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卖“萌”了。
“分享这瓶可口可乐与你的喵星人”,货物橱架上,可口可乐瓶的红色包装纸上,“喵星人”、“闺蜜”、“天然呆”等流行的网络用语成为最显眼的广告主打词。这让刷着手机微博、微信的网友感到非常亲切,就如同网络上的好友来到了现实。
消息传回网上,卖萌的可口可乐以口水传播的方式,无需广告费,又在网上火了一把。不少网友特意去超市、便利店寻找卖萌的可乐,还有人打算像集邮一般,集全这一次新出的24种不同的卖萌包装。
消费者买可乐,或许买的就是它的“椟”,而非“珠”。
今天的消费行业,“买椟还珠”不再是笑话,更像是在大众间流行的事实。从吃喝住行,到高科技的各种应用商品,人们购买时除了它本身的实际应用外,主要考虑的是其品牌以及自我的情感偏好。
而可口可乐,在它百年多的历史上,它卖的,绝不仅仅是带气泡的糖浆水;它卖的,是一种情感。在广告界,可口可乐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以情感联系塑造品牌形象的案例。
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这个美国品牌以情感投射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了强烈的情感纽带。
在二战后,可口可乐的广告把“喝一瓶可乐”与团结向上的民族情感联系起来;当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矛盾激化时,可口可乐又成为
和睦的代名词,“用爱来解决世间的问题”。
今天,在中国的大众消费品市场,商人们信奉一句“得吊丝者得天下”。可口可乐公司则最为迅速地将这一思想投放到了市场。
把“富二代”、“好男儿”、“表情帝”这些热门的网络名词作为自己的广告词,这看似出位的大胆举动,对于可口可乐公司而言,不仅可以为它带来更好的销售,更是一场自身品牌的大营销。它的这一举动代表着:我们都是一起的,喝我吧,我就是“喵星人”、“白富美”、“纯爷们”……
就如同星巴克前CEO斯科特所言,情感是可以贩卖的。可口可乐卖萌,让它不再成为一杯带气泡的糖浆水。这样,被它卖萌所迷惑的人们,也就不再去关注,卖萌的可口可乐新包装瓶子里,其实比原来少了100毫升糖浆水的问题。
文 陈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