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幻25年 科幻之笔,进阶之路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9月20日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2014未来科技大会暨银河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参与者近千名,包括理论物理学家李淼,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王晋康、陈楸帆,来自创投界、IT界的袁岳、季昕华、卢刚,以及数百名科幻迷。 

    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想象与科技的疆界、世界科技趋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科幻与创业浪潮等主题,分享智慧与经验。 

    当天下午,《科幻世界》杂志揭晓了“2014中国科幻银河奖”。王晋康《逃出母宇宙》获最佳长篇小说奖,张冉《起风之城》获最佳中篇小说奖,江波《梦醒黄昏》、阿缺《收割童年》和韩松《老年时代》获最佳短篇小说奖。值得一提的是,银河奖也迎来了25岁生日。 

    中国科幻的春天? 

    科幻迷都知道“银河奖”的分量。25年来它引领着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趋势,被视作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当今活跃的几位“科幻大咖”,从40后王晋康,60后刘慈欣、韩松,直至70后何夕、潘海天,80后陈楸帆、夏笳,无不经过其“认证”。主办方《科幻世界》因此享有“中文第一幻想门户”之誉。 

    不过,将颁奖典礼与未来科技大会合到一起办,对中国科幻界算新事物。 

    2012年,世界科幻大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该会可追溯到1939年,堪称全球科幻迷的盛宴,其举办权甚至要通过激烈竞争才能取得。会上颁发的“雨果奖”被称作科幻文学界的奥斯卡。当然,唱主角的一直是欧美作家。 

    这次中国有组织地参加,并开设分论坛,设置相应议程。吴岩、北星、夏笳、陈楸帆等亲临现场。虽属新军,却格外惹眼。据陈楸帆观察,与会的西方科幻作家多已步入中老年,“身体肥胖臃肿,甚至行动不便。”相映成趣的是,“中国代表团”以年轻人为主,中国科幻分论坛场场爆满,引人注目。 

    惊叹之余,西方作家纷纷给予了厚望,认为科幻文学的未来在中国。 

    当然,值得中国科幻界借鉴的地方还很多。“雨果奖只是世界科幻大会一部分,它的议程活动多达七八百项。”陈楸帆说。这些议程涵盖了奇幻、玄幻、恐怖、架空等各种文类,并不限于科幻。另一类新兴的科幻盛会如DragonCon,更是将科幻、游戏、动漫、艺术、电影、音乐等融会贯通。这显示出西方在科幻产业方面的成熟和完善。 

    2013年11月,第24届银河奖在成都颁发。和以往不同,主办方把颁奖礼升级成“中国科幻产业论坛”。除科幻小说,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动漫亦被纳入讨论。 

    今年上海的“未来科技大会”更是让文学、技术与资本相碰撞。王晋康公布了《后人类时代宣言》,李淼畅谈对未来的思考,陈楸帆探讨“科幻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创投界、IT界人士也各自发言。导演沈悦还放映了“硬科幻”电影《异度空间》的样片。 

    如此热闹的景象是否预示:中国科幻界的春天来了? 

       刘慈欣开创的“三体文明” 

    科幻产业论坛和未来科技大会刘慈欣都参加了,今年他还是特邀嘉宾。他也是最受瞩目的科幻作家。甚至可以说,中国近两年的“科幻热”就因他而起。 

    在刘慈欣发布《三体》前,中国科幻小说虽不乏佳作,大多数仍局限在小众圈。谈得上影响力的,或许只有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写于1961年、直到1978年才出版的科幻小说销量达300万册。尴尬的是,三十多年间这一纪录从未被打破。 

    进入21世纪,随着穿越、奇幻、玄幻等类型兴起,科幻被挤到了边缘。 

    倒不是没有优秀的科幻作家——韩松、何夕、潘海天等均已成熟,而是外界不了解。刘慈欣分析过原因:“我们可能是国内学历最高的写作群体,最活跃的十几个科幻作者里,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彼此间的共性多些,圈子比较封闭,和主流文学的交流很少。”刘本人就是高级工程师。 

    成名前,刘慈欣就凭《乡村教师》《混沌蝴蝶》等享誉圈内,并多次摘得银河奖。可名声就是传不开。 

    2006年他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三体》系列,第一部即获银河奖特别奖。2008年出版单行本,迅速热销十几万本,至今单册销量超百万册。随着第二部《黑暗森林》、第三部《死神永生》相继面世,“三体热”席卷书市,科幻题材亦走俏。2013年《三体》影视版权售出。今年10月英文版预发售。近日导演宁浩宣布,将投拍刘慈欣代表作《乡村教师》。

    有媒体欢呼“刘慈欣时代”降临,更有评论赞其“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级的水平”。

    《三体》何以畅销,科幻界也说不太清。作为典型的“硬科幻”,刘慈欣构建了庞大的“三体文明”,情节依靠科技来推动。这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当然,《三体》具备一些流行元素,如外星人来袭、末世情结、黑暗气息等。刘慈欣讲故事的能力又十分强大,且努力地深入浅出。在第三部里,他把专业知识单列出来,以保证阅读的流畅性。

    不过,刘慈欣更愿意将成功归功于科幻小说本身的特质。“科幻小说是先提出一个世界设定,再推导出某种结论。主流文学从不设定,它只描述现实的样子。”通过设定和推导,神奇的事发生了:“现实中美好正义的东西会变成邪恶丑恶的东西。反之亦然。”

    商业与现实之间 

    然而说来说去,中国毕竟没有产生《饥饿游戏》《冰与火之歌》这样的世界性经典。大众熟知的中国科幻小说似乎只有《三体》,科幻小说家也只有刘慈欣。他是带火了科幻,而对大众来说,他几乎等同于科幻。 

    “我们的科幻文学市场仍然很小,商业属性不强。”刘慈欣分析。结果,科幻作家难以靠写作为生。韩松的本职是记者,陈楸帆做互联网。刘慈欣,则供职于山西娘子关火电站。 

    70后科幻作家潘海天认为,商业化不足的症结在于类型化不足。“类型小说说穿了就两点: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以此吸引读者。读者多了,能养活的优秀作者自然就多了。”前些年他提出“大幻想”概念,主张科幻融合奇幻、玄幻,尽快类型化。刘慈欣也认为,未来科幻小说商业色彩会大大增强。尽管他自己坚持“硬科幻”。 

    这只是烦恼之一。科幻作家还面临科幻本身的困惑,这主要源自科幻与现实的关系。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社会从物质到精神都在翻天覆地,变化之大出乎科幻作家的意料。 

    陈楸帆在长篇小说《荒潮》描绘的“垃圾之岛”,令人担忧:生态灾难会不会真的到来?一直做记者、见识了无数光怪陆离的韩松认为,中国的现实的确复杂,甚至荒诞得令科幻作家都绝望。“现实太科幻了,我们怎么写得过它?”

      对话李淼 Dialogue

    Q=生活周刊 A=李淼

    科幻,探索那未知的95%

    看经历,李淼是典型“理科男”——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但同时,他爱写诗、爱写小说,特别是科幻小说,还专门分析过《三体》中的物理学。

    Q:您最近在读哪一部科幻小说?

    A:阿瑟·克拉克的《2001:漫游太空》,写于半个多世纪前,预言却惊人的准确。他预言了平板电脑,预言了碎片化的新闻——实际上预言了网络世界,包括微博、推特,虽然他没有这么说,可意思差不多。他还预见了中国的太空站。也有没实现的。有的是因为技术发展没那么快,比如我们还没能在月球上建基地,没征服火星。有的是他错了,没预见到科学不是向更大的尺度上走,而是向更小的尺度上走,例如高能物理和纳米技术。

    Q:从中是否能看出科幻作家和科学家的区别?

    A:克拉克的作品非常有深度,每个环节都有内在逻辑,同时通过细节展示人性的思考。这一点尤其重要。克拉克关心的其实不是能不能到达木星、土星,而是人类的归宿:人从哪儿来的?到哪儿去?他笔下的人最后变成纯能量,没有物质形态,就是对母体的回归。这是大家读《漫游太空》不大重视的,也是科幻作家和科学家不同的地方。

    Q:随着科技的进展,科幻小说还会有哪方面的拓展,能猜测一下吗?

    A:我是做宇宙学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宇宙是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来的,眼睛一眨,剧烈膨胀,相当于从一个橘子瞬间膨胀到太阳那么大。这样奇妙的图像连科幻都想象不到。还有,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如原子、分子,占整个能量成分只有5%左右,其他都是未知的,有的可能叫暗物质,有的可能叫暗能量,有的纯粹以能量形式存在……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科幻作家来说,空间极其广阔——想想看,有95%的世界是未知的!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影响
   第A21版:文化
   第A22版:文化
   第A23版:文化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霓装
   第B09版:霓装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青意社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收藏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中国科幻25年 科幻之笔,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