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0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强:从此天堂里多了笑声

    陈强

    1918年-2012年6月26日著名表演艺术家

    1918年出生,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曾在歌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反派”。还参演多部喜剧片,如《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父子老爷车》等。曾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6月26日21时38分,著名表演艺术家,黄世仁、南霸天等大反派和“二子系列”喜剧的扮演者陈强,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其后,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也相继离世,这既是中国文艺界的重大损失,也标志着那一代老电影人的谢幕。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一样的“坏人”,不一样的“坏”法

    陈强留给大众的经典形象,多数是反派,最著名的有《白毛女》里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皆为中国银幕上不可复制的大反派。但鲜为人知的是,陈强曾拒绝扮演黄世仁。

    《白毛女》创作组一成立陈强就参加了,他心仪的角色是喜儿的父亲杨白劳。此前,陈强已积累了丰富的战地演出经验,经常演老头,他认为,杨白劳这个角色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轻车熟路,定能成功。没想到,导演居然分配他演恶霸黄世仁。

    陈强想不通,找导演申诉,表面理由是从未体验过地主的生活,长得也不像坏蛋,没有演好的把握。多年以后,他透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演成功了才糟糕,那就“定型”了,以后再难扮演正面人物。何况他尚未结婚,“演了恶霸地主,找对象还能有希望吗!”

    陈强的重重顾虑使排演搁浅,剧组不得不花大力气做思想工作。直至搬出了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陈强才下定决心:演吧,豁出去了!

    1945年4月,歌舞剧《白毛女》首演于延安,当即引发轰动。随后,剧组赴各解放区演出,受到军民们的热烈欢迎。

    要说陈强的担忧真不是没道理。由于演得太像了,所到之处他成了最招观众恨的角色,常常演着演着,台下就响起“打倒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口号,随之飞来无数果皮。有好几次,激动的小战士差点假戏真做,要当场枪毙“黄世仁”。1951年,《白毛女》登陆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后有观众向陈强献花,此时台下一位老太太高声喝道:“不要给他献花!”

    晚年陈强告诉媒体,其实自己既重点表现了黄世仁的残忍,也没忽视他对母亲的孝顺。这种注重拿捏人物复杂心理的风格,也延续到了《红色娘子军》。陈强饰演的南霸天阴险狡诈,也时时流露出色厉内荏的惶恐,使这一反面形象丰满而可信。“一样是坏人,但要有不一样的坏法。”这是陈强的信条。

    1962年,凭借在《红色娘子军》里的出色表演,陈强荣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两年后,他又拿到了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老百姓活得艰辛,需要多一点快乐 

    黄世仁、南霸天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反派,所幸,事情并不像陈强担心的那样,他从此只能做“反派专业户”。1958年,他出演《三年早知道》,担任男主角,外号“三年早知道”的赵满囤。这是陈强首次演喜剧,又是个和南霸天不同的小人物,凭借过硬的演技,陈强把小人物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翌年,陈强又出演《魔术师的奇遇》,担纲主角魔术师陆幻奇。值得一提的是,《魔术师的奇遇》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电影,在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上海东湖电影院放映后,引发追捧,数十年而不衰。 

    文革中,陈强的演艺生涯基本中断。说起来他的担忧终于被印证:银幕上反派演得太传神,结果,现实中也被视作反派。直至1979年,陈强参演喜剧《瞧这一家子》,担任老胡这一角色。今天看来,该片阵容堪称强大,汇集了方舒、刘晓庆、马季,当然,还有男一号、陈强的小儿子陈佩斯。

    陈佩斯的得名也充满喜剧色彩。1952年,陈强的大儿子诞生时,他正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遂给新生儿取名“布达”,小儿子顺理成章地就叫“佩斯”,小名“二子”。

    《瞧这一家子》是父子俩初次联袂出镜,此前,陈佩斯演的都是“匪兵甲”“路人乙”,空有一肚子表演天赋而无处发挥。这部喜剧片让他咸鱼翻身。导演王好为回忆道:“我一看他的戏,就觉得这个人是喜剧演员的好料。况且在剧中,他和陈强本来就要扮演一对父子,天作之合。”影片获得成功后,陈强告诉陈佩斯:“你就演喜剧吧。”他认为,中国老百姓活得艰辛,需要多一点快乐。

    1984年除夕,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吃面条》登上央视春晚,接下去的14年,他们回回不落,蹿红为全国头牌笑星。儿子的名气盖过父亲,陈强开始被介绍为“陈佩斯的爸爸”。

    其间,父子俩紧密合作,推出“二子系列”,相继拍摄了《父与子》《父子老爷车》《傻冒经理》《爷儿俩开歌厅》《太后吉祥》。可以说,在冯小刚崛起前,他们是中国喜剧电影的最高峰,也为这一类型片的定型做出了贡献。于陈强个人而言,他成了儿子的最佳拍档,也焕发了第二春。比之那些因远离银幕而默默老去的艺术家,无疑是幸运的。

      抢戏没艺德,抢活是夫德  

    无论演反派抑或演喜剧,陈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演反派,他讲究“淡抹浓点”,“整个戏处理得很自然,只在某个突出的地方、节骨眼上点那么一笔,这样戏就浓了。”演喜剧呢,他拈出16个字:“逗而不厌、闹而不乱、笑而不俗、趣味由衷。”他素来强调从生活、人物性格和戏剧本身的矛盾冲突中找喜剧因素,反对刻意制造噱头和过火的表演。  

    陈强曾对陈佩斯说:“喜剧是需要深厚功底的。”  

    这当然是磨练出来的。《红色娘子军》在海南岛拍摄,其时条件艰苦,剧组跋山涉水,常遭蚂蝗、臭虫等侵扰。住宿情况也不佳,男女演员共用一个宿舍,只能挂一张芦席遮挡。最困难时,主创人员甚至住进了大树洞。但陈强从没有喊过累,他一门心思演戏,研读剧本、琢磨角色的心理活动。晚年,姜文邀请陈强参演《鬼子来了》,令他惊讶的是,为了剧情,老爷子毫不犹豫地往自己身上浇凉水,还能倒骑毛驴。  

    生活中,陈强也是个认真的人。陈佩斯的演技,就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他更注重教孩子如何做人,常告诫他们“做人讲道德,不做昧心事”。陈佩斯结婚后第二天,携妻子拜望陈强,陈强喝完儿媳敬的酒后教导说:“二子,我一直对你说演戏要讲戏德,不抢戏,你做到了。今天我要说的是,做丈夫要有夫德,家务事你得多揽点。抢戏没戏德,抢活是夫德。”  

    2008年陈强不幸脑中风,为此,陈佩斯搬去和父母同住,与哥哥共同承担照顾父亲的职责。最近十来个月,陈佩斯在演出、教学和照料老人之间忙碌,每两天就去医院陪床。2012年6月26日21时38分,陈强在北京逝世。值得欣慰的是,老人弥留之际,陈佩斯等亲属均在身旁。“父亲走得很安详。”陈佩斯说。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人物
   第A11版:人物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话题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品牌
   第A21版:品牌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张瑞芳谢幕……
陈强:从此天堂里多了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