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校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文 青牧  张文馨 图 陆楠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尽管在古人这句箴言中,“大学”一词意为博学,与今时的含义不尽相同,然而道理却互通。

    在大学教育中,以“明德”作为对学生的要求,依旧是再恰当不过。蔡元培老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著名的开学讲话,言及“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不仅要求学生自身明德,更要明社会之德。近百年前的话语,仍然是今世的警醒之言,仔细想来,这番言论无论放诸哪个年代,都永不过时。

    然而岁月荏苒,青春变了,学生变了,于是校长们也开始“与时俱进”。自从华科李培根校长用名为《记忆》的演讲开启了“根叔元年”,曾被敬畏着的校长们相继在开学典礼上卖起了萌。

    似乎校长致辞也开始娱乐化了。“根叔”的讲话也许折射出了一个大学校长的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先行者。去行政化,却不能连同大学的人文精神一并去除。

    校长致辞中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灵魂的反馈。对于人文,哈佛的女校长是这样定义的——“人文教育要求你们自觉地生活,赋予你寻找和定义所做之事的内在意义的能力。它使你学会自我分析和评判,让你从容把握自己的生活,并掌控其发展路径。”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才是名副其实的Liberate——自由。

    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明德为先,明志其二,不能让我们肤浅地淹没在情绪的海里。根叔的演讲摘下华巧的面具,总有让人终生受用的只言片语。然而根叔之后邯郸学步般的娱乐化演讲,却难免失却了人文的根。追捧“根叔”抑或重温蔡元培校长的演讲词,不为炫技,为的是从这些历史与现实的回声中,看真切大学的精神、为学的真谛。一场好的演讲,应该深入到听众的灵魂里面。一场深入灵魂的演讲,应是独立的,活着的。它是对学生诉求的回馈,并时刻发出“不要停歇”的呐喊。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文在2010年毕业典礼演讲的主题是重塑政治,他充满激情地评述了当今美国以及世界政治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最后勉励毕业生们“用过人的智慧和思辨的精神去提升政治决策的水平”。

    这样的演讲,却能够让共鸣与尊重,在心中长久回荡。所以胡适先生的“功不唐捐”,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能够在耳边振聋发聩。

    也许一个成功或幸福的人不会说出,我的人生是被一次校长致辞改变的。但偶尔回想起来,其实那番话,一直都在心间。总有一些被寄予的厚望,即使令人觉得它们遥不可及,依旧至关重要。

    2013年的开学典礼的致辞,是鼓励,是教导,是对教育的誓言,也是对学生的誓言。武汉理工大学的校长说,最好的你们,就是最好的大学。这是最好的承诺,毋需多言,质朴如此。而这样的语句,很有可能成为讲台下某一人毕业的支点,撬起他一生的路。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方式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悦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创意岛
   第B05版:创意岛
   第B06版:创意岛
   第B08版:创意岛
   第B09版:创意岛
   第B10版:品牌
   第B11版:品牌
   第B12版:霓装
   第B13版:霓装
   第B14版:修颜
   第B15版:修颜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开学
2013校长们的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