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风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03月0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Art请叫她Miss Shanghai
文 杨力佳 图 资料 被访者提供

    Paul by Paul Smith

    C&A

    文 杨力佳 图 资料 被访者提供

    今年春夏的印花,更确切地说,是数码印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时尚潮流中的重头戏,势头来得比以往更加凶猛,不管是高大上的一线还是接地气的高街,都已经不满足于将印花只是局限于花朵图案,而是直接将完整的画作、照片印刷在面料上,让人弹眼落睛,当然,与之相匹配的,必定是简洁的线条和干练的廓型。

    时尚对于艺术的借鉴与效仿,已经是当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服装、包包、鞋子……它们为艺术提供了延伸的画布与亲切的舞台,也成为了设计师们艺术品位与取向的表达。老佛爷就说了:“如今的设计师希望成为艺术界的一员,但艺术界并不希望与时尚界混为一谈。这很荒谬。艺术同样也是一种时代思潮。安迪·沃霍是唯一明白这道理的人,他敏锐地洞悉,这两个领域可以并存。”

    的确,近些年来,时尚与艺术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品牌们纷纷向艺术家抛来橄榄枝,各种形式的跨界合作此起彼伏,不仅在市场上博得了更多的关注,而且就产品本身体而言也增添了更多的趣味。这次采访的这位设计师,正是将艺术与时尚完美结合的一位上海设计师:钱明辉。

    包袋上的画中人

    第一次看见钱明辉的作品,是在去年夏天的一个名叫“中色。现代式”的POP UP store里,在满满一屋子由多位设计师创作的各色有着中国特色、中式意味的作品里,钱明辉的Miss Shanghai系列格外引人注目:一个个千娇百媚,栩栩如生的上海女子画像,既复古又摩登,它们被整幅整幅地印在了各种造型的包包上,画中人成为了时尚单品的主角,让人过目不忘。后来,又陆续在上海的一些画廊、艺术品商店里与Miss Shanghai不期而遇,更加让我好奇,这些作品背后的设计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一个飘着春雨的午后,我在愚园路一座老洋房的工作室里见到了钱明辉本人,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80后女子,在大学毕业后的十年间,完成了画家、插画师、设计师三种身份的自由转换。

    画画才是正经事

    和许多学习艺术的人从小练童子功不同的是,钱明辉直到十三四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画画。在大学时,钱明辉结识了几位对她来说终身受益的老师和他们的艺术家朋友。通过这些亦师亦友的超乎自己年龄的艺术家,钱明辉领略了学校教学大纲里没有的艺术世界,她的大学生涯几乎是和那些艺术家们一起画画度过的,而她的创作也是从那个阶段开始的。那时的绘画完全呈现的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本真状态,带着隐隐的布尔乔亚情调。沉迷于尺幅间的纵横涂抹、点染勾勒,自然地描述少女时期的浪漫与一种质朴的热情。

    毕业后,钱明辉选择了继续创作。在家画画、出门办画展成为了她的生活常态。年复一年,画布上的女孩慢慢从青涩渐渐变为丰润、成熟。描绘的主题从闺房之乐和日常生活到“Miss Shanghai”系列的对当下世事冷静与反思,一丝丝遗世孤立的情愫,始终不变的是一种不强求,不张扬的清雅。画上女孩散发的闺秀之气一如胡兰成笔下的中式的美人:“……是从静中养出来的。临花照水,自有一种风韵。即便艳丽,亦是锦缎上开出的牡丹,底子里还是一团静气……”虽然当时每年办画展的频率不高,但是每次她的画作都相当受欢迎,被许多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地收藏。

    艺术与时尚的双生花

    在创作油画的空暇,钱明辉也会抽空帮Starbucks、Lipton创作一些杯身的插画,虽然无论是从篇幅还是难度上,这些插画与油画比起来,有点小巫见大巫,但是正是这三四年的历练,让她开始渐渐有了将绘画作品与实用产品相结合的意识。

    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创作,油画的数量毕竟有限,在钱明辉工作室里挂着的三幅油画虽然都已经说明了属于自留款,可在每幅画的后面还是跟着一串排队等待收藏的买家名单。正在钱明辉为自己的油画作品供不应求的问题而烦恼的时候,一个朋友正好和她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新发现——可以少批量制作的数码印花技术。钱明辉翻来覆去地想把自己的那些画作运用在什么样的产品上最合适,怎么用,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等等.出来的东西好坏参半,甘苦自知。不过好在,曾经买过她油画的一个新西兰商人也就是她如今的合伙人,给她指点了迷津,并且为她介绍了进入时尚圈的引路人,那就是供职于美国大牌B家的配件设计师。钱明辉说,自己是非常幸运的,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总有贵人助她一臂之力。从设计理念到工艺原料,这个热情的美国人都无私地与这个未曾谋面的中国艺术家分享经验。让钱明辉一开始,就具有了全球化的视野。

    原汁原味的上海小姐

    在钱明辉看来,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原本相当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都被渐渐地同质化,甚至消磨掉了。在钱明辉的记忆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诸多上海本土品牌都渐渐消失了,在伤感的同时也让她反思,除了画画,她可以做一些什么?“现在,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外国女人,一个北京大妞和一个上海小姐,背的包包几乎大同小异。我希望能够为Miss Shanghai们打造出充满上海鲜明特色与气质的包袋来。”钱明辉说道。

    从画家变身为设计师,要做的功课有很多很多,跑各种国际配件展览成为了钱明辉的家常便饭,她也从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最终,她选定了一个以色列的包袋设计师,两个人一拍即合,她负责图案,他负责造型。历史与潮流,东方与西方的撞击、重叠,让每一款单品都在传递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趣味和美感,以一种艺术化生存的态度为设计理念,给大家带来不同寻常的惊喜体验,第一次推出,就几乎全部卖空。

    设计师的日子比画家的日子忙碌许多,有太多的细枝末节需要钱明辉去筹划,但是无论再怎么忙碌,她还是会抽空在她心爱的画室里待上几小时,因为这里是梦想最初始的地方。经过短短的三年努力,Coin Qian Collection以其独特的艺术气息及品位传达着上海的优雅,受到时尚圈、艺术圈人士的追捧。新一季的系列也将在3月推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Q&A

    Q:画画和设计对你来说有何不同?

    A:在画画的时候,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而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会考虑得更多——为我的顾客考虑得更多。

    Q:听说今年的新系列马上也要推出了?

    A:是的,除了以往的那些经典款以外,今年还尝试了一些其他的新造型,从派对社交到日常上班,适合用于更多不同的场合。

    Q:你觉得Coin Qian Collection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哪里? 

    A:海派文化一直是我不尽的灵感源泉。我的顾客分布得还蛮广泛的,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有上海人也有非上海人,我想,只要是对上海有情结的人,都会在我的这些作品里找到些许海上旧梦的味道,所以他们会喜欢吧。 

    Q:目前,你主打的产品是包包,今后,你还将涉及一些什么新的领域吗?

    A:我还是会继续向家居用品进一步发展吧,看来,这和我骨子里住着一个宅女有着密切的关系,呵呵。刚起步的时候,我做的就是一些家居用品,比如靠垫啦、杯子啦,我觉得这个领域可以继续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重点
   第A19版:重点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星情
   第A22版:星情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大片
   第B03版:品牌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设计
   第B09版:设计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
   第B13版:汽车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Art请叫她Miss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