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 Strange专栏作者(普莱斯顿)
上周六,我们全家去参加了一个House Party。派对的主人是我先生的一位阿姨,这是她60岁的生日派对,邀请了一百来人在自家的大院子里喝酒聊天。
派对一开始,亲朋好友还只是在院子里矜持而客套地聊天,几杯啤酒红酒下肚,再加上现场乐队的“煽风点火”,渐入高潮,大家都放开手脚,在院子里搭起的大帐篷下开始跳舞。现场乐队演绎着披头士的歌,无论是六七岁的孩童,还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全然都不顾自己穿着正经的西装和礼服,肆意歌舞了起来,一直持续到午夜。在这一瞬,你会以为自己跑进了一家怀旧的夜店,然而感觉却又是如此自然。
我第一次去公公家拜访,他正在院子里弄烧烤,播放的音乐是大门乐队,是鲍勃·迪伦,是齐柏林飞艇。这些乐队或歌手,在中国,都是文艺青年的最爱了,而在英国,这些绝不是稀有名词。我公公这代人,如今六十出头,年轻的时候,经历了纸醉金迷的嬉皮60年代,经历了穿着马丁靴和打孔铆钉奇装异服的朋克70年代,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约翰·列侬,有吉姆·莫里森的陪伴,他们也看着这些如今被“神化”的人物的成名和逝去,一切都是如此理所当然。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什么都看到过,青春虽已逝去,但骨子里到底还是保存了这份肆意,所以一旦兴致所及,也就能抛弃年龄的束缚。
有意思的是,结婚,离婚,对他们来说,也如同家常便饭。有数据统计,在英国离婚率最高的一批人,正是如今年纪在50-65之间的这一代人,比起他们守旧而严肃的上一代,较之他们有更多选择普遍晚婚的下一代,这批浸淫在“爱与和平”思想夹层之中的一代人,真的有意思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