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28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上海My Shanghai
上海篮子

    周祺,自由撰稿人、插画师、设计师。她奔走在上海郊区,采集上海手艺人的生存样本。

    文 冷梅 图 受访者提供

    周祺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童年生活在石库门。在她儿时的记忆中,篮子曾是上海人生活中的常见生活用品。那个时候,大人出去买菜用的可不是塑料袋,而是篮子。记得早年,从石库门搬家,公共厨房里扔出来很多个篮子。“这正说明那个时代,它是多么常见的生活用具。”

    很普通,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它是最寻常人家的生活用具。2012年9月开始,周祺为她的《上海杂货铺》一书收集素材。篮子,成了这些杂货中的主要物件。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她从上海城区和各个郊县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篮子。近日,这些篮子出现在了她的《上海篮子》展览中。

    周祺发现,上海越来越大,城市化的进程,也让这些上海本土的手艺渐渐失传,手艺人越来越少。在边收集边记录的过程中,她有了更强大的动力。这些篮子的故事,手艺人的故事,成了珍贵的上海手艺人的生存样本。

    写生的时候总会引来不少人围观,有路人,有邻居,或师傅的家人。他们在周祺掏出本子提笔开始画的同时,仔细地观察她的每一笔,再端详一下正在干活的师傅,慢慢开始在意起这位近在眼前,而可能平时被自己忽略的人,关心起他的工作,以及他编的篮子。这一刻,她倍感欣慰,但编篮的师傅却没有如她一般“沾沾自喜”,而是同日常一样劈蔑和编制,动作娴熟、灵活。

    篮子的学问

    周祺采访的第一位对象,是生活在朱家角镇,卖篮子也编篮子的朱师傅。“我问他能不能编个‘杭州篮’,他告诉我‘杭州篮’要用杭州的竹子才能编,而且这种篮子也都是从杭州进货过来的。”这种篮子是她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跟着父母去菜场时,最常见的“买菜篮”。如今在上海市区,几乎不会有人拎着篮子去菜场了。 

    2013年10月,周祺挎着“杭州篮”经过虹口区一条热闹的菜市街,有阿姨投来好奇的目光,还有长辈把她叫住:“你是不是从别的区过来的?”

    周祺很惊讶,他们怎么一眼看出了她的来路。“我们这边以前买小菜都是用圆的篮子,不太用这种‘杭州篮’的。”有的阿婆索性跑回家拎着他们以前用的篮子来给她看,虽然两种篮子都是圆形的,但高度不等,疏密也不一样,编法自然也有不同。她这才理解,正是手上这只篮子让她的身份“露馅”了。“虹口和杨浦地区,是不用这种‘杭州篮’的。”

    周祺前前后后采访了十五六个老师傅,他们的年龄,最小65岁,最大的78岁。藏在上海乡间里弄的老师傅,年事已高,听力也不太好,大多说着本地方言,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上海话,可是彼此之间区别却很大,有时根本沟通不了。

    一次,有个有趣的误解。当时是在奉贤。周祺认为,其实最难懂的上海方言就是奉贤话。她跑到那里,问了当地一个阿姨,“这附近哪里有卖篮子的?”阿姨说了半天,她愣是听不懂,花了15分钟时间,她依然还没有打听清楚,这附近究竟哪里有卖篮子的。最后,她无功而返。奉贤,成了她唯一没有找到篮子的地方。

    做人的学问

    周祺对老手艺师傅的生活特别感兴趣。一次,她问一个老师傅,“每天编一样的竹篮,不烦吗?”老师傅答道:“其实,每天做的竹篮都不一样。”因为心情变化,竹篮也有了变化。这些老师傅他们都很随性。没有谁规定死,今天一定要做多少个。完全凭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做十个八个也没问题,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一个也不做。从他们的生活中,周祺看到了随遇而安。

    这些老师傅已经习惯了做这些老手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息很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点收入,活动下筋骨,足矣。

    一年多来的实地探访,周祺的作息时间表也几乎与这些老年人同步了。有时,为了和南汇的老师傅8点钟碰头,她6点钟就要出门了。每天下午5点,她设置的闹钟固定会响几声。这个时间给老师傅打电话,准没错,他们一定会接电话。

    周祺说,以前自己可能不知道如何和长辈们沟通,这些老师傅,都是爷爷辈的,从他们那里不但看到了手艺,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老人很容易满足,心态很好,每天忙忙碌碌,吃得下,睡得着。

    问答Q&A

    Q:你收集的上海杂货很多,为什么以篮子做展?

    A:我在收集《上海杂货铺》的素材中,收集到了很多篮子,篮子在早期上海人的生活中很具代表性。

    Q:你只调查了上海篮子?

    A:是的,我对外地篮子没有更深入的研究。虽然,上海的很多篮子都在外地进货,但是我主要采集调查的样本都是在上海各区县找来的篮子。例如,在虹口杨浦,他们就不用“杭州篮”,而是用“常州篮”,一种圆形篮子。

    Q:展品中还有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手工艺制作档案?

    A:我们在查地方志和文献的过程中,找到了德裔美籍汉学家伯特霍德·劳弗先生1925年出版的《中国篮子》一书,得到很多借鉴,他是为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藏品而来。

    Q:1925年的竹篮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A:这个很难说清楚。用的材料有很大不同,现在竹子的稀缺性,当年很多编篮子的材料现在都找不到了。制作工艺也会变化,功能随着用途的变化也在变化。以前,人们就连旅行也会挎着一个篮子。状元会用篮子装文房四宝,可是现在,篮子的功能都变了。

    Q:去探访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有趣的故事?

    A:其实,每次遇到不同的师傅,都会有各种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在崇明县实地探访时,我找到了一个师傅,他仍旧在自己家里种竹子,然后在用自己种的竹子编竹篮。他还种了许多外地的竹子,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问他这些竹子叫什么名字,他说,这些竹子都不能用来编竹篮,都叫“看竹”。这些老人未必知道这些竹子的学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记住这些竹子。

    知道多一点 More

    同名不同型的竹篮

    上海每个地区的竹篮叫法不尽相同。就算是造型一样的竹篮,在青浦叫做腰子篮,而到了七宝,就叫做淘米篮,其中属嘉定徐行的草编最出名。

    名字一样的竹篮,有时造型也会略有不同。例如,都叫做“杭州篮”,青浦一带和浦东新区一带的造型就不太一样。例如把手、篮子深度、编织手法等等,这些细微之处,也加入了草编师傅自己的想法,不同地方的师傅,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做些微调,进行改进,进而每个地方就有了些许不同的变化。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悦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设计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专题
   第B15版:专题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知味
   第B19版:养生
   第B20版:资讯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情致
   第B24版:街拍
上海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