对窨井盖、垃圾箱和斑马线等这些东西的改造,让它们插上创意的翅膀,对美化生活和环境发挥更好的作用。”最终呈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青年创意和城市生活、环境的结合。

       “青意社”就是让创意“亮”一点

    在3楼的“超越·城市会客厅”里,由生活周刊孵化的青年设计师创意产业平台“青意社”从线上来到了线下,在此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城市会客厅。但要把很多完全不搭界的产品重新组合,来呈现主题,对苏冰来说是比较纠结的,而青意社也吸取了“多少”这样的创意理念,每一个小小的产品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多元的现代的城市会客厅,如果把它拆成单个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

    无需插电的瓷器共鸣音箱、中国风的创意红酒套、设计简洁的原木时钟、散发清香的月饼LED灯……“青意社”的创意产品就和“多少”家具的组合置物柜搭配在了一起,展区被布置得像一个时尚的客厅,是年轻人们所向往的一个简洁精致又智能创意的生活空间。

    而青意社的这些产品正好符合了策展人苏冰的创意理念:“无论是产品、包装和用户需求,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艺术化、品质化和个性化,这些其实和艺术品的诉求是有一定的契合的。”

    在“青意社”的会客厅里,摆放的每一件看起来寻常又极富巧思的原创生活单品都是来自“青意社”的签约设计师。比如,共鸣音箱是出自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锋之手。李锋2013年创办品牌“器道|Keydo”,他的理念是倡导将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材料的自然属性,力求使器物的设计符合造物的内在规律,并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实现道法自然,器道合一。而这款获得红点奖设计大奖的共鸣音箱就是将中国传统陶瓷及其工艺与现代科技及设计理念相结合,无需电源、只要开启手机扬声器,放置凹槽内,自然扩音,这也吻合了时下低碳环保的流行设计趋势。

    作为佐佑之间红酒包装创始人,陆文斌的红酒套别出心裁。由于钟情生活中独具品味的红酒体验,陆文斌将体验设计落地于红酒包装设计,率先提出了Dress Wine Sexy及红酒礼品化等概念,让高端红酒也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脸萌”。

    而“青意社”这次主打的台灯系列,均出自Wei's的魏杭帅。这位80后海外留学归国设计师曾就职于飞利浦新加坡亚太设计中心,专注产品创新管理与品牌规划研究,他设计的作品擅于运用生活化的元素,比如月饼形状的LED灯、纸袋状的陶瓷花瓶,还有高脚杯的烛台,现代设计的利落搭配古朴雅致的风格,让魏杭帅的作品在“好玩”之余也显得质感十足。

    陈立俊

    共青团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

    对身边的事物做一些小的改变就能够让生活充满创意,给我们看起来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未来希望能通过增设网络展厅来将虚拟和现实更好地相结合,让关注和受益的人会多一些,也希望能摆脱传统的组织模式,让青年创意的社会组织从策展到实现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苏冰 

    青春上海·创意100策展人 

    100名参展人,1个月的筹备期,数类跨界产品,这是一个跨界的上海设计师的大亮相。100名参展人中,从设计、时尚、艺术、多媒体甚至是建筑规划等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而其中80%-90%其实都不是艺术品,但它们又不是特别的大众化,我们要像艺术品一样去呈现,所以在展示和陈列上是特别重要的,体现出的效果也是非常不同的。

       陆文斌

    佐佑之间红酒包装创始人

    我曾任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馆主概念设计师,以“行”之体验展现未来交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我是国内体验设计的先行实践者,我渴望把体验设计应用于商业的各个环节,让用户真正在体验中,感觉设计的美好。

    魏杭帅

    Wei’s品牌设计师

    在国外,灯光设计和摆设在家居装饰中是很讲究的。我觉得灯具不仅仅用来照明,它对家居风格起到点睛作用,是家居风格表达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主人对生活品质和美学认知的一种体现。好的灯饰除了良好的照明外,它能够成为一件融入家居的艺术品。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影响
   第A21版:文化
   第A22版:文化
   第A23版:文化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霓装
   第B09版:霓装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青意社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收藏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趣设计,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