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07月0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绣一刻,都是热爱

    顾绣

    嘉定竹刻

    龙凤旗袍

    朵云轩木板水印

    汉字印刷字体

    进入手艺人的世界前,不妨先来了解两位年轻人。他们不会手工艺,但热爱;因为热爱,便钻研,久而久之,对上海的手工艺十分熟悉。饶有趣味的是,他们一个90后、一个80后,从他们的视角看传统手工艺,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崔文凯:热爱非遗的90后“骚年” 

    崔文凯的时间分为两种:正常时间和非遗时间。在正常时间,他是乖孩子、小伙伴,以及柔声细语的机关接线员。而一旦切换到“非遗时间”,他就成了另类:他喜欢传统手工艺,而同龄人对此既陌生又缺乏兴趣。 

    通常,崔文凯以正常时间出现,而将“非遗时间”隐藏起来。他总是选择节假日,独自阅读、听讲座或看展览。他拥有一本上海学子非遗护照,里面敲满了章,如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七宝皮影艺术馆、海派连环画中心……都是他去过的地方。他还曾多次探访老艺人。 

    每当崔文凯进入“非遗时间”,对小伙伴而言,这个人就消失了。反之亦然。 

    崔文凯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源自5年前。彼时,他到上海博物馆听了一场关于民俗节日的讲座。令他惊讶的是,平常查看的日历背后,竟然隐藏着那么多历史典故、那么多文化内涵。崔文凯至今难以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反正,就是被抓住了。随后他开始找书,一套“上海非遗项目丛书”,他悉数搜罗。 

    这套丛书目前已出版40多册,既介绍了石库门文化、豫园灯会、舞草龙、谚语等习俗,也囊括了顾绣、嘉定竹刻、朵云轩木板水印、海派剪纸等技艺。由此,崔文凯逐渐将兴趣点拓展到了传统手工艺。几年累积下来,他对上海及其周边的传统手工艺已能信手拈来。 

    花力气最大的是徐行草编。徐行古镇位于嘉定东北部,当地人用黄草杆茎编织各类日常用品,形态玲珑,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又美观。崔文凯多次从居住地静安区花四五个小时赶到徐行镇,与手工艺人交流,还学了几招。 

    就这样,“90后骚年”崔文凯在痴迷于自己的“非遗时间”中,乐此不疲。最近,他又对顾绣产生浓厚兴趣,准备做深入研究。

    周祺:热爱Zakka的80后小囡 

    手工艺可以高大上,也可以很日常——别瞧不起后者,尽管它不奢华,却蕴含着一种素朴的美。至少在周祺眼中,是如此。 

    4个月前,在徐汇艺术馆周祺办了个独特的展览——“上海篮子”展。她拿出了各式各样的篮子,如小元宝篮、草莓篮、四角篮、饭篮、状篮……足有50个。当这些看似平凡的篮子被当做工艺品展示,焕发出了不一样的色彩。 

    周祺觉得这色彩是温暖的。作为典型的80后小囡,她成长于凤阳路的弄堂中。家虽小,却背靠“远东第一影院”大光明,旁边为国际饭店,穿过横马路到人民公园,再走几步,是南京东路。繁华背后的弄堂生活同样有滋有味。“有老虎灶、有米粮店,沿街有卖爆米花的、捏唐人的,隔壁有铁匠师傅、弹棉花的,柴米油盐都可以在弄堂里解决。”提着菜篮子跟母亲去菜场买菜,则是周祺最温馨的幼年记忆。 

    长大后周祺学了设计,并搬去浦东。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传统手工艺似乎完全退出了生活。于是她背起相机,带着录音笔、记录本,出发了。大半年间她跑遍上海,市区、嘉定、青浦、朱家角……寻找手艺人,与他们攀谈、拍照,记录一件件纯手工杂货,也记录着一个个手艺人的诉说。上海篮子,就是她搜罗的众多杂货品种之一。她最欣赏当年常见的“杭州篮”,那是2012年她在朱家角的竹器店铺中邂逅的。 

    篮子之外,周祺还搜罗了不少童年玩具,如呼啦圈、七巧板、飞行棋、玻璃弹子、竹蜻蜓、风车等。这些均已量产,纯手工制作的很少,手艺人也就那么一两位。周祺却固执地认为:“手工做的和机器做的,感觉完全不同。”或许是因为前者蕴含着上海小囡的童年吧。 

    至于那些老手艺人,周祺说他们的生存状态正应了那句话:“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那样密集,地上的人却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疏远。”她在《上海杂货》一书中要做的,就是留些这些星星的踪迹。 

    上海老手艺知多少

    ●龙凤旗袍:旗袍,是海派女子的标志。而说起上海滩的旗袍制作工艺,绕不开龙凤旗袍。它创建于1936年,是全国唯一一家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旗袍名牌,也是中国唯一旗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十分强调选料,光是旗袍里子的颜色,就达四五十种之多,在服装行业中独成一家。工艺也十分精湛,尤以镶、嵌、滚、宕、盘、绣等技艺见长。

    ●顾绣: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是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已有400多年历史。顾绣最精妙之处在于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名迹作蓝本、以丝线作丹青,绣出山水、花鸟、人物,皆气韵生动,细腻无匹。影响遍及苏、宁、杭、湘、蜀等地。

    ●嘉定竹刻: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历来是文人墨客雅致生活的象征。嘉定竹刻起于明代,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以刀代笔,融诗、书、画、刀为一炉。清中叶,嘉定竹刻作为贡品传入宫廷,名声更为响亮。

    ●朵云轩木板水印: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相当成熟,宋元以来,用木版水印作书籍插图极为流行。明代更盛极一时,“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被广泛采用。经百余年积淀,朵云轩木版水印发展成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其作品用料考究,风格典雅、秀润,与原作相当接近,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汉字印刷字体:你可能没想到,汉字印刷字体的书写技艺,居然也是海派的。其实早在1959年,上海就率先进行了“印刷字体改革”。宋体、黑体、楷体、仿体这四种常用印刷字体的系列设计创写,就是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完成的。至今,它们的原稿还保留着。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视线
   第A15版:视线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星情
   第A20版:乐动
   第A21版:声线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品牌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欢乐淘
   第B09版:创意岛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设计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有情人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一绣一刻,都是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