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周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面孔:我是马拉拉
文 冷梅

    紧随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日宣布,把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巴基斯坦儿童权利活动人士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和她同时当选的还有印度儿童权利活动人士凯拉什·萨蒂亚尔蒂。17岁当选,马拉拉作为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这个结果似乎实至名归,所有人都不会倍感意外。

    近几年,在巴基斯坦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马拉拉的名字即是一个热词。她来自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地区,父亲齐亚丁担任一所学校的校长,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塔利班武装2007年占领了斯瓦特地区,实施严厉的教法,并关闭当地女子学校,禁止女孩接受教育。但年幼的马拉拉,宁愿去死,也不想放弃受教育的权利。在父亲的鼓励下,2009年,时年12岁的马拉拉开始用笔名在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站撰写博客,通过儿童的视角和笔触来讲述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马拉拉在博客中提倡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逐渐引起外界关注,但也激怒了塔利班。

    在她十余年的幼小生命历程中,遭遇到最恐怖的一次袭击,差点命丧塔利班的枪口之下。2012年10月9日,塔利班一名枪手,登上马拉拉所乘坐的校车,在确认身份后,近身射击,致使她头部颈部遭受重创。幸好,子弹没有伤及大脑,后来她在英国接受治疗,奇迹般康复。

    从鬼门关逃过一劫之后,马拉拉并没有被塔利班的暴戾吓退,反而勇往直前。伤愈后,她继续投身于提倡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活动中。2013年7月12日,正是她的16岁生日。那天,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了康复后的首次公开演讲,她第一次公开讲述被塔利班袭击经过。她说:“我们的书籍和我们的笔是世上最强大的武器。”在自己遭受枪击的一年之后,她出版了个人回忆录《》。

    年纪虽小,所做出的成就却能感动世界。联合国为此成立了“马拉拉日”,得到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奥巴马夫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等首脑接见。她在最美好的岁月用智慧和勇气绽放了最鲜艳的光彩。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影响
   第A21版:文化
   第A22版:文化
   第A23版:文化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霓装
   第B09版:霓装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青意社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收藏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一周面孔:我是马拉拉
执着 不走寻常路
疯狂 现代版夸父逐日
访客:高广建
方太云魔方销量突破30万台成十一黄金周爆款吸油烟机
眼部问题“橡皮擦”风靡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