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2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相机“活化石”也有春天

    “海鸥”4A-109型相机零件加工区

    以天安门为背景的雕塑群,供参观者摄影留念

    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

    工业

    曾经构成了上海城市价值的核心部分

    从“重中之重”的钢铁业

    到“源起浦江”的船舶和公用事业

    从“工业脊梁”的机电、有色金属业

    到“上海制造”的轻工业品牌

    人们提起“上海制造”的海鸥牌相机的时候

    串联起的

    是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和一种历尽沧桑的温情

    曾经热销到需要凭票购买的海鸥牌相机,于2005年全面停产,“海鸥”折翅。在卡片机、数码单反霸占市场的今天,有一个人以重金买下一条“海鸥”4A—109型整套装配作业线。这个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背景?他是想将海鸥相机推向收藏界,还是为了纪念辉煌一时的“上海制造”?

    文 唐骋华 图 张运榜

    6月初,梅子青时节,位于重庆南路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是个神奇的地方。首先,它当然是博物馆,陈列有从1950年代末国产相机研制开始以来,上海所生产的各种型号、式样的相机,及影响中国相机发展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相机珍品,东风、红旗、苏哈、莱卡、柯达一个都不少。其次,它又是个老相机制造技术平台,拥有一条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作业线,堪称机械相机的“活化石”。 

    “这声音,听着真是过瘾啊” 

    站到“检验工位”旁,陈海汶闭上眼睛,咔嚓、咔嚓、咔嚓……在耳畔反复回响。良久,他睁开双眸,兴奋从镜片里透出,“这声音,听着真是过瘾啊!” 

    那是快门声,连续响了12次,出自顾月英师傅之手。快门速度从1/500秒到1秒,总共10档,还有8到12秒的自拍功能,都需要顾师傅一次次按快门检测,“误差要控制在20%以内。”靠什么辨别误差呢?答案是:耳朵。 

    遥远的1975年,顾师傅进入上海照相机总厂装配车间担任检验员。彼时,厂址还在南苏州路,3年后迁到松江,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厂”。改革开放后,国产相机也迎来光辉岁月,上海照相机总厂的海鸥牌都卖疯了,“凭票供应,非常紧张。”顾师傅所在的检验组也忙坏了,二三十名检验员轮班倒,鼎盛时,她每个月要检测约2万台。 

    对顾师傅而言,每一声“咔嚓”都有细微变化,她的任务是,捕捉所有溢出规定范围的变化。一板之隔的朱师傅恰好构成某种对抗:他可不希望自己装配的快门出纰漏。 

    朱师傅的桌面上放着六七个小盒子,里面装满了齿轮、螺丝钉,以及记者叫不上名字的零件……有多少,朱师傅也说不清,只见他娴熟地用镊子夹起不同的零件,渐渐地,用来装胶卷的装片机构成形了,里面齿轮套齿轮,精密而复杂。 

    朱师傅18岁那年顶替父亲进厂,从学徒做起,偷师学艺。至于是如何“偷师”的,他笑而不语。他只告诉记者,装配快门是相机制造工序里最繁琐的工种之一,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经验。上海照相机总厂最多时拥有5000多名员工,分工细致,而最卖力时,他每天也只能装25台快门。如今朱师傅带了个年轻徒弟,两年过去了,仍难以独立完成一道工序。 

    其实,每位老法师都有一套绝技和轻易不外传的故事。老相机博物馆策展人陈海汶告诉记者,从零件的预装配、组装到最后的调试,共需407种零件、经87道工序。按理,每一道工序都该配备人员,但这显然不现实。“整条流水线总共有16名高级技师,他们每个人要承担几道甚至十几道工序。”陈海汶感叹,没有两把刷子真揽不下这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流水线全透明,参观者可透过玻璃幕墙,清楚地看到一台海鸥4A-109型双反全机械相机是怎样诞生的。“这是我们博物馆最大的特色,它是活着的,展现真实的装配线、真实的装配技师、真实的相机制造。”陈海汶说。

    和“海鸥”结缘,炼成摄影家 

    在上海摄影界,陈海汶堪称“老法师”,有两件事,圈内人口口相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陈海汶迅速拉起一支摄影团队赶到震区进行实地拍摄考察。他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余震不断、道路堵塞,连吃喝拉撒都成了大问题。”不可思议的是,几个月后,他就从上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编成《5·12中国汶川大地震》画册。 

    画册出版前,陈海汶又开启了新旅程。他要带队纵横19万里、途经554个县市,探访五十六个民族,完成“中华民族全家福”。这意味着,他们的足迹要从海拔零米攀升到五千多米,且将历经暴雨、严寒、滑坡、地震等考验。 

    2009年情人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他们遭遇了零下47℃的极寒气候,“风像针尖般刺骨。”拍摄蒙古大汉时,陈海汶发现白亮的天边竖着一道彩虹,回上海请教专家后他兴奋了——那居然是极光!“真是额骨头碰到了天花板。” 

    陈海汶能走上摄影之路也充满了幸运。“阿拉是工人家庭的小囡,小辰光哪能白相得起照相机?”中学毕业后,陈海汶被分配到饭店当管理员,但从小热衷于摄影的他,利用业余时间报读了上海育人摄影学校。 

    学摄影没相机怎么行?一咬牙,陈海汶拿出了三年来积攒的60元,又向哥嫂借来60元,买了一台4B型双反照相机。至今,他还保留着发票,上面记载着购买日期:1983年5月17日。那是梦起飞的地方,也是他和“海鸥”结缘之始。 

    不久,市人事局招聘黄山干部疗养院工作人员,因为会拍照,陈海汶被录取了。别人有了“铁饭碗”喜欢坐办公室,他却主动当起了导游,成天背着个照相机,带游客爬山。三年里,他攀登黄山百余次,从山峰拍到山脚,也拍出了名气。他却婉拒了院方的提拔,而进了华东建筑设计院——那儿的各种进口相机,远比仕途诱人。 

    在设计院,陈海汶专注于记录上海人文风情和发展脉络。一天,某出版社愿意帮他出画册,但制作费3000元要本人承担。“那时搞摄影的穷,凑不足这笔钞票。”眼看大好机会流失,陈海汶心一横,辞职到三亚某广告公司任职。1992年他盘下该公司,并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机会,把公司搬到上海。“003”,报出营业执照号码时,陈海汶有点得意。 

    当然,陈海汶从未离开摄影。他不断行走、拍摄,推出了《夜上海》《航拍上海》《今日静安》《上海老房子》《印象上海》等画册。2004年8月,上海美术馆为他举办了首个个人摄影展,定名为《幸福生存》。

    给老相机找归宿,重温旧梦 

    陈海汶倍感幸福,“海鸥”却跌落谷底。1985年,海鸥停产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此后仅靠D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支撑。好不容易熬过了20世纪,依旧扛不住国产相机没落的大趋势,2004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 

    陈海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海鸥是中国照相机行业乃至整个高精尖工业的灵魂,消失了多可惜?”2000年起,他搜集海鸥各个时期的明星系列产品,如今已达百台。“能不能让流水线重新运转起来呢?”除了相机,陈海汶还有一个情结。“小时候去父亲单位玩,对车间、机床、工人的印象特别深。”后来,陈海汶耗时6年拍了一册《上海老工业》。骨子里,他对车间、流水线有着深刻的眷恋。 

    2009年,陈海汶投入数百万,召集原海鸥照相机公司的几位资深技师,买下国产双反全机械120胶片老相机装配作业线。 

    经安装、调试,样品下线了,一试拍,陈海汶皱起了眉头。海鸥4A型模仿的是堪称极品的德国禄莱相机,拍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经几番研讨,原因找到了:当年为了降低成本,厂方把27个重要的零配件换成塑料材质,连相机外壳也未能幸免。“这怎么行!”陈海汶很生气,后果很烧钱——他花60万从台湾请来高级技师,重新开模、重新打造。 

    起初,陈海汶在田子坊租了幢石库门,将流水线安置其中。选石库门当然是有理由的。1957年,十几位资深技师组成照相机试制小组,就在石库门里试制成功“上海58-I型”,这款仿苏联“卓尔基”的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标志着中国照相机产业跻身世界前列。 

    然而限于空间,只能在三楼展示最后一道工序,其他工序则放到了闵行。2003年,在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全会上,陈海汶提交了建立“上海摄影博物馆”的提案。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筹建“中国摄影博物馆”,他捐赠10万元。有关部门找到他,划给他一块原卢湾区文化馆的场地,建立照相机博物馆。 

    6月9日,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此前几天,陈海汶带着记者参观,在“中国老相机制造厂家专区”,他先指了指那些嵌入墙面的展台问:“像不像一座座坟墓?”又指了指标有厂家、生产年份的铭牌:“像不像一块块墓志铭?”随即他幽幽地说:“我总算给它们找到了归宿。”  

    庆幸的是,海鸥4A型还活着。陈海汶边说边走向检验工位,耳畔传来那咔嚓、咔嚓……几分钟后他轻叹:“这声音,听着真是过瘾啊。”

    链接 Link 

    海鸥相机的前世今生 

    1958年,上海58-Ⅰ型高级照相机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照相机制造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960年,上海生产出了第一批仿德国“禄莱”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4年,改名“海鸥4型”出口,改写了中国照相机没有出口的历史。 

    1978年,在上海松江建成的上海照相机总厂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厂。1985年,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产量达到45万架,该款居当时世界照相机产量之首。 

    1989年,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停产,国产“双反”时代也随之落幕。从1992-1995年, 海鸥牌相机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最畅销产品金桥奖。2004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 

    2009年,老相机博物馆与原海鸥厂的资深技师携手,重新启动这条珍贵的国产双反相机装配作业线。

    手记Link 

    淘汰是趋势,收藏或将热 

    当年买下流水线的同时,陈海汶还将散落于各个车间的零配件搜罗殆尽,包括生产所需的工具、夹具、模具和配件等,他统称为“中国照相机工业的碎片”。 

    两年多前,由这些“碎片”构成海鸥4A型相机一面世,就引起了轰动。“开卖当天卖出五十多台,有人专程从东北坐飞机赶来。”接下去的两个月,又卖出了500多台。现在他算了下,用剩下的“碎片”还能装配出300余台相机。 

    “差不多就是绝版海鸥了。”原上海照相机总厂员工臧勇告诉记者,自从相机停产,上海照相机总厂利用车床等设备,转型为加工企业,“什么单子都做。”陈海汶进一步解释,一台照相机有400多个零件,这条流水线主要是装配,零件是无法生产的,“零件用完了,它也就没用了。”更关键的是,装配相机工序复杂,绝对是技术活。“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已经跟老师傅学了两年,还是很难独立完成哪怕一道工序。” 

    看来,这条流水线注定是“唯一的和最后的”。臧勇说,纯机械相机全世界大概也才三四条,均依据订单生产。 

    当下陈海汶的要求是:控制产量、保证质量,每天生产一台。“我不急。它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具有经典意义的收藏品。”他认为,尽管机械相机被淘汰无可避免,但收藏热将随之兴起。老相机博物馆生产的海鸥4A型每台售价5800元,“这是为了照顾相机爱好者的感情,1998年海鸥厂为建厂40周年推出了纪念相机,当时就卖4800元,质量还没这款好。”陈海汶还在每台相机后面钉上铜质铭牌。 

    陈海汶的目标是,把博物馆打造成中外老相机收藏鉴赏家的交流平台、相机制造流程工艺和摄影原理的科普基地。他介绍,目前长春有“中国照相机博物馆”、杭州有“高氏相机收藏馆”,各藏有老式照相机千余台,但专业性不强。浙江的“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则以老照片和文献为主,老相机藏品仅百余台。“那么,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就应该填补空白。”

    下期预告:上个世纪30年代,美观吉祥、方便实用的月份牌曾在上海寻常百姓家大受欢迎,其中又以美女月份牌尤盛。下一期,我们将去了解月份牌,及月份牌背后的绘画故事——诞生于上海的擦笔水彩绘画法。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新知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话题
   第A15版:品牌
   第A16版:观察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对话
   第A19版:星踪
   第A20版:星情
   第A21版:声线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品牌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伦敦奥运官方授权游戏《LONDON 2012 OFFICIAL MOBILE GAME》 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基地全球首发
老相机“活化石”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