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时装大牌们似乎早已不满足于仅仅贩卖时装或皮具,同时,在众多的消费者看来,基本款用惯了,限量版太多了,传统logo也看到审美疲劳,大牌们也似乎该玩点新花样了。于是,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将自己在时装领域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风格不遗余力地推广到其他领域,从汽车到数码,从酒店到家居,甚至开起了餐馆。现在你可以选择乘Hermes的飞机,到Giorgio Armani的时装酒店住宿,再去D&G喝下午茶。一个座位、一杯咖啡甚至一张床都是这些大牌影响力的延伸,而不管这些产品内在的质量怎么样,他们终将成为影响时尚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这些奢侈品大牌们不断跨界、交叉与融合,Crossover这个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这个译为“跨界’的英文单词如今频繁出现在我们想都想不到的领域,它似乎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品牌间合作,演变为了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而this way对于一个品牌最大的益处则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有更多的机会让消费者去掏腰包。
我们不难看出大牌们在这一波波“跨界”合作背后的野心与无奈,这不仅是进化的艺术风潮的指引,也是品牌们为了寻求自
身发展所做出的必要选择。要知道,进入21世纪,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艺术与时尚、科技与时尚、演艺与时尚更是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跨界与联名也越来越普遍与频繁。同时,现代人的观念也在进行着转变,追求潮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对时尚的理解已经突破服饰装扮的界限,他们希望时尚与品质能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所以,对于比较严格控制产品及形象的奢侈品牌来说,跨界合作是极为谨慎也是大胆的选择。
在当今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一心多用似乎已成为了一种风尚。这种风尚的背后,也许是残酷竞争的现实,大牌们为了要维护自身价值,必须放下高傲身段。而这种跨界,为时尚品牌们带来的不只是个噱头,更多的则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市场的疆域版图。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虽说有品牌想跨界赚钱,但是有些大牌根本不指望crossover带来太多的经济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大牌们要的是档次、是地位、是品牌内涵和奢华气质的彰显,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有人曾经说,跨界是经久不衰的风潮,是制造话题最有效的工具,确实如此。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出其不意”与“不务正业”究竟哪一个更适合这种品牌间的游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