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09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人的城市迷走

    北京五道营。“没有记录 就没有发生”

    4.人民广场的冬天来了

    5.2012年,11月9日,冷雨。隔着出租车车窗,看见一辆收废品的黄鱼车上有艘小木船,上面写着“上海”

    1.aroom的杂货铺范儿。

    2.海边捡回的枯树枝;美国淘回的玩具马。

    3.欧洲淘回的古旧药瓶,可做插花装饰用。

    图片及图注提供:庄哈佛&黄耶鲁

    从香港的初夏回到上海的春天,静安别墅的枝条发芽了。

    文 唐骋华 图 受访者提供

    很多个午后,一个btr路过新乐路的某家店铺,发现每次它都更换商品:今天卖烟酒,明天卖衣服,过几天卖起了东北水饺。某天经过时,又改卖机器人,他立刻杀了回马枪,结果那儿变成了熟食店。“恐怖故事么?”他嘀咕。

    澳门新华大旅社里住着另一个btr。大旅社其实很小,客房面积仅六七平米,没家具、没电视、没宽带、没独立卫生间,最绝的是连灯也没有。btr从外洗澡回来,正逢有老外手持DV在过道拍摄。还有一个btr,每年必定去香港、釜山“赶场子”,只为在电影节期间尽情观赏全球各地的影片……

    你还可以看见更多的btr,只要愿意。有写小说的btr,巴黎街头讲法语的btr,热爱艺术电影的btr,《天南》编辑btr,玩胶卷机的btr,以及前会计btr,等等。把这么多btr合起来就成了一个人。一个喜欢游走、晃荡的City Walker,“城市迷走症”深度患者,神秘老板,专栏作家,自称有着恶趣味的“怪蜀黍”。

    晃荡:寻找隐秘的联系 

    btr总是四处晃荡,可能在上海,有时候晃着晃着就荡到了海北天南。 

    但如果他正在上海,锁定行踪就容易些。通常,btr会出没于如下几条街道:长乐路、新乐路、瑞金二路、淮海西路、复兴中路、乌鲁木齐中路、陕西南路、南昌路、茂名南路……太多了?没关系,你只需记住这片区域原属于法租界即可。 

    看到那个头发略少、腔调略文艺、脸形略发福、戴黑框眼镜的男子了吗?八成就是btr。他手持莱卡M1相机,不时举起来“咔嚓咔嚓”,将路人常见的场景定格到胶卷上。 

    说起来btr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儿时,他家住南昌路,最大的乐趣是穿越各条弄堂到淮海路。工作后,他安家余姚路同乐坊,离童年的气息很近。你也许会问:既然风景皆是司空见惯的,还有什么新鲜感呢?btr却说道:“不要说南市、静安、卢湾各不相同,即便天天路过的地方,也会有新意。” 

    比方说,从南昌路到淮海路,起点和终点是固定的,但两条路之间有大大小小的弄堂,走不同的弄堂即意味着不同的过程。btr尽量往小弄堂钻,让过程变得幽谧而有趣。他新出版的《迷走·神经》收了篇《公园》,说一名上班族发现公司附近的公园有条捷径,缩短了上下班的路程。于是他每天穿越公园,顺便看到了夕阳、出轨者、西装革履的疯子。 

    小说的灵感就来源于穿弄堂的经历。btr说,写小说像穿弄堂,给两样看似无关的事物搭建“隐秘的联系”。他沉迷于寻找这种联系,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捕捉流动的诗意。

    这不,约好下午和记者在2666图书馆碰面,刚走进静安别墅,他就用iPhone拍了张照片。“看,春天来了。”他颇有些自娱自乐地说。他还自娱自乐地为静安别墅画了幅插画,“告诉人们卫生间在哪儿。”

    迷走:看城市的千变万化 

    自娱自乐是btr热衷的生活方式。小小说《新乐路》描绘了一个“不停地过马路”的人。“他从马路这边到那边,那边到这边,再从这边到那边,那边到这边……最后他忘记了这到底是马路的这边还是那边。” 

    简直将自娱自乐发挥到极致。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似乎是城市人的共性。“比如,目的地就在马路斜对面,却偏要查手机地图才找得到。”最令btr迷糊的是,他记得杨浦区有两条路,呈直角形,当中是所小学,操场上有座古老的钟楼。“我明明亲眼看见过,根据资料它也应该存在,可我再也找不到了。” 

    归纳上述种种,btr创造了新词汇“城市迷走症”,还制了一张《症状自查表》,罗列“十大症状”。实际上btr只是在开玩笑。他觉得偶尔“迷失”并没什么不好,相反,还能看到城市变幻着的面相。btr喜欢去莫干山路50号,那儿是一处神奇的所在。“里面有旧工厂、废墟,墙上的涂鸦经常更换,路边有人下棋、搓麻将。一度好像有座河滨花园,后来又成了售楼中心。最神奇的是,有时让进有时不让进。”

    距此不远的新乐路亦变幻莫测,那家“老是换一种东西卖”的店铺,便是btr根据切身体验,再经过夸张、变形,编进了小说的。

    当然,只要足够细心,缺乏超群的想象力也能观察到有趣的细节。新乐路上的圣母大教堂,夏季绿树成荫,其标志性的蓝色尖圆顶掩映于繁枝茂叶之中。此时宜远观。到冬季残叶落尽,正适合拍摄——是站在襄阳公园拍,或从博多新记取景,btr说,有微妙的差别。

    如此敏感于各种“隐秘联系”的btr,跑到巴黎,都会患上“迷失症”。走在圣日耳曼大道上,他感觉这是“升级版”淮海路;索邦大学边上有栋小楼,登上狭窄陡峭的楼梯是家电影院,播放胶片电影,这又让他萌发重返老上海的奇妙通感……

    文青:市井的多重生活

    你不知道的是,btr是理科男出身。1996年他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和同学被拉到南昌军训一年。这样,大学等于读了5年。

    军训单调、枯燥,为打发闲暇日子,理科男们开始去图书馆,读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还办了份油印刊物《零·零》。彼时的btr其实挺正常,怎么也没想到后来会岔到文艺上去。军训结束,他进入一家会计事务所,属“四大”行列。收入高,但忙,没日没夜地加班。2001年他跳槽到阿迪达斯做财务,得以朝九晚五,过起了“双重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写东西。当然,也有时间拍照片、到处旅行,看不同的城市。

    理科男逐渐转身为文艺青年。btr陆续出版了《复兴公园》《不拆》等合集,翻译了《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巴尼·蒙罗之死》。近期又将多年来写的小小说集合成《迷走·神经》,并不经意地引发了关于“城市迷走症”的讨论。

    2011年,btr辞职,做了《天南》杂志的编辑,并和朋友合开了2666图书馆——这里已成为魔都的文化地标,btr也成为魔都文艺青年的代表人物。

    现在btr的生活状态通常是中午起床,下午翻译、阅读、写作,有时候从同乐坊出来,晃到长乐路吃碗牛肉面。随后,拐入进贤路、华亭路或复兴路,随意溜达。如果没走太远,便徒步返回。走远了,要么打辆车,要么呼朋唤友,吃晚餐、谈山海经。

    btr本名华健,每次到餐馆订位,服务员都开玩笑地会问一句:“那你贵姓?”他乐此不疲地念叨着凡此种种的小故事,将市井生活装点得有滋有味。顺便说一下,btr取自电影《Before The Ring》。至于他为何以此为笔名、影片究竟表达了什么,不重要,就像迷走在城市里,能看见无数种景象。

    自查表Look Inside

    “迷走症”患者自查表

    1、在地铁乘了相反方向但是忙于刷微博过了四站才发现

    2、只记得对方的英文名微信名微博账号但想来想去想不出他真名叫什么

    3、在电梯里等足足56秒电梯一动不动才发现根本没有按楼层键

    4、忘了带手机一整天都很焦虑

    5、明明目的地就在马路斜对面但偏要低头查手机地图才找得到路

    6、一想到萧敬腾要来开演唱会就不敢出门去机场

    7、搞不清楚所谓城市快速交通究竟是btr还是brt

    上海细节 

    shanghai detail

    庄哈佛 & 黄耶鲁4A广告公司从业十多年的夫妻

    Alex & Nicole

    视觉媒体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夫妻

    杂货铺·故事

    咖啡馆天生是个适合story-telling的地方,更何况是杂货铺咖啡馆。开店的人,进店的人,店里的小摆设,都是故事。比如,店主庄哈佛与黄耶鲁是旅行狂热分子、摄影达人、博客写手、杂志专栏作者、复古杂货咖啡店店主……追求“快活地慢生活”;另一对店主Alex与Nicole热爱旅游、摄影以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过着满屋子杂货与小动物的生活。

    这两对去过了许多国家,从各国的跳蚤市场收集来许多小玩意儿。不知不觉中,家里已经有了上千件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某一天,他们突然就觉得应该开一家咖啡馆,这样这些精彩的小玩意儿就有了一个真正的家。于是,有了aroom咖啡馆。店里的部分家具是国外淘回,部分家具是自己设计的,一些来自北欧的Vintage尖货时有出没。他们都说,“这些零零碎碎普普通通的小杂货,就是我们的心目中的故事。”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新知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方式
   第A11版:方式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对话
   第A15版:品牌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活动
   第B15版:心事
   第B16版:身体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一个人的城市迷走
鹏博士首推“百兆宽带” 助力上海智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