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学热”来势汹涌,“祭孔大典”年年举行,国学读书会、国学培训班纷纷开办,许多小孩子也开始读起了《三字经》《弟子规》。而这一切的背后,不乏商业的推动。由此,国学变成了一门生意,无分年龄层次、男女老幼、水平高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文 唐骋华 图 龚凌
国学,这个看上去崇高神圣的字眼正在我们的生活里四处开花。
曾几何时,从上海到北京,各大学纷纷开出了国学班,其师资之耀眼、收费之昂贵,引发阵阵惊叹。专门的国学培训机构乃至学院,也打出绚烂的旗号,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当然,还有那曾引发激烈争论、开了又关至今开关不明的“孟母堂”。
这波国学热似乎来势汹涌。近如市区、远至郊区,只要有国学的地方,就能听见朗朗书声,以及箫声、琴瑟之声、冷子敲击棋盘之声……电视上也常蹦出国学类节目,讲座一场接一场、名家一位接一位。大名鼎鼎的“百家讲坛”,早就等同于“国学讲坛”。再往上一个层面,2004年以来,曲阜每年都举行“祭孔大典”,天津等城市也曾效仿。这使国学热带上了某些官方色彩。
其实“国学热”并非新现象,近现代以来,它热了好几次。津津乐道于“80年代文化热”的人必定记得,那时期,国学也黄金岁月过。不过,当下的这一波热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由商业所驱动,国学成了生意经。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以1978年为界标,把中国当代史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GDP是30年前的近70倍、进出口贸易值是100多倍,我们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贸易体,并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还是世界上6个黄金储备超过1000吨的国家之一。”
物质财富在急速积累,精神财富却呈现出荒芜的景象。“我们缺乏幸福感、安全感,经常觉得茫然。”钱文忠教授说。换言之,物质和精神没有同步发展。
哪里有缺失,商业就会填补到哪里,既然缺的是精神食粮,“粮贩”便蜂拥而至。想把粮卖出去,必须投其所好,而最对中国人胃口的,无疑是传统的东西。就这样,“国学”被包装成生意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叫卖——它是成功学,教你如何发家致富、管理企业;它是心灵鸡汤,慰藉你忙碌疲惫的身心;它是养生学,指导你调理生活和心态;它还可以是身份象征,让你显得高雅深邃……
不止外形,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国学的具体内容也大大扩展了。四书五经是国学,琴棋书画是国学,文物鉴赏是国学,中医理论是国学,少林功夫是国学,只要讲得够吸引人,《水浒传》《红楼梦》等也统统纳入了国学范畴。与此同时,“国学明星”也接二连三地制造出来。于丹、曾志强、傅佩荣、崔鸿燊、南柏……国学在他们手中花样百出,从人生哲理到经营哲学无一不包括。
于是,国学变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中小学生、白领高管、企业老板,无分年龄层次、男女老幼、水平高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当然,诚如钱文忠教授所言,在思想多元化的当下,用商业推动国学、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国学,是完全正常的。这种解读,或许多少偏离了国学的本意,或许沾染了过多功利色彩,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何况,汹涌的商业化浪潮之外,也不乏专注于文本本身,试图理解古人的人。他们和生意经一起,构成了现时代的国学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