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5月15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囚禁的“结婚率”

    《经济学人》日前关注了亚洲人的结婚率降低现象。文章指出,近三分之一的日本妇女在30出头时仍未婚,超过五分之一的接近40岁的台湾女性是单身的。

    结婚率的走势被视为反映男女婚恋观的晴雨表。近日,上海民政局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4月30日,今年沪上结婚登记人数同比减少了11.67%,这是否意味着年轻人对婚姻越来越不积极?

    文 冷梅   图  资料

    越来越多的人推迟结婚意向

    从现在起至2020年,上海结婚人数将会从一个相对峰值一路向下,这是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最新获悉的数据。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上海共有41282对新人领证结婚,而去年同期结婚的有46736对。据此预测,今年全年的结婚新人数量将在12万对左右,同比去年可能减少17%。

    为何这几年上海将面临一个结婚人数走低的趋势?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副处长林克武分析,结婚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市适婚年龄人群的总人数正呈现出下降趋势。他说,目前,上海1986年以后出生的人正处于适婚期和生育期,但人口数量在逐步减少。根据统计,1986年后出生的人比1981至1985年出生的90.67万减少了8.44万人,从人口比例而言,这确实会造成上海的结婚登记和人口出生数量在2011年至2020年之间将会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然而,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言,被迫推迟结婚年龄、剩男剩女“恋爱荒”或者不婚族的生活方式也拖了结婚率的后腿。

    在记者所进行的随机小调查中,1985年至1990年的单身人群中,没有把结婚排上目前人生议程的人占比70%。一位男青年告诉记者,他目前有一个固定的女朋友,但是未来三五年还没有考虑过结婚。“一来,婚姻需要奠定很高的物质基础,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能力。二来一张证书也保证不了婚姻的幸福度,两个人反而有所牵绊,那又何苦呢?我觉得目前这种非单身的状态对我最合适。”

    在记者跟踪调查的几位婚恋顾问中,普遍对如今青年人的婚恋观较担忧。“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学历很高,可感情世界却很白,完全不懂玄机。看到的东西太过表面化,追求外在大过内在,看长相,挑身价,追学历,选择婚姻的真正目的却鲜少有人想得明白。”婚姻顾问胡屹群如是说。在这群专业人士眼中,情商过低,不懂恋爱技巧,婚恋观的成熟度不够,是这群“缺爱”年轻人的通病。所以即便他们的主观求偶意愿很强,却始终不得法,踏入婚姻这一步自然很难。

    已婚未婚概念变得模糊

    一面是全力以赴苦寻爱情的剩男剩女,一面是现实婚姻中“被丈母娘推高的房价”。

    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吐槽:“当年,爷爷娶奶奶只用‘半斗米’;当年,爸爸娶妈妈只用‘半头猪’;我结婚时,却用了爹妈‘半条命’。”上海一对夫妻通过微博晒出的婚礼账单: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费32万元,多数都由父母承担。而在一个关于90后婚恋观的调查中,63.5%的90后认为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21.5%的90后认为男性要有车才能结婚,5.9%的90后认为男性的父母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结婚。对比70前、70后、75后、80后、85后关于这三项调查的数据,90后在有房、有车、父母有经济实力上的勾选比例都是最高的。显然,越来越贵的中国式婚姻,也成了很多适婚男青年对婚姻望尘莫及的无奈之举。

    此外,在这次上海民政局公布的数据中,与结婚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沪上的离婚人数,目前上海平均每天344对新人登记结婚的同时也有1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婚恋顾问杨惠英坦言:“现代人想要获得一段美满的婚姻越来越难。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竞争压力让人无暇顾及人与人的情感沟通,浮躁的情绪也让婚姻弥漫了太多悲情色彩。”

    当然,从另外一种积极乐观的角度而言,婚姻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也拉低了结婚率。对年轻人而言,结婚在生活中的聚焦点也越来越小,求学、工作、社交、旅行……时间被分割成了更多个立体的块面,在某种程度上,婚姻反而成了牵绊,成了影响年轻人个人发展轨迹和生活质量的“天花板”。因为求学、事业发展而推迟结婚计划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社会舆论对同居、婚前性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高,结婚已经不是件非做不可的选择。一位90后的男生还嘲笑记者老土:“以前只有结婚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不结婚也一样能做。两个人在一起只要开心就好,自由的空间很大,没人在乎有没有一张证书。在我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什么已婚未婚的概念,只有单身和非单身的状态。”

    对话Dialogue

    上海社科院性别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陈亚亚

    生活周刊: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上海的结婚率下降?

    陈亚亚:客观上可能是人口出生率降低造成适婚年龄的人数在减少;而主观上的可能就是很多人都在推迟自己的结婚意向。有些人可能纯粹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不想太早结婚,不想过早失去自由,生活中有负累;也有的人是被迫而为之,可能结婚的条件不允许,没房没钱,结婚成本太高,交不到女朋友,只能“剩”着。当然,我觉得还有一种原因是归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今,城市间的迁移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从家乡转战大城市发展,长期的异地生活,让他们远离父母,结不结婚,多半是由自己拿主意,反而来自家庭的压力减少。我相信,同样是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对于上海本地人和新上海人来说,压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生活周刊:婚恋方式的多元化是不是也让年轻人的结婚意愿低迷?

    陈亚亚:是的。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如果结婚不能让他生活质量提高反而下降的话,我相信多半的人是宁愿单着的。现在结婚的程式也变得简单了,个人的自由选择度更高,我相信这也是一部分外因。以前结婚程序很复杂,都是单位体制,结个婚离个婚都要经过单位同意,甚至由单位解决大龄青年的个人问题,需要组织上做工作。以前,不结婚就分不了房子,所以必须结婚。现在人们从单位体制中剥离,工作的流动性很强,没人会过分干涉你的个人问题,人变得更加自由,可以追求任何一种你想要的生活。单身的人、同居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人们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容忍度也越来越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话题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观察
   第A13版:读图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品牌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品牌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被囚禁的“结婚率”
爱心扣紧农民工子女 乐扣乐扣结对帮扶项目正式启动
钢化玻璃威胁厨房安全 专家建议:厨房应使用耐热玻璃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