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外滩 物是人非故事多

    外滩美术馆的今天

    外滩美术馆旧貌和八卦窗

    历史建筑的生命总是比其中居住或工作的人长。很多时候,建筑就伫立在那里,不悲不喜;其中居住过生活过的人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令人怀念和感触。在外滩源地块上,没有经过改造的虎丘公寓还是一所公寓,老住户们有的早已搬去更现代化的商品房中,有的则继续留守;而以前的亚洲文会大楼,如今已改名为外滩美术馆,承担着完全不同的功能,也更加国际化。

    文l 王俊逸  吴家宝     图l 张贤人

    物

    虎丘公寓

    位置:虎丘路131号曾用名: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

    在烈日下,从虎丘路靠近苏州河段往南走,接近香港路的地方,便会看到虎丘公寓。这幢五层楼高的大楼始建于20世纪初,如今的模样与以前并没有大变。只是里面的住客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虎丘公寓初始是教会公寓,供来上海的教会青年居住。如今各式各样的居民在其中进进出出几十年,这里早已褪去严肃的教会色彩,如上海的弄堂般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时常看到刚买回菜的中年男女进进出出。在二楼的天台上晾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旁边时常躺着几只晒太阳的小猫,一见人就跳起来跑得不见踪影。

    虎丘公寓坐西朝东,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031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4799平方米。设计按当时流行的样子,采用分离派式样,入口立面内凹对称。临街的大门口置放一对古典的塔司干柱式,内嵌硬木框方玻璃方格门。进门为穿堂,两旁竖着爱奥尼组柱,地下是花砖地坪,正中是一条四五米宽的磨石子踏步扶梯,铸铁几何形直棂式栏干。内部设施参照当时美国公寓要求,水泵、水汀、锅炉等设备齐全,以后又增加了两部电梯。公寓一共五层,每层都有单间至四间套房,如今都居住着不同的人家。

    1919年,这幢大楼最初由国际基督教青年协会集资兴建,1920年9月竣工,1924年又扩充改建,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原来设计为第一、二层为教会办公楼,三层以上为教友住家用,后来全都改作了公寓房使用。

    人

    黄老伯,一座老宅和三十年人生 

    每天下午,退休老船员黄老伯便泡上一壶茶,或是接上一壶水,出门转一圈。他住在虎丘公寓已经超过三十年了。“1968年的时候,房产公司分给我一套这里的房子,我就住进来了。”现在黄老伯仍然住在虎丘公寓的5楼,不过他的好些老邻居都已经搬走了,说起来他便有些感怀。 

    “刚搬进来的时候这幢楼是当时的高级公寓。”黄老伯说,“一般人是不容易进来的,很多住在这里的都是高级干部,或者有点地位的人。”他刚住进去的60年代,虎丘公寓的两部电梯便存在了,这足以说明这幢楼在当时的“高级”程度。而在黄老伯看来,如今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杂乱,周围的居住环境也不像以前那么幽静了。随着附近的发展,许多新楼盖了起来,这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旧楼不事修缮,就显得有些陈旧。外滩越来越商业化,生活不太便利。黄老伯和老伴每天要走到很远的菜场才能买到菜,而周边可以吃饭的小店根本没有,只有越来越高档的咖啡厅和西餐馆。 

    自黄老伯住进去以后,整个虎丘公寓里面的墙面粉刷过两次,但“不好”,黄老伯摇摇头。但黄老伯仍然对这个自己住了四十多年的老地方充满感情,一说起这幢楼来就停也停不了。虎丘公寓和其中居民的变迁,大概也是许多虎丘路上老建筑所面临的困境:守着历史,曾经的光华不再,越来越困窘;走向现代化改造,又担心会丧失了历史的味道。

    虎丘公寓大门的左边有一家便民理发店,理发师傅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只是不停地忙碌着给客人剪头发。他一边忙碌着,一边说,“我在这里已经开了十几年了。”从此便再也不肯回答任何问题。

    这间小小的理发店占用着虎丘公寓进大厅前左边的一间小隔间,里面只有两把椅子,如果有第三个客人要等候,只好乖乖站在一边或是暂时出门溜达一圈。左边的座位上,一位年约五十的阿姨戴着发卷正在烫头发,而另一个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姑娘,师傅正专心地给她修剪短发。这些都是他干了十几年的手艺活,以后或许也将在这所公寓继续干下去。

    OTHERS

    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

    英国领事馆是外滩地区现存最早的西洋建筑,于1873年落成,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由英国设计师克罗斯曼和伯依斯设计,外观呈方形,为两层砖木结构,周边设立柱式阳台;屋面为四坡式,中国蝴蝶瓦。底层中间部分有五孔券廊,里面是大厅。同时考虑到上海的气候特点,充分吸收了近似“东印度式”的建筑风格,底层和二层均建有宽敞的遮阳长廊,廊内侧才是房间。

    光陆大楼    @虎丘路146号

    光陆大楼于1925年动工,1928年落成。该建筑由鸿达洋行设计。当时爱好戏剧的英国侨民办了个“爱美者剧社”,一开始的剧社房屋很简陋,一次失火之后索性便另觅他处,在虎丘路上建起了风靡一时的娱乐场所——光陆大戏院。1928年2月25日,命名为光陆大楼的新大楼落成,设置在底层的新剧院也因此名为光陆大戏院。该剧院主要放映英、美电影和演出西洋歌剧,还有卡拉OK,舞厅和酒吧。观众厅分上下两层,共900只座位,两侧设有包厢专座,内部装饰讲究,顶部和四周墙面都有浮雕图案。在二三十年代它与大光明,大上海、夏令佩克、奥提翁等影院都是当时的头轮电影院,但它的票价最高,别家戏院花六角能看场好莱坞大片,它这里要花一块大洋。1953年,剧院更名为曙光剧场,后逐渐成为专映新闻纪录片的电影院。

    物

    RAM上海外滩美术馆

    位置:虎丘路20号曾用名:亚洲文会大楼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于1931年-1932年在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20号)建造的一幢5层大楼,长时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在1857年成立,主要从事对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的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1871年花费3000两白银在圆明园路上建造了会所。这幢大楼属于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立面竖向构图明显。顶部、阳台和铁门采用了中国传统图案进行装饰,最特别的是设计了八卦窗。 

    1933年11月15日,这幢大楼正式作为博物院开放。底层为伍连德讲堂(演讲厅),二楼、三楼开设图书馆,四楼、五楼为博物院陈列室,四楼陈列自然标本,五楼陈列中国历史文物。参观者月均7000余人次。1952年6月27日,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由于经费来源断绝,被上海市政府接管,后来长时间内都是上海图书馆的一个书库。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亚洲文会大楼同样也是一处艺术人文的 

    所在,外滩美术馆(Rockbund Art Museum)设立在这里,画展、影像放映、艺术讲座等活动成为这幢大楼里的主要活动。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大都是冲着文化气息来而。 

    转过亚洲文会大楼,便从虎丘路转到了圆明园路步行街。与还保持着一些原始风貌,显得有些杂乱的虎丘路相比,经过改造的一段圆明园路已经成为一处与新天地类似的时尚地标。这段路街面上铺着石板,被设计为步行街。两旁的老建筑都经过改造,外观还和以前一样,但内部已经大不同以住。这些大楼有的被或中或西的餐厅租用,有一些成为写字楼,正在招租中。每幢楼前面都站着穿统一制服的保安人员,他们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去去的行人,并不知道自己成为了上海历史的一部分。 

    因为具有历史风情,又刚刚开放,游人和行人都很少。圆明园路成为上海市区内拍摄婚纱照常被选用的外景地。就算在7月的烈日下,也有好几对新人穿着厚重的婚纱和西服,忍着酷暑在历史建筑前摆出各种POSE。

    人

    Dora,分享有生命的建筑 

    在大学里Dora就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参加各种画展、摄影展,也喜欢听有关艺术和人文的讲座。“我学的是经济,做的工作也是整天和钱打交道的。但是我还是会留给自己一些感受这些东西的时间。”Dora说。她刚从位于协进大楼的外滩美术馆看完艺术展出来,15块的票价,对她来说“很值得”。因为对她来说,看展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可以在一个空阔的空间内放松身心。 

    曾经在协进大楼,现在的外滩美术馆6楼有一间Café&Shop,凭门票可以在里面免费喝一杯咖啡。Dora便在那里待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蛮奇妙的。这里以前是别人的办公楼,现在却向每个人开放。” 

    Dora有一段时间沉迷单反相机,整天拿着沉重的装备四处找地方拍摄。那个时候,她也到过虎丘路和附近的圆明园路附近拍摄。不过她当时和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现在坐在这里感觉很城市,很像欧洲一些画廊。那个时候就想找老房子,觉得越旧的房子越有味道。当时拍照的时候其实很想进来拍一下内部,但是没机会进去,现在虽然进来了,但当时想拍的东西也找不到了,有点可惜。” 

    OTHERS

    真光大楼    @圆明园路209号

    真光大楼是一幢位于圆明园路香港路路口的八层混凝土结构建筑,正对浦江,于1930年竣工使用。真光大楼的得名来源于浸信会出版的名为《真理之光》的刊物。真光大楼内曾进驻过诸如福音书局、中华浸会书局、沪江大学等重要机构。设计师邬达克的事务所本身也曾在真光大楼内办公。邬达克是当时沪上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上海许多知名老建筑都由他所设计。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西藏中路上的沐恩堂,静安寺附近的百乐门舞厅,巨鹿路市作协所在的爱神花园,以及花旗总会大楼、四行储蓄会大楼、达华宾馆和上海啤酒厂等也是他的标志性作品。整幢大楼的外观和内饰都表现出强烈的艺术主义特征。深褐色和乳黄色相间的外墙砖和竖线条处理,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既有着现代主义连续复制的特点,又有着古典主义注重细微处装饰的特色,恰好体现出了邬达克的设计风格。

    益丰洋行    @圆明园路88号

    益丰洋行大楼建于1911年,它以特有的沿街124米门面宽幅创下当时上海同类单体建筑之最,立面沿着北京东路一排溜铺展而开。这栋建筑早期主要作为洋行和职工宿舍使用,后来成了办公大楼。在改造之前,大楼的一层是古玩、餐饮等商铺,而楼上则是居民的住所。益丰大楼昔年优雅的“面容”因历经风雨洗蚀而日益苍老斑驳,清水红砖外墙出现了风化,细部线脚脱落;而大楼内部,更是早已不堪经年累月生活琐碎的磨砺,结构遭到很大破坏,设施及部件损毁严重。大楼在外滩源改造项目之后,外部楼面基本保持了原貌,而内部空间被全部进行了重新分割,成为一处集商场、会所、写字楼在内的时尚地标。

    下期预告:在城市中原本就有一种文化场所专门从各个角度收藏和展示城市的过去与未来,那就是博物馆。而上海正好是一个各种博物馆云集的城市,下期,“读城”将为您推出博物馆系列,体会一座城市历史的深度和人文的广度。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新知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对话
   第A11版:人物
   第A12版:观察
   第A13版:话题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尚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身体
   第B10版:品牌
   第B11版:知味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NI用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百年外滩 物是人非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