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 青牧 图l 受访者提供
可可西里,在藏语中,意为“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那曾是世界最后的净土,有多变的气候,有辽阔的苍穹,有白雪附着的青山,有朝圣者日夜匍匐磕头朝山路。但那里也有铺满荒原的羚羊腥血以及剥皮后的白骨累累。电影《可可西里》,将媒体的目光聚焦到藏羚羊的生存危机,直指人心贪婪引发的罪恶,誓要归还生态一片澄净纯明。导演陆川说过:“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不过,由于诸多因素,可可西里生态环保志愿者活动于2005年中断。所幸,从去年起,十名安利志愿者在藏羚羊迁
徙期间奔赴可可西里,担任可可西里生态环保志愿者。中断了6年的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活动至此正式恢复。陈媛,安利青海分公司公共事务主任,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也是去年安利志愿者团队的“班长”。陈媛的工作内容并不简单,她要保护藏羚羊平安迁徙,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巡山,救护受伤的野生动物。此外,还承担着向过往司机、游客以及牧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爱护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责任。她和她的团队要保护藏羚羊成功安全地穿过生命通道,进入可可西里,前往卓乃湖产崽。
刚到五道梁保护站,工作人员扎西便开着巡路车,带
着陈媛等志愿者前往五北大桥观测藏羚羊迁徙动向。不得不赞一下扎西的“千里眼”,他说,羊就在桥底下,大家都一脸茫然,扎西让他们下车,徒步走近一些去观察。他们朝五北大桥的方向走去,方圆百里只有三个人,这着实让陈媛有些后怕,但更让她难受的是,一路走过去,并没有看到藏羚羊,只有身心的疲惫。“那时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可是地上全是羊粪蛋。”后来他们决定上铁路,翻上铁路。就在此时,一群藏羚羊突然出现,它们正在桥后面悠闲地吃草,另一些无忧无虑地跑来跑去。陈媛可以清楚地听见羊蹄子踩在沙地上嗒嗒的声音。这是她离藏羚羊最近的一刻,她大气都不敢出,打着噤声的手势,把衣服脱下来反转穿在身上,帽子也扔到一边,生怕惊吓到它们。徘徊许久的羊群,似乎觉得没有危险,终于下定决心通过五北大桥,头羊首先跑过去,后面的羊群便迅速地跟着,通过五北大桥,消失在他们眼前,根据扎西的推测,这群百余只的藏羚羊可能会在晚上,趁夜色通过青藏公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媛也发现到了人们对于藏羚羊保护知识的不足。有一次,他们去巡山,看到一群藏羚羊迁徙,一辆卡车正要从它们身边驶过,陈媛的志愿者团队马上拿出停止牌,要求司机放慢车速。可是司机毫不领情,使足马力,不停按喇叭要求他们不要挡路,最后藏羚羊只能“四散逃走”。“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很有感触,觉得志愿活动非常必要。”
安利志愿者活动还在继续,只是今年陈媛因为怀孕的缘故,并不在团队内,但是这样的精神还在延续。据悉,今年安利公司将为藏羚羊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已经成立的 “安羚基金”,整合社会力量,专款专用,优化藏羚羊救护行动,最大限度发挥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站的作用。
同时,第二期“走进可可西里”系列活动还包括了关爱可可西里管理局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子女,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是在巡山,就是在去巡山的路上,安利志愿者也将为他们带去社会的关怀。
这些可可西里的孩子将和安利志愿者一起,前往西宁,为西宁的小朋友们带去可可西里的故事。他们将和志愿者一起为西宁的小朋友诠释环保的意义,带领他们去体会父母的艰辛,感受社会的温情,品味成长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