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03月1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荐读:把观点写成小说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傅科摆》作者: (意)翁贝托·埃科

    译者: 郭世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论埃科  Talk

    埃科不愧为编织故事的大师,他能把历史上和涉及诸多科学门类的形形色色的真实和虚构的繁杂的故事自然地串联在偌大的时空链条上,使你感到零乱而有脉络,让你在他设计的魔幻般的王国里盲目地被他牵着鼻子穿越遨游,如饥似渴地吸吮他为你提供的百味杂陈的知识的营养液,流连忘返而不能自拔。他能游刃有余地利用他的专长,把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字符号揉进有趣的故事里。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埃科的作品是小众的,却有着广泛的声名——你问十个文艺青年,会有七八个立刻作肃然起敬状,随后眉飞色舞地谈论《玫瑰的名字》《密涅瓦火柴盒》《矮人星上的矮人》……当然,怎能遗漏新近推出中译本的《傅科摆》呢? 

    我曾在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上看见埃科如此评价这部小说:“我写了无数关于符号学的文章,但我认为,没有哪篇比《傅科摆》更好地表达出了我的观点。”埃科的意思是,当下的许多观点其实亚里士多德等先哲早就提出过,我们不过是在重述经典。但当你把观点写成小说,情况就变了。“男人爱女人,这不是个新创的观点,但如果你用某种方式,就此写出一部杰出的小说,那么经过文学的戏法,它就变成绝对的原创了。” 

    埃科认为,故事比观点更丰富。作家的任务,则是将观点转化为“有生命的机体”,借角色来表达,并精雕细琢语言使之焕发光彩。 

    这有助于理解身为学者的埃科为何会写小说。1932年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亚历山德里亚,父亲为会计师。他遵从父愿考入都灵大学读法律,后转向中世纪历史和哲学。1954年,他凭借对托马斯·阿奎那美学的精湛研究,年纪轻轻就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埃科以哲学家、历史学家、符号学家等身份行世,出版多部学术专著。 

    谁也没想到,1980年埃科居然出版了小说《玫瑰的名字》,并引起轰动,累计销售逾1600万册。从形式上看,《玫瑰的名字》可以算“悬疑小说”,但是,由于埃科融入了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乃至神学,并且书中随处可见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人的思想。论学术成就,小说自然不能和专著比,不过《玫瑰的名字》确确实实属于“绝对的原创”。 

    《傅科摆》是埃科的第二部文学作品,亦被称为“半自传体小说”。其主要框架来源于他本人在二战中躲避战火和目睹争战的经历。据埃科说,从搜集材料、研究直至完稿,他写了整整八年,甚至实地探访了书中写到的地方,如法国和葡萄牙的圣殿骑士团遗迹。 

    十年前,《傅科摆》已出过中译本。但一方面是从英译本转译的,“失真度”难免增加些。另一方面,2013年埃科对这部小说做了修订,改写了一个章节,增添了几幅插图。因而,此次上海译文社请来郭世琮新译。郭世琮担任过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对意大利和意大利人的性情思维等非常熟悉,加上悉心求证,保证了新译本的质量。

    译者

    译者郭世琮先生,前Milan总领事。为翻译《傅科摆》从各种百科全书和典籍中摘编了几万字的注释。努力保持作者颇具个性、又独特的写作风格,保留了外国作品的原汁原味。

    Q=生活周刊

    A=郭世琮(《傅科摆》译者)

    Q:埃科为什么要用物理学术语“傅科摆”作为书名? 

    A:这真是一个独出心裁的奇妙创意,为什么,要问埃科,但容我猜想,一,他似想以在现实中存在的科学仪器诱导读者相信他虚构的故事的真实性;二,他似想引导读者更深层次地思考——傅科摆能展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要受到惩罚。 

    Q:在埃科的创作中这本书占怎样的一个位置? 

    A:《傅科摆》是其长篇小说中的第二部,篇幅最长,创作耗时最久,重印数十版,被译成几十国文字,是当代风靡世界的畅销书,是名副其实的鸿篇巨制,堪称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经典名著。 

    Q:对中国读者来说,埃科比较难理解,你觉得其中文化差异多一些,还是他本身就很高深,意大利人自己怎么说? 

    A:埃科的书难读难懂是出了名的。我问过一些意大利人,他们大都说是好书,但难读。意大利有的报刊刊文称《傅科摆》是“钢铁之书”,意即难啃。埃科教授的书难读,我分析这或许同他作为哲学家,善用悖论和逆向思维有关。比如《傅科摆》,人们惯用正向思维去寻求埃科给的答案,却不是他希望的要你自己解读。我认为《傅科摆》不是答卷,而是问卷。

    Q:尽管难读,全世界仍有那么多乐此不疲的“埃科迷”,为什么?

    A:依我看同强烈的求知欲和急迫的好奇心有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埃科的书能较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我译读《傅科摆》时就有这种心情。埃科作为哲学家,很注意开阔人的思路。他在作品中不管是叙事还是说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能引导和开拓人的思维,使你一旦上手,就欲罢不能。要知道神秘诡巧,半推半就,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十分诱人的。

    Q:听说埃科在回答读者提问的时候,也经常是“笑而不答”?

    A:我在北京法国驻华使馆的招待会上接触过埃科。我们几位埃科作品的译者带着问题去的。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者,是享誉世界的大师却没有架子和霸气,思路很开阔。的确,他对我们的问题,有时笑而不答,我体会到他是让我们去思索,去自找答案,这似为他的一贯作风,在《傅科摆》中就有充分的反映。

    Q:如果放置于意大利文学或欧洲文学的传统中,该如何定位和评价埃科?

    A:看,这一问题超出了我的能力所及。我对文学没有研究,读的文学作品也极为有限,只能根据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有限的见识说说。给埃科教授定位是很困难的,他是一个多面手,在文化界和文学的百花园里是集哲学家、教授、学者、作家于一身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意大利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作家,是世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

    Q:这本书毕竟有730 多页,令人望而却步,对年轻读者你有什么阅读建议吗?

    A:电子时代,年轻人喜欢读轻松愉快、通俗易懂的电子书,对埃科的厚书望而却步并不奇怪。不过我还是想向年轻的读者朋友进一言。大凡好书都比较难读,因为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写法上又往往独特,能引导你深思与遐想。当你度过了啃书难关之后,会产生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感受,会享受到征服者胜利后的那种快感。

    意大利有位读者在报刊著文称,读了《傅科摆》使他的生命得以延长。还有的说,读《傅科摆》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经历。我则把读《傅科摆》比作“嚼橄榄”,越嚼越有味道。勇敢地去读吧,让我们这些老人也分享一下你们那独一无二的美好感受吧。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人物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影响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对话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品牌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设计
   第B09版:设计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荐读:把观点写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