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索莫萨 I 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相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

    1959年生于古巴哈瓦那,1960年随全家迁往西班牙,现居马德里。他最初是一位精神科医生,1994年转为全职作家。2002年荣获“金匕首奖”。他是当今西班牙顶级的犯罪惊悚小说家,作品已印行超过30种语言。其代表作《洞穴》《谋杀的艺术》已出中译本,新作《时光闪电》的中译本也即将推出。

    作为当代最优秀的西班牙悬疑小说家,受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邀请,何塞·卡洛斯·索莫萨首次来到中国,探访北京和上海,与作家对谈、和读者交流。逗留上海期间,他接受了生活周刊记者的专访。

    文l 唐骋华  鱼水     图l 受访者提供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和事,有多少是值得信赖的?这其实是人类永恒的追问。为了阐释这个问题,在《理想国》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

    有一群囚徒从小住在洞穴中,背对出口,由于头颈和腿脚被绑着,无法转动,也看不见外界的情况。囚徒背后是一堵矮墙和一个火炬,有人站在墙后,拿着各式各样的假人或假兽做出动作,并时而交谈。动作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声音传入耳朵,于是,他们把假象当作真相,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

    西班牙作家索莫萨说,该意象一直吸引着他,“生活真的像我们看上去那样吗?”借用柏拉图的著名比喻,他写出了《洞穴》。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悬疑小说,背景设置于古希腊,在一场连环杀人案中,赫拉克勒斯、柏拉图、雅典学院等都相继登场,结尾更是出人意料。

    有趣的是,索莫萨本人的经历也颇似“洞穴喻”。儿童时代他热爱写作,但受父亲主导,最终选择从医。在“洞穴”里干了几年,他觉得这实在不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遂鼓起勇气,于1994年辞去工作,专职写作。“妻子十分支持我的决定,我辞职后她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所幸,索莫萨迅速成名。《洞穴》在西班牙首版时即赢得赞扬一片,被誉为“一部奇书,大师级别的杰作”,其英文版则一举夺得金匕首奖,堪与艾柯《玫瑰之名》及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比肩。如今,他已是西班牙的顶尖级作家。

    不过,索莫萨也愿意承认,当精神科医生的那段岁月,对他的性格和人生都有很大影响。精神医学的训练让他对理性和非理性有了清晰的了解,而医院里天天上演的生离死别,则使他对人性有了更深沉的体验。这就形成了索莫萨作品的独特魅力:读者越想抽丝剥茧找寻答案,就越发陷入他精心设计的迷局中。

    写作是抵达真相的魔法

    生活周刊:从形式到结构再到内容,《洞穴》都是一部很新奇的小说,让我们先从最易观察到的形式开始——为什么设置“翻译家”这个角色,让他写那么多注释?你不担心对一部悬疑小说来说这会显得太严肃,吓跑读者吗?

    索莫萨:其实刚开始我确实有所顾虑,非常担心,因为西班牙读者和中国读者一样,也不喜欢阅读注释(笑)。不过出版后证明没有问题,在英国、法国、美国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我想,这是因为“翻译家”这个角色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情节而新增加的,他的存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小说。

    生活周刊:对读者是“易”,对作者则“难”,尤其对一部力求畅销的悬疑小说而言,如此多的声音和线索可能使作品变得复杂、晦涩,你如何处理这个巨大挑战?

    索莫萨:的确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解决。起初,翻译家是在翻译一本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小说,但越来越多的细节让他觉得其中隐藏着许多秘密,他必须予以揭露。真相渐渐揭开的过程中,翻译家和读者的身份有很多相似之处。书里有个情节,某人即将被杀,翻译家紧张地在注释里“提醒”他小心。这同普通读者的阅读经验和内心反应是一致的,我只是自然而然地写入了小说。

    生活周刊:在结尾你来了个出人意料的大翻转,真相和读者猜测的完全不同,你是想告诉读者什么?

    索莫萨:我并没有刻意写得复杂,我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抓住读者的心,意思就在字里行间,未必有太深刻的内涵。但是有一点是我想表达的:读小说的时候要“小心”,你所看到的或许都不是真相。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是我想给悬疑小说这类类型文学带来的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生活周刊:这也是你给小说取名为《洞穴》,并把背景设在古希腊的原因吧?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做了个著名的“洞穴喻”。

    索莫萨:是的,“洞穴”的意象来自柏拉图,但并不完全重合。在我看来,写作才是获得真相的唯一魔法。写作时,我们能够创建很多世界并居住在那些世界里、能够设想人物命运并塑造生命,从而

    揭开“洞穴”的本质。我的作品力求达到这一独特目标。

    我对生活的理解和小说相似

    生活周刊:你凭借《洞穴》于2002年获得金匕首奖,能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这个奖吗?

    索莫萨:金匕首奖是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颁发的悬疑推理小说奖,但很少颁给外国人,所以作为西班牙人,我对能获奖感到很自豪,尽管和前辈作家相比,我的成就不值一提。有趣的是,奖杯是匕首状的,当我领完奖飞回马德里时,在伦敦机场过安检遇到了麻烦,安检人员认为我的“匕首”是危险品(笑),经同行的作家解释才获准登机。

    生活周刊:但获得这样一个奖也给你贴上了“悬疑作家”的标签,对一位有抱负的作家来说,这未必是好事。

    索莫萨:有标签也是正常的,尽管标签和作家本身不一定符合。由于《洞穴》畅销,我就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讲座,有关于悬疑小说的,关于历史小说的,甚至讨论哲学的。大众都喜欢给作家分类,这无可厚非,但我本身并不会局限于标签。

    例如,写完《洞穴》后的一本书《谋杀的艺术》偏重于对艺术的解谜,少了许多伏笔,而不像《洞穴》那样和解析文字息息相关。我正在创作的作品仍然是悬疑题材,也仍然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和之前相比更加贴近生活,是发生在日常中。此外,我也尝试打破加在我身上的“悬疑小说家”的标签。

    生活周刊:读者对你的认知和你自己的向往之间,如何协调?

    索莫萨:并不矛盾。我写作的黄金原则是:力求让读者享受到和我自己写作小说时所享受到的同样甚至更多的快乐。其实深入来说的话,写作都是小说家心里的想法聚合的过程,对任何题材这都不会有什么不同。

    生活周刊:不过,悬疑题材写多了会否影响生活?比如觉得眼前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的。

    索莫萨:的确,我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小说很相似(笑),我们都不知道在之后五分钟、十分钟内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我的小说表现的就是我对生活的理解。

    他说 Link

    分享创作经验

    我一般会先写“导游图”——很长的一段文字,概括我准备写的大概内容,理清楚作品的结构,把需要的素材一条条整理好。这就是我能称为建议的写作方式了。

    丹·布朗

    我个人认为丹·布朗作品中的谜题解答起来比较简单——我没有轻视的意思。这或许是因为英语作品的大众化和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原因。用西班牙文写出来的作品就深入了很多,需要多加思考。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讲的奇幻与真实之间的冲突,我是非常喜欢的,它不是完全脱离社会批判的,但它是在另外一个镜面反映出来的,我更喜欢镜子另外一面的生活。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新知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对话
   第A11版:人物
   第A12版:观察
   第A13版:话题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尚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身体
   第B10版:品牌
   第B11版:知味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NI用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索莫萨 I 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相
智能手机手机云时代 MOTO XT910 MAXX打造立体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