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贝壳落入人间的浪花

    水字螺

    鞋魁蛤

    收藏者:肖长荣

    收藏品:贝壳藏品

    数量:7000多种

    

    地球表面约百分之七十被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我们通常称作贝类的软体生物便生活在其中。它好像比任何一种陆地上的生物都要能经得住人们细细地探索与玩赏。这些美丽的软体动物的外骨骼——贝壳,形态多样,或乌黑暗沉,或色彩斑斓,或耀眼夺目。它们有的生活在热带海洋深处,有的生活在南北极寒冷地区……贝壳的世界如此丰富的,连带贝壳收藏家的世界也丰富起来。 

     文 王俊逸 吴家宝 图 张贤人 受访者提供

    维纳斯诞生地,贝壳之美 

    维纳斯从爱琴海浮水而出,她金色的头发在海风中飘散,风神和花神相伴左右。这是波提切利在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所描绘的场景,这位爱与美的女神于一只巨大的白色贝壳中诞生,从海洋步入大陆。“西方传说维纳斯是从贝壳中诞生的,那个贝壳就是巨砗磲。”贝壳收藏家肖长荣说。 

    巨砗磲是巨型砗磲的简称,又名大砗磲,是贝壳世界中的“巨无霸”,最大的直径可达2米多,重量超过250公斤。它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深海海底,在南沙群岛的珊瑚礁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在西方,巨砗磲作为纯白的容器,用在给新生孩童的洗礼中。在东方,砗磲也有许多功用。砗磲在佛教七宝中排在第一位,尾部最白的一部分常常被打磨成珠贡奉在释迦摩尼像前,而小一些的则做成念珠。清朝时,六品官员官帽的顶珠也是砗磲。“从中医角度来看,砗磲也有药用价值。”肖长荣补充道。 

    巨砗磲在贝壳界声名显赫,身为贝壳资深粉丝的肖长荣自然也千方百计收集到几只。其中最大的一只,现在陈列在位于海军上海博物馆内的海洋珍奇贝壳馆,作为镇馆之宝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体长长约1.03米。一个小故事可以帮助你理解这只巨砗磲的珍贵,在菲律宾海岸曾经发现过一枚长1米,重131.5公斤的巨砗磲,现在收藏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 

    其实,与维纳斯有关的贝壳不只有巨砗磲,“传说维纳斯从海里诞生的时候头发是湿的,她走到岸边发现了唱着一排排长刺的骨螺,就用骨螺梳理头发,后来西方人就把这种贝壳命名为维纳斯骨螺。”肖长荣介绍。这样的骨螺他也有好几只,洁白的贝壳主体呈棱形,几排尖长的刺整齐地排列在背部,优雅而神秘。它们同样也被陈列在海军博物馆分馆内。在这个馆内,还陈列着维纳斯海绵花篮的骨骼,这是另一种以美神命名的海洋生物。

    第一个将维纳斯与贝壳联系在一起的人肯定是个艺术家,他敏锐地发现了贝壳与美之间的联系。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年收藏龄的贝壳收藏家,肖长荣也是因为被这种海洋生物的美丽吸引而爱上贝壳收集。

    肖长荣9岁的时候,他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玩,带了一些小贝壳,“现在知道那是黄金宝螺,当时只是觉得像陶瓷一样,既好玩又漂亮。于是就请求他们多带一些给我。”随着手中的贝壳种类越来越多,肖长荣也越来越沉迷于贝壳的世界,“接触得越多我越觉得有趣”。

      上万年的存在,数不清的优点 

    起初,肖长荣主要是通过朋友带他想要的贝壳回来。一开始托出差的朋友带一些,后来就托一些远洋货运的人帮忙带,再后来网络也发展起来了,就通过网络买一些。“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关系,可以找到不同地方的贝壳。” 

    肖长荣有几枚来自南极的贝壳,是通过朋友介绍,托长征站站长和雪龙号船长采集来的。“来自地球两极的贝壳并不漂亮,因为那里天气寒冷,所以颜色大多暗沉,并不如太平洋的贝壳那样有着耀眼的色彩。但对肖长荣来说,这些贝壳都是带着感情的。“朋友们要帮你记着这件事,要帮你去找,还要再帮你带回来,所以这些贝壳是附着浓浓友情的。” 

    肖长荣早年也曾经买到过“假货”,也就是所谓的人工贝壳。他的一个朋友是贝商,有一次到菲律宾进了一批贝壳,其中有一只特别漂亮,便联系肖长荣说有个特大的贝壳。肖长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贝壳,“太漂亮了。同种的贝壳我也有,但比较小。在贝壳界,特小和特大的贝壳都是很难得的,价格比普通的要翻倍。我感觉是值得收集的,就买下来了。”后来发生的事让肖长荣很是沮丧。连续有两个专业的朋友告诉他这个贝壳不太可能是真的,因为天然的不会这么大。于是他便拿这个贝壳去做了化学分析,分析出来里面的碳酸钙成分要比天然的低,后来又特地去医院给贝壳拍了个x光片,发现没有天然贝壳里应该有的螺轴,便证明了这的确是个人造贝壳。

    收藏的时间一久,肖长荣也对贝壳的知识有所了解,“除了生物学的知识外,“贝壳和人类的文化非常密切,从山顶洞人时期已经发现贝壳了,从两万多年前的陪葬品里也挖出过贝壳。当时用贝壳来做货币,叫做“货贝”,但是因为贝壳是从海里捕捞的,所以还是非常珍贵的。随着后来需求变大,贝壳变得不够了,就开始有了人造贝壳,有骨头、陶土、石质、玉、鎏金材质的贝壳,后来才有了青铜刀币。”

    对肖长荣来说,贝壳不仅仅只有美丽这个优点,也并不仅仅对收藏者有价值。“很多发明都受到贝壳外形和生态环境的启发。工业上的人造大理石、高级油漆调和剂、纽扣,农业饲料、化肥……很多人工制品的颜色与外观都并非一拍脑门就能有的,只有看到了才能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美国的鹦鹉螺潜水艇通过模仿鹦鹉螺的生物构造,可以快速在海洋中上浮下潜。另一种根据深海贝仿生学发明的新型钢盔,强度是普通钢盔的十倍。“有关贝壳的仿生学是很厉害的,因为贝壳的坚硬并不是靠厚度而是靠结构。”在肖长荣看来,贝壳有着数不清的优点。“建筑上最有名的是旋梯,是根据旋梯螺设计的,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筑内部的空间。悉尼歌剧院和世博会上的以色列馆,佛罗伦萨很多建筑的外形都是从贝壳的造型中获得了灵感。在医药领域,贝壳也为我们做出许多贡献。芋螺,它的毒性非常强,但可以提炼出来,用于抗肿瘤抑制艾滋病病毒,但是国内还没有人去研究。”

    收到手的贝壳,都是自己的孩子  

    如今,肖长荣收集的贝壳中也有不少珍稀品种。最小的一只是只有0.23毫米的小贝壳,而他收藏的最大的便是海军上海博览馆里的那只巨砗磲。不过,肖长荣还有一只2米长的震旦角石化石。震旦角石是一种原始贝壳,生活在约5亿年前。“远古时期这种直角石贝类非常丰富,大型的主要产在中国,古印度称中国为震旦,所以这个贝壳就命名为震旦角石。现在已经看不到2米长的贝壳了。”肖长荣遗憾地说。

    想要从肖长荣这里买宝贝的人很多,香港贝类学会会长、上海科技馆,一些美国和日本的收藏家也曾想向肖长荣购买他的贝壳,但他坚决不肯出售。曾有个台湾人在肖长荣的仓库里看到了巨砗磲,开了一辆奥迪车过来直接说要买,被他拒绝了。他说“这样,我用奥迪车和你换。”但肖长荣对此也完全不感兴趣,“我不会开车,就算会开我也觉得这是个奢侈品,没有必要的东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喜欢这个贝壳,这么大的贝壳真的卖掉了再想去收集是很难的。”

    到海军上海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多,也曾有人想向他购买贝壳。他们感兴趣的是最大的那只震旦角石,出价一百万。昂贵的价格并没有打动肖长荣,但他还是将震旦角石留在了海军上海博物馆内的海洋珍奇贝壳馆内,以合作的形式做展出,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海洋中曾有过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生物。“你放一千个小贝壳在那里游客只能记住有很多贝壳,具体哪只贝壳是什么品种他们不一定能记住,但是放只大个头的在那儿就很不一样啦。”一种对藏品深深的喜爱之情从肖长荣的话语中渗透出来。

    因为收集贝壳,肖长荣口袋里没有闲钱。即使如此,他却完全不想出售那些或许已经增值的贝壳赚钱,因为他觉得“贝壳到了自己手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过,和朋友之间的交换时有发生。“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和同好们在一起可以交流、交换。比如我有一个黄金宝螺很大,你有一个黄金宝螺很小但是颜色很漂亮,那就可以互相交换。

    “看贝壳好坏有两种不同眼光,一是收集爱好者,二是收藏家。作收藏的人喜欢能增值的贝壳,而对我来说收集贝壳是对贝类生命的延续,有水泡、划痕、缺损,我都无所谓,只要能收集到就是一种缘分。有些人就一定要完美的贝壳,理念不一样。很多收集贝壳的人都希望贝壳能增值,但是很多贝壳都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上升空间,因为过去流通不方便。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旅游也很发达,只要有钱就可以迅速买到想要的贝壳。可这种‘速购’和东一块,西一只慢慢寻找、收集所包含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链接>>假如你想收藏贝壳   

    收集 1.贝壳品种太繁多,要想全部收集齐全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新手可以选一个种类作为突破口,比如外观漂亮、品种丰富、形状也易于收藏的宝螺,或外形精致奇特的骨螺,都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在国内收集贝壳,要善用网络资源。有的贝商会欺生,所以常上网了解贝壳价格,对于新手来说尤其重要。上海冈瓦纳自然博物馆、梦幻亚龙湾都有丰富的贝壳收藏资料。  

    清洗 新入手的贝壳,用清水清洗即可。浸泡水中不要超过4个小时,否则水中的氯酸会影响贝壳的表面光泽。用5%-15%的漂白水浸泡15分钟,可以褪掉贝壳表面的珊瑚质。   

    保存 阳光是保存贝壳的第一大忌,直晒阳光会令贝壳褪色。其次要注意恒温、防潮、防尘。严格来说,木头的酸性也会对贝壳有所影响,所以最好是用大铁柜子保存。

    下期预告:为期一周的上海书展成了爱书者的嘉年华,很多人成摞地购进图书,往家搬。冯建忠,作为爱书人,他的家中也是放满了书刊。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家里的书刊,本本都有附加价值——它们都是创刊号,记录了一本书刊诞生最初的模样。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话题
   第A15版:人物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品牌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品牌
   第B18版:星座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贝壳落入人间的浪花
不懈追梦,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