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方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你的心滑翔
文 蔡娴 严珮钰 图 受访者提供

    本·斯蒂勒在50岁时拍了电影《白日梦想家》,他在手心绑上石块,踩上滑板赶飞机的画面太美,让人不由感叹滑板居然能让生活失意的大叔瞬间变得如此自信和酷炫!当然,现实中的滑手们也和电影主角一样有一颗敢于冒险的不老之心——只要还能站在滑板上,就会选择一直滑下去,哪怕到了七老八十,又何妨?

    文 蔡娴 严珮钰 图 受访者提供

    新手大轩 摔得是乐趣

    滑板是项年轻的运动,年轻人尤其是滑板运动的主力军。但是,如果你在玩滑板的人群中看见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时,很可能“来头不小”。

    第七届红牛极限音乐狂欢节的“碗池赛”上,来自辽宁的惠子轩就让人过目难忘。22岁的东北姑娘有着“出身牛犊不怕虎”的直率和豪爽,她曾经在体校学过跆拳道,本身的运动细胞就是“杠杠的”,朋友们都叫她“大轩哥”。

    说起最初喜欢上滑板的原因,倒是惠子轩最“姑娘”的一面,一年多前,因为朋友买了块图案好看的滑板她就被深深吸引了,于是自己也“跟风”火速买了一块,然后就疯狂寻找可以结交到滑板的朋友,并进入那个圈子来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技术能力。可能是因为有天分,惠子轩上手很快,练习也很认真,没学两三天就可以做出跳跃动作了,虽然在滑板运动中,女生相比男生在体能上欠缺一点,但起步并不难,做一些基本的动作都是没有问题的。

    滑板是个很“伤”的运动,摔伤对滑手来说是家常便饭。“摔倒、擦伤那都不是事儿,擦破皮这种根本就不能算受伤。我经常受内伤,常常会摔肿。这里撞一下那里摔一下的,表面看起来都没事,其实非常疼,小腿、膝盖、胳膊、屁股都是很容易摔到的部位。”但比起滑板的乐趣,这些伤痛惠子轩都不在意,但刚开始的时候家人都很担心,并不支持她玩滑板,后来她滑得越来越好,家人也慢慢理解了,也就放心让她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人,滑板也常常遍体鳞伤,一年下来,惠子轩已经玩坏了十几块板子。最初让惠子轩心动的滑板图案早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因为滑板常常要上下台阶,没两下图案就会被刮花,所以只要板子质量好,抗摔抗磨才是更重要的,惠子轩早就退出了“外貌协会”。

    虽然自认在滑板路上“出道”有些晚了,但稳定的发挥和强大的爆发力让惠子轩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在本就为数不多的女滑手中她更是鹤立鸡群。在辽宁玩滑板的人不多,她跑过北京、深圳、上海、香港参加了大大小小各类赛事,甚至在很多男女混合赛中,惠子轩也丝毫不逊于男选手并拿到了好成绩,比如“红牛碗池大绝招第一名”、“滑行上海Skate第二名”和“辽阳趣味女子赛第一名”等等。

    因为喜欢去体验各地不一样的滑板氛围,惠子轩也因此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滑手,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从小就喜欢跟男生打成一片,他们都很随性,很好相处,因为我觉得玩滑板的人都没有坏人。”每每看到滑友们有特别的滑板动作,惠子轩就会两眼发光,跑去跟人讨教,学了个大概再自己回去细细琢磨。最近,她又跟“倒滑、内转、大乱”的一组动作杠上了,不过,征服它也是迟早的事。

    复古潮人 设计要服从内心

    踩着滑板,穿着一身的黑衣黑裤,留着微卷的长发……这么酷炫的背影可能是“女汉子”惠子轩,但也可能是“真汉子”金运。

    金运是大家眼中的“复古潮人”,随心所欲地留着一头长发,穿着大花纹的外套,长筒袜直到膝盖,走在人群中自然独树一帜。用他的话说,“其实大家都喜欢这么穿,只是他们有了老婆孩子,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才不穿。”而没有舆论牵绊的金运,也没曾想引人注目,“就是舒服”,顺从内心而已。

    金运自称“old school”,也就是守旧派,不过这份守旧也并非与生俱来,只是过了而立之年的他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style。就像他对于滑板的这份态度:“年纪大了,做不了跳跃了,就想趁着还能滑多滑滑。”颇有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味道。

    十年前金运还是“职业滑手”,天天训练不说,还时常参加比赛。有一回,他火车坐了十几个小时才赶到外地参赛,顶着一头冲天的飞机头。谁知正式比赛规定选手一定要佩戴头盔方可参赛,金运犹豫了一会儿,说:“不比了!”便扬长而去,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一时之间,这事迹成了周遭小伙伴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通过滑板,金运结识了一大群好友,其中也不乏留学生以及外国友人,这也开启了他对于美国文化的认识之窗。算得上新中国最早一批接触欧美文化的金运,时至今日,已深谙老美思维,“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爱好和生活,不会跟从他人。”这也成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条。他也算是个“混血儿”,同时拥有美国的思想和中国的教育背景。

    在他看来,“中国风”并不适合滑板,既然是想进入欧美文化主导的领域,想要让他们记住的方式就是做到极致,“比美国更美国”。虽然中国风能吸引老外的目光,但只是一时新奇而已,并不能长久。

    2011年,金运和另两位关系较好的资深滑手陈浩、蒋晓斌开始动起了创办滑板品牌的念头,他们组建了六人团队一起打造现在已经小有名气的上海本土品牌Doggies。最初,他们只是想做些好玩的事情就尝试了滑板板面设计,“专业的滑板不是整块买的,它们是需要分开组装的,板面、支架、轮子都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组合的,而我们主要是做滑板板面的图案和板型设计。”所以,起初连品牌的Logo和定位都没怎么考虑过就匆匆上阵。

    作为主设计师的陈浩是设计专业科班出身,他用了棱角分明的大写字母设计,刻画出了滑板人的锐利和坚毅,没想到市场反响很不错。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Logo——圆润可爱的风格,字母i的“点”变成了温馨的小房子,代表“狗窝”。后来,慢慢拓展到滑板周边的服饰类产品,比如T恤、复古袜等,尽量做得正规。

    因为品牌定位是针对年轻的初学者,陈浩的设计大多色彩鲜亮丰富,图案夸张花哨,喜欢运用一些卡通画的元素。作为本土品牌,他们也很有意识地将海派文化融入其中,比如曾推出的本土早餐“四大金刚”系列,让本地的年轻滑手们很有文化认同感。代表着一种滑手自嘲的戏谑精神——这是一群“不靠谱”的人,约好的时间常常会被一拖再拖,玩滑板的人通常比较随性,所以不太守规矩,却又这般“惺惺相惜”。而他们的定位也显得随性,“快乐”是陈浩提到最多的词汇,他们崇尚的是没有压力、无拘无束地享受滑板这项运动。

    “滑板文化相对是一种边缘文化,特别在国外有很多比较偏激的东西,但我们并不想延续这种风格,希望传递的是正面的形象,告诉大家,玩滑板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我们认识的朋友中,其实有很多都是高学历、工作体面的社会精英,这和玩滑板是不冲突的,它是可以给到我们正面发展的运动。”所以在设计上,陈浩都坚持去呈现比较健康的内容和主题,不会迷信滑板产品就要放大骷髅、脏话等街头元素。

    摄影高手 拍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样是一头随性的长发,年过不惑的朱永俊是上海第一批玩滑板的“老前辈”。从1992年开始玩滑板至今,朱永俊是滑龄已经超过二十年的“老滑头”。因为在电视上对滑板运动的“惊鸿一瞥”,却在朱永俊的心中留下了“好牛逼的运动”这样深刻的印象。出于这样的感叹,他拿出录像机,开始翻录滑板的镜头,“出现滑板了就按‘开始’,镜头结束了就按‘暂停’,谈不上什么剪辑。”那时候对于滑板和摄像没有任何概念的朱永俊,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接触这两个将相伴他一生的热爱。

    身为摄影师的朱永俊将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做了很好的结合,从单纯的滑板爱好者到专业的滑板摄影师,现在的朱永俊自己玩的机会变少了,却仍然活跃在滑板上。因为,作为滑板摄影,他的工作就是跟拍滑手,脚踩一块滑板,手握摄像机,一边滑行一边记录那些跃入空中的身影。滑板摄影对摄影师本身的滑板技术要求非常高,对一般的滑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采用的都是盲拍,因为要跟上滑手,不可能去看镜头,所以,事先肯定要跟滑手做好详细的沟通,清楚了解他要做的动作和滑行路线,再根据情况来设计我的拍摄方案。”为了记录完整的全景画面,摄影师通常要跟滑手保持1米至2米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全凭经验和感觉来掌握。“我看他们的姿态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在准备,还是接下去要做动作。滑板摄影最重要的是预判。”对滑板了解至深的他,对于捕捉每一刻的精彩不在话下,只是正因为深谙其道,所以对于遗漏的精彩每每总会更加懊恼。

    二十多年来,一切从无到有,滑板带给朱永俊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不断相识的朋友。

    大家相约每周周末一同练习,技术和情谊在这一周周的叠加中不断累积,而其中的很多人,至今也依旧是挚友。对朱永俊来说,滑板不是生活中的全部,但却能贯彻自己的一切。他还经常在家里用滑板逗弄两岁的儿子,这成了父子俩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虽然儿子还小,但朱永俊已经发现了他对滑板的浓厚兴趣,或许日后,滑板场地上会多了一对父子。

    “只要我站在滑板上,我就感觉我还在滑。”不论你年龄多少,不管你技术好与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玩的方式,享受就好。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影响
   第A21版:文化
   第A22版:文化
   第A23版:文化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霓装
   第B09版:霓装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青意社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收藏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跟着你的心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