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麦的咖啡馆和老宋的裁缝铺,是上海诸多潮流小店中的两朵浪花。他们本人也够文艺、够创意,不愧为“文艺老板”的代表。更有趣的是,老麦爱西式老货,强调个性;老宋爱传统中装,讲究共性。西方与东方的碰撞交融、个性与共性的调和重生,超越了凡俗的“生意经”,构成了“上海潮流”的气息,也呈现了文艺老板独特的生活方式。
文 唐骋华 图 黄庆
老麦:喝的不是咖啡,是人生
老麦是有意思的。通常,他的话语柔软清晰,略带港台腔,儒雅的南方味。可有时候也会冒出些儿化音,说几句“京片子”,让人好奇这个衣着简洁而考究的中年男子,究竟从哪儿来、待过多少地方?
老麦似谜。最近他写了本《老麦咖啡馆》,文字配图片有270多页,谈开咖啡馆、杂货铺的来龙去脉,对各种小心思、小趣味津津乐道,关于自己的经历却大而化之,细节少得可怜。“我出生在一个地方,读书在一个地方,工作在一个地方,开咖啡馆在一个地方,户口在一个地方。”他只肯透露那么多。
老麦更愿意倾听。他喜欢坐到自家咖啡馆二楼的钢琴旁,品咖啡、读书刊,顺便听别人的故事。找他的人很多——流浪歌手、过气名模、摄影大腕……当然,那顶标志性的黑色鸭舌帽始终戴着。
从恋物癖到辞职
老麦的大致形象可以勾勒为:已婚,育有一子(正准备考大学),热爱摇滚、艺术,有恋物癖,曾任职于世界银行,深谙投资之道,走过40多个国家。上网颇早,英文名Mike,发音似“麦”,随年纪增长而成“老麦”。
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为什么来开咖啡馆?
“在世界银行时我喜欢上咖啡,于是顺着个人爱好,收集一些与咖啡馆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装饰品。”起初是老唱机、老打字机、旧车牌、招贴画,后扩展到纯铜的船用钟、铁皮吊灯、老搪瓷杯等等,多为西方工业时代的旧物。老麦的恋物癖渐渐无法收拾,到国外旅行必去跳蚤市场淘货。他还租了仓库,安放这些老货。彼时,老麦的人生规划尚称平直:在银行干到退休,然后回家腆着肚皮散步、傻笑。也想过开间咖啡馆,想想而已。
朋友的命运改变了老麦的命运。老麦有个要好的异性朋友,善书法、擅古筝,美丽贤淑。然而35岁那年她患上淋巴癌,朝不保夕。最后的日子里老麦常去看望她,而她为了安慰挚友,会挤出凄凉的微笑。老麦仿佛被电流击中。
“今天我们还在聊天,明天她可能就化为灰烬,我呢,再过若干年也会变成一堆灰尘。我们每天挤车、赶路,不停地打电话、发邮件,为豪车、房子拼命奋斗,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吗?她已经来不及做任何事了,我还可以。”
老麦决定去开咖啡馆。
有腔调的咖啡馆
休息了大半年,老麦着手筹办。北京、上海、广州、丽江、杭州、武汉都熟悉,但论小资和咖啡文化,非上海莫属。“这里遗存着租界旧貌,有深厚的洋派情调,汇聚了众多讲究生活情调的小资青年。”
兜兜转转几个月,老麦在桃江路近衡山路找到了一幢老房子——两层楼,一面临街,因年久失修,室内极破、昏暗、阴湿。别看不起眼,它可跻身于德国开发商在1927年建成的一排花园洋房中,属德式折中风格,曾作为德国驻上海领事馆,以“外交公寓”著称。附近则有普希金像、白崇禧公馆、戴笠私邸、原法租界公董局官邸……
就是它了。
装修可颇费了一番心思。设计图由老麦亲自“手绘”,细节设计也不固定,有时他直接用碎砖块把构想画到室内的旧水泥墙上,向工人解释,再边干边调整。装修材料最别致。寻找铺面的时候,老麦就发现很多老房子在拆迁,旧木材随处堆积,“如果用心,总能从中找到带铜把手的西式木门、雕花的木梁、旧得恰到好处的木板、柚木壁炉架、铸铁栏杆……”将它们清洗干净,根据本身的尺寸和风格融入咖啡馆的装潢,比用仿货“做旧”好得多。
经过三个月装修和准备,2009年4月18日,老麦咖啡馆开张。此前,老麦参加了培训班,对咖啡制作和背景知识做了系统了解。他也认真思考过定位,“赚钱不是我目的,但是独立咖啡馆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有人气。”老麦咖啡馆讲究的是“腔调”,尤其是海派腔调;吸引的是“小众”,主要是文艺青年、时尚人士、中高层白领。
仅一个月,老麦咖啡馆就实现了盈利,不久,又在重庆开了分店。虽然要为经营动脑筋,也要出去奔波,但这是老麦喜欢的事,他觉得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学会了享受独处的时光。
“生活着,而不是活着。”这是老麦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每天早晨,他总喜欢冲一杯浓缩咖啡,在咖啡馆二楼的阳台坐下,翻看留言簿,或新到的杂志。“浓香的咖啡会通过味蕾一直传递到柔软的心底,让我变得从容而淡定。”
老宋:卖的不是衣服,是手艺
天色渐暗,茶喝得差不多了,老宋笑眯眯地站起身拿出两块布料,指着上面的针脚说:“瞧,这块是缝纫机缝制的,这块呢是我手工缝制的。”缝纫机的
针脚丝丝相扣,手工的针脚虚虚实实。“虚实相间,才有想象空间。”
他又从桌上的小碗里捞出几枚菩提子,“你看,这是凤眼菩提子,这是榆木菩提子,这是新月菩提子,这是龙眼菩提子……有数十种之多。”老宋用它们做衣服扣子,别致、典雅,有寓意。寿山石、青花瓷也是他运用的材料。
说得高兴,菩提子在桌上打转,散落到一幅卷轴旁。将其打开,印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心经》。技术采用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是老宋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他问过扬州广陵书社,这门技艺已濒临失传。
热爱中装的“东北银”
老宋本名宋连生,他的服装店叫“子曰”,开在浦东南路近张杨路的“上海湾”,门口还贴了几个很霸气的字:“为往圣继绝学”。用老宋的说法,他做的不仅是中装,而且是“地道的”中装——亲手选料、亲手磨刀、亲手剪裁、亲手缝制、亲手印染,纯手工制作。
从2009年开张至今,“子曰”已度过了4个年头,老宋的文艺腔也日益成范儿。“我原来不喝茶,但客户说,既然做了中装,多少得懂一些。”他举了举茶杯,啜了小口。
和品茶、缝衣时的雅致比起来,老宋的语言风格是豪爽的。他是正宗“东北银”,生长于鸭绿江畔的辽宁丹东。
受成长环境的熏陶,老宋打小爱读《论语》《道德经》,爱听戏曲,也喜欢穿中装。到广州后他去找适合的中装,却发现了一大堆问题:“款式不好看、面料土、做工粗糙,中装制作工艺完全被工业化生产、代工给毁了。”好在广州有全国最大最全的面料市场,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加工设备一应俱全。老宋就自个儿找面料、自个儿设计,再请裁缝做。
穿这样的中装出去,人人夸好,打听哪儿有卖。“我自己设计的!”老宋颇为得意。问的人多了,特别是创意总监、高级白领纷纷表示出兴趣,老宋意识到,男性中装市场是存在的,且潜力可观。2007年,他来上海考察店址并着手筹备,两年后“子曰”诞生。
闷头刻木头
老宋是理工科出身,学过机械制图,中装又是平面裁剪,画服装设计图对他来说不算挑战。难点在印染。用机器印染,算什么“传统工艺”?可是,传统工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学习裁缝手艺的时候,老宋买了不少参考书,其中有一本,介绍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夹缬”印染技术。这门手艺自唐代创生,现仅残存于温州苍南县。所谓“缬”,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各种花样。如何印呢?在两块雕板上镂空刻出内容相同、方向相反的图案,将绸绵放置于其间,一“夹”即染。老宋为记者演示了一番,貌似不难。但雕板往哪里找?老宋想到了菜板,“菜板是用普通梨木做的,适合雕刻。”
作为尝试,老宋先刻了一个门神,然后印上T恤。
初试效果不错,老宋的野心骤起。他准备把古本《西厢记》里的24张插画全刻出来。有半年时间,老宋日均工作十几个小时,“闷头刻木头。”到第24块的时候,老宋觉得实在撑不下去,随妻子到北京转悠了五六天,“冷静了,清晰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说着,老宋找出一大块布料,在记者的协助下缓缓展开——正是他引以为豪的“全本《西厢记》”,共24张,夹缬印染。
掌握夹缬技艺的老宋一发不可收,向雕版印刷进军。那幅《心经》卷轴,就运用了这门手艺。他还想印《道德经》《朱子家训》,“用传统工艺印传统经典。”
刻了那么久木头,老宋最大的感触是,老手艺并不艰深,关键要有耐心。“就说刀功吧,市面上的刀都不适合直接拿来刻雕板,大的、小的,宽的、窄的,你得根据需要自己磨。一般的裁缝哪有这份耐心,还是用机器省事儿。”老宋呢,早就磨出来了。他每天待在店里磨刀、刻板、缝衣服、钉纽扣,双休日跑古玩市场淘货,为成衣作配搭。
创新,磨心
因为是纯手工,“子曰”的产量始终有限。老宋也无意扩张,“慢工出细活,每个月做几件,够了。”老宋的手艺也很难用“出挑”来形容,就像“子曰”这个招牌一样,古典、雅致、有联想,但不突出个人色彩。
“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而东方文化追求的是共性。”老宋解释道。
打一开始,他就反对“为创新而创新”,而尽量利用传统素材。“某个图案既然能流行几百年,必定符合群体的审美观,所以不要编造,只需将它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就可以。”他印染传统的门神、戏曲人物,刻《心经》采赵孟頫的字,绣牡丹则参照顶尖国画家的作品。“在细节上我肯定比不过大师,但有了他们的底本,大方向、大结构不会错。”
当然,老宋也会创新,例如把门神等图案印上T恤,或把竹子图案印上衬衫。说起衬衫,中装里原是没有的,但老宋琢磨出了“手工衬衫”,一针一线地缝制,再配上从古书、国画、古玩里找来的古典元素,颇有中西结合的文艺范儿。
老宋甚至会搞点“噱头”。去年主打三套中装,分别取名“政治家”“商学院”和“学院派”,从风格、面料到纽扣各有不同。今年主打“经济学家”,取“经世济用治学齐家”之意,实为一件配以青花瓷片纽扣的纯棉白衬衣,外套一件浅咖啡色真丝獭兔皮云纹丝绵马甲。
在上海待了多年,见惯创业者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老宋说自己不着急。“我就是个手艺人,以木为纸、以刀做笔,刻得繁花似锦帝王将相以及若干才子佳人。虽不需焚香沐浴,也要气定神闲。”闲来他就磨刀,“磨刀,亦是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