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万人相亲会来了,从前几届相亲会看,有不少爱情培训学校都会在现场“招生”。有心理专家也说,情商其实是需要培训的,你愿意出几千元为你的职业生涯铺路,为什么不愿意为终生幸福投资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婚恋培训学校出现,单身青年们有没有必要去“充充电”呢?
恋爱这回事,实践出真知
文 走走
小学时就看过《爱的教育》,后来又听说,大学里也教谈恋爱,虽然嵌在心理健康课程里。爱的能力大概就像写作能力,能教的都是基本功。比如:男女思维差异、情感心理学。
礼仪可以教,两人相处之道的技巧也可以教,但这些肯定没啥错的道理,是不是能应用到每一个人身上?人在恋爱方面的体会、感受、思考和进程都是不一样的,培训能做的,买几本时尚女性杂志,翻开问答、翻开话题,收获基本差不多。那么培训能满足什么呢?满足的其实是求同的心理需求:原来这么多人和自己的苦恼是一样的,顺便再听点故事(大部分培训老师都会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接受心理咨询时的案例)。但其实,相敬如宾,把日子过得像家居杂志上的彩图,未必就比吵吵闹闹柴米油盐更有幸福感。
那么为什么扩大到情商范畴的培训课,总是不乏人问津呢?因为去的人都是社会人,只要课程涉及人际交往方面知识,至少对工作而言,没什么不好。
我个人并不觉得,学来的恋爱技巧就玷污了爱情的纯洁,情感和技巧确实都需要,但如果看着对方,脑子里想的全是技巧,那还不如做个推销员实践一二。
爱情故事是会发生的,关键看两人是否看对了眼;恋爱是能谈得更好的,关键看两人是否相爱;相处是可以融洽默契的,关键看两人是否保持互动,努力探究。明白对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的过程,其实是在了解自己。
爱情也要资格证了吗?
文 薛政
现代社会似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高度,以至于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社会分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不仅把做早点、洗衣服、教育孩子、看病、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交给专门的人来处理,还把思考的权利转交给其他人。大到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小到怎样应付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好像都不需要我们操心。有人开好了处方,我们捏着鼻子服下便是。
对,有些非常困难的问题,例如如何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确实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思考;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可悲之处就在于,那些明明可以用“人之常情”来概括的与人打交道的礼节和方式,居然也和注册会计师资格一样成了需要教授的东西。长此以往,恐怕以后只有考取了资格证书,才能去和中意的人打交道了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那些容易赢得陌生人好感的品质自小就通过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只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亲戚朋友、小说电视等等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为我们所熟知:真诚待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干净体面,幽默,涵养,有才华,有上进心,有责任感等等。与其花上几千元的冤枉钱包装自己,不如花点儿心思培养自己各方面的优异之处,而培养这些能够吸引他人爱慕之情的品质,多多反思自己、然后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即可,我想这是生活中最平实的道理。
培训学校到底能给到什么?
文 心融二姐
上不上爱情培训学校?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慢慢讨论,所有动心者或者观望者务必需要先搞清楚,从这些学校中你究竟能学到些什么?甚至可以换个角度想想,自己在爱情领域所缺少的,究竟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就可以掌握。
如果你觉得自己与爱情渐行渐远的原因是长得丑,那何苦去学校培训呢?去韩国整容就很好;如果你觉得自己与爱情分道扬镳的原因是缺少缘分,那么去学校培训可能有效,但效果仅仅在于多认识些异性,或者同性。
单身的青年要么是因为有心无力,要么是因为有力无心,你属于哪种?如果是后者,那直接再见吧,你不是爱情培训学校的目标客户;如果是前者,那么还得细分,缺少的是什么能力。缺少硬件条件的话,那也请走好,不送了,这不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如果缺少的是软件条件的话,那我们倒可以坐下谈谈。谈什么呢?如何提升自己的形象算是软件问题;如何学会与对方沟通算是软件问题;如何看清楚对方,也属于软件问题。你觉得自己缺少哪方面,那就学习哪方面。可尴尬的是,这些能力永远是实践大于理论。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培训能够解决的始终只是很少一部分问题,关于爱情这件事情,你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培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