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周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上下水道

    李花生

    专栏作者(香港)

    干枯的河道、水泥的河床。在家的附近肆意游走的时候,这种人造的水道让我不能接受。什么鬼地方竟可以让河水干涸到一滴不剩?河床又怎么能用水泥砌成?

    直到一次雨天,雨水填满了“河”,它才第一次活了起来。暴露在建筑周围的细小水道像小溪流一样涌进这条以水泥做底的河,河里的水互相碰撞。暴雨时刻,它汹涌澎湃;细雨时,留薄薄的一层水铺在河底。

    这种叫做“明渠”的城市水道系统,区别于地下下水道成本高、容量有限的挖掘工程。它建造在地面之上,可以把山间的洪流泄下。在新界和人口密度不大的地方比较多见,比如火炭渠。而在人口密集的港岛就不太常见。查阅历史,发现在香港历史上曾经有一条“大坑明渠”。它穿越过皇仁书院、铜锣湾这些热闹地方。如今它已经是一个暗坑、走向地下。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散发出了异味,也有说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如今承载划船运动的城门河,也是一条人工扩建的河流。在1970年代经历过扩建工程的它,贯通了沙田地区的其他明渠,再一起流入海中。排污、泄洪的功能使得这条河流一度也像苏州河一样肮脏不堪。但是香港政府所采取的在河床表面铺上混凝土,索性消除水中生物生存的可能性。

    所以,无论是明渠还是过去自然的河道,在香港它们都只有一颗统一干净的“水泥心脏”,没有多元的生物和水草。这虽然不是死水,也还会流动、清澈无比,但又总觉得是少了什么。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话题
   第A15版:人物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品牌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品牌
   第B18版:星座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大象粪便贺卡
狗是亲人
地上下水道
来份旋转烤肉吧!
历史小镇拍卖 起拍价25万美元
全球最健康国家排行榜,新加坡居首
10年内可能引发全球“淘金热”
“伪娘”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