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7版:游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碎石垒就的金字塔

    宁静的小城。

    晒太阳的小贩。

    途经一座城堡。

    据说干石墙承载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但现在却东一段西一段地被遗忘在山野上无人留意。不曾想在意大利东南部竟有一座干石屋之城。在那里,传统的干石建筑技术被发扬光大,留传至今,成了饱受现代人青睐的奇妙人文景观。它就是阿尔贝罗贝洛。

    文、图 腊月

    阿尔贝罗贝洛城位于意大利南部大区阿普利亚的伊提亚山谷里。那里的地面上缺水少土。薄薄的地表土层下是被水消蚀得支离破碎的石头。多少年来,当地人既找不到大量的树木建木屋,又没有足够的泥土垒土房。当地唯独不缺的石头却很难开采出整块的条石。只有俯首可拾的大大小小不成形的碎石可以被利用起来盖房子。于是干石屋和干石墙就成了当地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了。

    站在阿尔贝罗贝洛的山坡上,我好像来到了欧洲中世纪电影里,又仿佛站在一座童话城的门前。一大片顶着圆锥形尖顶的小石屋绵延在脚下。被碎石块一圈圈地围成的尖屋顶高低错落,景象既奇妙又怪异。 

    阿尔贝罗贝洛的干石小屋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特鲁洛”。关于这种造型奇特的干石屋的起源在当地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十六世纪当地的不动产需要交很高的税,而尚未完工的房屋则不需要交税。因此交不起税的贫苦农民就造了这种石屋。每当有税务官来查税时,房主只要撤掉顶端的关键石,屋顶就会塌落,变成了尚未完工的样子。而事后不用太费劲就可以新造一个屋顶。 

    十九世纪的时候特鲁洛小石屋在阿尔贝罗贝洛地区十分流行。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建材和技术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也越来越方便,相反,人工却越来越贵。因此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把几百上千块碎石一块块地垒起来的干石建筑就衰落了。到了二十世纪的中期,很多特鲁洛都成了废墟。 

    二十世纪末,当地的一位很有经营头脑的石匠古多花了不多的钱买下了十来间破旧的特鲁洛,把它们进行修补改造,装备上简单的家具和厨房,以比城里的旅馆更便宜的价格作为简易旅馆出租,收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古多的做法得到了当地人的效仿。特鲁洛因此找到了复兴的机会。

    干石屋一般没有地基。人们只是把地表的浅土层挖开,在石基上直接建屋。显而易见,为了保证这种用碎石干垒的房屋的稳定和结实。人们必须把墙垒得很厚。房子不能造得太大,也无法建多层。因为大石块不好找,很多屋墙被建成“夹心墙”,内外两层用较大较整的石块,中间填充较碎的石块。屋墙垒到约两米高以后,开始造一个尖锥形的屋顶。这个屋顶也是用干石一层层地向着圆心垒成金字塔样的阶梯状,每层石头逐渐向圆心汇拢。最后,在尖锥顶端放上一块关键石,由它把围出屋顶的石块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依赖又相互支撑,形成最终的稳定结构。

    一般来说在一个特鲁洛的尖顶下只有一间屋子。如果家庭人口多需要更多的房间的话,需要紧挨着一面建好的干石墙在旁边再另建一间特鲁洛。两间石屋共用一面石墙,在上面开出一个通道来。因此,阿尔贝罗贝洛的特鲁洛多为三、五个一组相依在一起。

    到阿尔贝罗贝洛旅行的时候正值盛夏,意大利南方炙热的阳光烤得人浑身冒汗。走进了特鲁洛,一下子变得十分凉爽和舒服,不由向导游赞叹小石屋的“冬暖夏凉”。导游却摇头说,夏凉是不错,但是在冬季里,由于石墙太厚,很难加热。相反室内的人的活动和做饭产生的热气遇冷凝结的湿气不易散发,在取暖条件不好时,室内又湿又冷。因此过去居民在冬季不得不打开屋门让外面相对暖和的空气进来,或者干脆尽量在室外阳光下活动。

    1996年,阿尔贝罗贝洛的特鲁洛群被列入了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名录。这让阿尔贝罗贝洛的名声大震,很快变成了意大利南方的旅游胜地。现在,在几十年前石匠古多开拓他的干石屋旅店的蒙提区,新建和修复的特鲁洛已经有上千座。加上阿尔贝罗贝洛市中心的数百座干石小屋,阿尔贝罗贝洛的特鲁洛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它们粉刷得洁白的外墙,灰色的金字塔形屋顶、屋顶上神秘的宗教符号,一片片地出现在阿尔贝罗贝洛的山坡上,与城市现代化的建筑群相呼应,标志着古老的干石小屋特鲁洛的新生。

    在阿尔贝罗贝洛石屋群的小巷子里,一群群的游人东瞧西看。导游说日本游客特别青睐阿尔贝罗贝洛。他们尤其喜爱到阿尔贝罗贝洛来度新婚蜜月。这让当地人对自己的石屋城变成了日本人的新婚蜜月圣地感到迷惑,我想,很可能是石屋顶上那些醒目的神秘图案和符号吸引了他们。

    在阿尔贝罗贝洛的不少金字塔形的干石屋顶上,有一些神秘莫测的字母和巨大的被箭头穿过的心形图案。因为现代人往往用被箭头穿过的心作为爱情的象征。也许这就是吸引东方情侣来这的主要原因。可是导游说这些符号在基督教里原本的意义是代表《心碎的圣母》。虽然也可以说是爱情的象征,但更确切地说它是对耶稣基督之爱。

    不管对基督教一知半解的东方人为了什么到阿尔贝罗贝洛来,不论他们寻找的爱情属于哪一种,干石屋特鲁洛都不会让他们失望。它们粉刷得洁白的外墙,奇特的灰色金字塔形屋顶、屋顶上神秘的宗教符号,在一片片长满橄榄树和柠檬树的山坡上,显得异国风情十足。这不正是旅游者的相机捕捉的绝好素材吗?

    贴士

    1、去阿尔贝罗贝洛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乘火车。在意大利南方第二大城市巴里市Bari的中心火车站乘去Ferrovie Sud-Est方向的火车,约一个半小时可到达阿尔贝罗贝洛。

    2、老城里有两片主要的特鲁洛区,可以观赏到特鲁洛式的民居和教堂以及传统民居博物馆。游人还可以落宿在特鲁洛式的家庭客栈。费用在30-90欧元之间。

    如果你的海外旅途故事也想与人分享,请发邮件至

    yanglijia17@163.com旅游编辑杨力佳收。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方式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悦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创意岛
   第B05版:创意岛
   第B06版:创意岛
   第B08版:创意岛
   第B09版:创意岛
   第B10版:品牌
   第B11版:品牌
   第B12版:霓装
   第B13版:霓装
   第B14版:修颜
   第B15版:修颜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碎石垒就的金字塔
中西医结合隆胸技术,让您胸峰挺拔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