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1月15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上海的第100个理由

    摄影/赖鑫琳

    摄影/赖鑫琳

    摄影/大灰熊

    摄影/戴广彬

    画家陈丹青喜欢上海“泼辣而有生机”;台湾作家龙应台喜欢“上海男人可爱”;篮球明星姚明喜欢上海“四大金刚,还有生煎馒头”。你喜欢上海的理由又是什么,是王安忆笔下上海的精致乖巧,抑或是张爱玲书中上海的颓废冷艳?就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你喜欢上海的理由又是什么?

    文 青牧 图 资料(除署名外)

    文艺青年说,她喜欢黄浦江初升的太阳,喜欢上海独特风情的小马路,喜欢无数条蜿蜒曲折的弄堂。

    白领青年说,她喜欢大街小巷里ART DECO几何的、纯粹装饰的线条,喜欢角落里卿卿我我的小资情调,喜欢小时候弄堂里店门口的光明牌棒冰雪糕箱。

    上海阿姨说,她喜欢在菜场斗智斗勇的博弈,喜欢早饭小摊“四大金刚”四溢的香味,喜欢上海男人的细腻。

    上海叔叔说,他喜欢做上海男人。买汰烧样样在行,从不觉得做家务就失了男子汉的气概,反觉得能为妻儿做事情是幸福。

    新上海人说,他喜欢熟悉亲切的上海话,喜欢干练又嗲嗲的上海女人,喜欢做到极致的生活态度,喜欢街头巷尾的小精致小惊喜。

    ……

    这个城市在飞速的发展,迅猛的变化,但空气中总有些迷人的东西从未改变。品尝上海、享受上海、观察上海,爱上上海,在上海市旅游局评选出的“喜欢上海的99个理由”中,有没有你的共鸣,你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喜欢上海的理由,不如先闻闻空气中的味道,听听市场上那熙熙攘攘的声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我们在期待,寻找属于你的。

    喜欢上海的99条理由之最无厘头

    →喜欢我至今还没学会的有嚼头的上海话。

    →遇到节日,上海街边普通至极的水果店还能把水果扎成花卖。

    →喜欢城隍庙的湖心亭,来一杯清茶。看老城厢与陆家嘴高楼遥相辉映;喜欢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复古“铛铛车”;喜欢老码头的阳光沙滩,穿比基尼晒太阳却发现对面竟然是高楼大厦,好神奇。

    →喜欢上海的理由之出租车:今天坐的帅哥司机出租车,第一周上岗,上车就道歉说不认识路,我负责指路,他负责开车,车费可以打折。一路道歉……据说上岗前培训是一个月。

    GINGLE  土生土长上海人  公关公司经理

    喜欢上海的弄堂,因为每一片弄堂都有风景,只有五六米宽的通道里演绎着不同的市井民生:住亭子间的夏天有太阳温暖,冬天有寒风照顾,在合用的灶披间里怎么样可以延伸地盘,都是上海人脑筋里盘算的重要事情。打弹子、刮片子、踢毽子、造房子、斗鸡、跳橡皮筋、滚铁圈……孩子们在弄堂里不仅发泄了精力,还学会了初级社会规则。这种游戏绝对给了上海人靠本事吃饭、靠规则行事的启蒙。而弄堂里的竹竿阵,在如何晾晒内衣裤和外裤上,可以使一个家庭的女主人获得尊重或者鄙视,而整个晾晒过程,也体现着邻里之间的亲疏关系。不同的弄堂,赋予了上海人不同的气质。

    还喜欢上海是因为经常有人可以在地铁里吓吓侬,比如鬼节有人装鬼,三八节有人“三八”,有人拉横幅求婚,有人在车厢“闪读”。这个城市让你不寂寞,不无聊,你可以在这里发神经发条头,只要你不违反规则。

    这也是个最多人装优雅的城市,无论大小城市跑来的各色人等,仿佛一到上海,就自有优雅的光环罩上来,你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优雅的定义,从Prada、Chanel裹在“米其林轮胎”里,到踏脚裤丝袜踏进凉鞋里,这就是这个城市所充满的幽默感。以此类推,这也是个最多人装文化的城市,经常听到有女人说很喜欢看书,最后发现原来书就是那些时尚杂志。当然,这儿有很多辉煌故事可以回忆有很多精致生活可以复制,比如当年日本人坐船跑来看同步上映的好莱坞新片,比如这里有很多老克勒还能说着地道糯软的上海闲话。

    喜欢上海的第100个理由:喜欢浦西熟悉的本地味道。

    喜欢上海的99条理由之最具正能量 

    →喜欢上海熟女:喜欢上海女人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自由与约束之间,出格与规范之间的千姿百态、万般风情。喜欢上海男人:喜欢有风度、有品位、有气量、有担当、有责任的上海男人。喜欢上海格子间女子:多少个杜拉拉式的女子在职场奋斗打拼,在上海这座城市拼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上海是个让人喜欢,又让人倍感压力的地方。她每天鞭策着我努力再努力,走近我的奋斗目标,圆我的梦想。爱你懂你! 

    →喜欢上海是个努力会有回报的城市。那里有江南春、有陈天桥,那里有我的梦想。→曾经每周读姬宇阳的足球文章。看申花比赛,就是喜欢上海的理由;后来因为姚明开始关心NBA;刘翔,让上海人再次骄傲。

    姬宇阳  东方体育日报首席记者  到上海22年

    网友能把我当作一个喜欢上海理由,我觉得很大程度是沾了1995年那支申花队的光,我1995年大学毕业开始采访足球,正好赶上申花队以10连胜的成绩登顶甲A冠军,爱屋及乌,所以当时我们写的很多关于申花的报道,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关于那个时代回忆的一部分。

    有一件往事,1995年申花夺冠后,有天早上我的BP机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号码,我回过去之后,发现是申花徐根宝教练。我当时只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年轻记者,而徐根宝却是如日中天刚刚带领申花夺冠的申花主帅。徐指导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出版的第一本自传中,摘了10篇媒体对他的评论文章,而其中居然有2篇是我的文章,他还邀请我参加新书的发布仪式。

    上海最特别的气质就是追求精致的生活方式。在我读书和刚工作的那个年代,上海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还不是很宽敞,但我去朋友家中拜访时,朋友家中的精致和家居气氛,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以前我们一直说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精致的生活方式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举个例子,就是卫生间,不要小看这个,我们做体育记者的,经常要在全国各地采访,在外地一些地方,小餐馆就不要提了,即便是一些很漂亮豪华的餐厅,卫生间里的状况都让人不敢恭维,但是在上海,高档餐厅的卫生间大多数都是五星级水准,即便是小餐厅里的卫生间也是蛮清爽的。

    喜欢上海的第100条理由:一个你已经生活了22年的城市,喜欢它需要理由吗?

    喜欢上海的99条理由之最幸福 

    →去年的情人节,我带着我当时的女朋友去了环球金融中心。趁她醉心于上海的迷人夜景时,我掏出了戒指向她求婚。当然,她答应了。上海,成全了我的爱情。环球金融中心,是我喜欢上海的理由。 

    →力波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中“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在永远的纯真的时代……” 

    →早上满大街晨练的人,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晚上的街心广场,老太太们成群结队地练舞,给人生活美满的感觉。 

    →世博会的时候我把我的世博护照敲上满满的纪念章,现在去世博纪念展竟然还能敲到各式各样的纪念章,每一个都各具特色,太赞了!

    李秀君  大学生 1993年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鸿兴里

    如果说石库门弄堂和油条豆浆是属于上海老克勒们的记忆,那么在老式弄堂中度过的青葱岁月就是90后们对于上海的另一种情结。虽然已经搬家,但我对鸿兴里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8平方的小房子里,曾经住了三口之家。狭窄的楼道虽然难以通行,但却承载了我儿时的回忆。比如我的小童车,因为楼道特别窄,所以我妈妈把绳子一头扔到楼下。再去楼下把童车用绳子扎好让爸爸从窗台吊上来。如果说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少了和邻居之间的家长里短。隔壁住着独居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经常给我们家送好吃的,两家人的关系特别融洽。煤气,水电都是共用的,所以那个时候邻里之间相处得都很和睦。 

    跳蚤市场是老上海们当时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我也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逛。我儿时的积木,玩具很多都是在鸿兴里附近的跳蚤市场买的。我爸爸是电工,平时家里有电器坏掉了,他也会去那里买一些小零件来修的。那里零零散散的东西可多了,又热闹。可惜的是那个跳蚤市场现在已经拆掉了。 

    喜欢上海的第100条理由:我喜欢上海生活节奏急促并带有压迫感的一种气息,就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才能给自己更多的奋斗目标,更加快速地成长。

    喜欢上海的99条理由之最怀旧 

    →香山新村曾有个阿婆卖油墩子和香酥鸡。我们还来不及跟亲爱的油墩子说句“好久不见”它就被吞进了肚子里。怀念这样的季节,放学后和伙伴们手捧各种油炸烧烤美食,暖暖走回家的日子… 

    →喜欢曾经的弄堂游戏:跳皮筋、丢沙包、造房子、斗鸡、跨大步、刮香烟牌子、地画、下棋、打乒乓、电子游戏。 

    →最怀念童年时街头飘香的桅子花、白兰花,现在依旧可以看到卖花的老奶奶坐在街边认真地制作着各色精致的花串。 

    →喜欢上海的老牌商品。友谊雪花膏、永久自行车、回力运动鞋、上海牌手表、百雀羚等等,年岁越久越经典。

    陈黛曦  媒体人  出生在虹口区 

    我的上海记忆从搪瓷脸盆和水泥水池相互碰撞的清晨开始,一碗冒着热气的葱花蛋皮小馄饨,学校门前的麦芽糖摊头,83版射雕的粘贴纸,一家三口杂技似的挤在一辆28寸自行车上移动,红烧肉收汁时染甜空气的酱香,跑起步来脖子里一荡一荡的家门钥匙,偷教室里的白粉笔把回力球鞋涂白……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拍了两个纪录片,一个讲述的是上海人吃大闸蟹的故事,讲上海人到了秋天怎么把吃蟹办成一场仪式,讲百转千回的上海女人如何在吃蟹这件事上体现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气质。另一个讲述的是1995年黄金一代的申花队,讲90年代上海城中的年轻学生怎样伴随这一支球队走过他们的青春岁月。最后我发现无论我拍怎样的题材,都只回述了一件事,那就是上海味道。上海味道于我,好比一个心结,像是小孩子永远要去抓自己身后的影子。 

    从前每个礼拜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礼拜天一大家人都聚到外婆家围着八仙桌吃饭。八仙桌东边靠墙的两把大椅子是我跟哥哥的“专座”,每到那一天,外婆都会烧一碗我最喜欢吃的红烧鸡,入座第一件事就是把两只鸡大腿分给我跟哥哥一人一只。外公会早早地在开饭前去弄堂对面小马路上的那爿烟纸店买一瓶幸福牌可乐。我至今记得那如同酱油瓶一样的可乐瓶子,喝完再拿空瓶去打,像真的打酱油一样。那时大概还没有可口可乐吧?我们不知道。我们还太小,小到还不晓得天下的许许多多大事。在我们小小的世界中,每周日的一家人团聚、那只外婆递过来的鸡腿和幸福牌可乐就是世上最大的事。 

    喜欢上海的第100个理由:我爱上海的理由是因为怀念如今已经遍寻不着、形单影只的种种“上海味道”。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话题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观察
   第A13版:观察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品牌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知味
   第B15版:品牌
   第B16版:宝贝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喜欢上海的第100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