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2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诞女性报告,装哪门子蒜?

    三八妇女节前后,各种有关女人的报告层出不穷。有说,上海女人寂寞指数最高的;也有说广州女人月入过万,生活质量最高。虽然我们早已对“标题党”、哗众取宠见怪不怪了,不过有些报告还是引来民众无数板儿砖。

    文 冷梅    图 资料

    上海“剩女”最寂寞?

    近来,有一个新词汇在单身界传播率很广,它就是“剩女寂寞指数”。话说,对这个词语的定义就是指单身女性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并认为自己是剩女的前提下,有寂寞感的一个平均值。

    这个新创词汇来自于近期由某婚恋网站公布的《中国男女婚恋观系列调查之“剩女”的自白书》。此次调查的方法是采用互联网在线定量调研和线下深度访谈的研究形式。全国共有近9万人参与,女性受访者41616人。

    究竟哪里的剩女最寂寞?调查显示,上海“剩女”以152分的高分位居寂寞指数最高,四川和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数紧随其后。1973年到1986年出生的女性“剩”感最强烈。其中,1983年出生的“剩女”占57.9%,也就是说29岁成为各年龄段中“剩”感最强者。

    质疑View

    调查寂寞者的报告必然会“寂寞”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陈亚亚

    判断一份调查报告的权威度,首先要看的就是报告的出处。如今,很多报告的发布机构并非权威性的学术机构,而是一些媒体机构,这些媒介锁定的受众是相对特定的人群,这就势必造成调查样本人群存在偏差。严格的权威调查一定是按照人口比例做的抽样调查,如果做全国普查性质的调查涉及面会更广一些。当然,有些也有漏洞,例如户口没有登记进入的人群。试想一下,上婚恋网站交友的人,本身就是一群相对寂寞的人。这家婚恋网站的注册地在上海,可能在当地的推广力度就大,那势必会有一些地域人群的差异,这种调查具有很多的偶然因素。另外,它的推论方式也不科学。凭何判断上海“剩女”最寂寞?仅以情人节这天登录该网站的上线人数来判断,上海女性登录得最多,就代表最寂寞?这没有必然性。

    不如当成娱乐新闻来看

情感专栏作者  Bubble

    这样的调查报告,即使同样的问题相同的城市换一个媒体,出来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这与抽样人群的选择有关。因此,我把类似的调查报告当作娱乐新闻来看,跟某明星复出某明星打架一样,满足一下八卦好奇心而已。剩女本来就是自己的心态问题,你自认为剩,二十六七岁,看着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也会认为自己是剩女,你不认同剩,四十朝上都觉得可以焕发第N春。

    黑色幽默的调查

@孙国庆

    寂寞是一种可统计的指数吗?通过科学仪器能检测出来?当寂寞这种形容词变成量词时,是不是可以理解爱情确实是有物质意义上的价码的?当荒谬成为了现实,你还在激情地上演正剧,本身就很黑色幽默。

    广州女人生活质量领跑全国?

    比起寂寞剩女的调侃,另一份关于《女性生活蓝皮书(2011)》的调查报告却让广州女人自叹不如。这份关于《第6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的报告范围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宁波、大连、哈尔滨、长沙、成都、兰州、太原十个城市。

    调查采集了被调查者2010年9月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城市女性个人月收入为4900.7元,其中广州最高,为11200元;其次是上海,7838.9元;第三是北京,6952.8元;最低的是兰州,2733元。城市女性家庭月均收入为13700元,其中,广州被调查者家庭的月均收入最高为37900元;其次是上海的20100元;第三是北京的17000元。近八成女性热衷网上购物,平均每月网购消费达4000元。

    最搞笑的是,报告一出,广州女人急得直跳脚,不少人惊呼:“高得太离谱了。”怎么算,自己都是拖了广州女人的后腿。有好事者,随即将广州统计局1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它做了对比。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0元(约2858元/月),这和这份报调查中广州女人月入万元的指标相差甚远。

    质疑View

    发布机构追求眼球效应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陈亚亚

    女人网购买衣服每月消费超4000元,我看到这个数字非常诧异。这家媒体锁定的受众肯定是相对特定的人群,并不具备普遍性,作为高档杂志,它的受众消费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大众。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负责发布该项调查的某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理事长承认,他们所调查的女性指的是有经常性收入的职业女性,并不包括低保户、下岗职工,打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这让调查本身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这种发布,媒体多半抓的是“眼球效应”,并不追求调查的规范可信,更不用谈科学性了。

    物欲低,生活质量才能高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陈亚亚

    我不确定这个调查是以哪些东西来界定生活质量的。我个人觉得只要简单随心,生活质量就会好,无论广州北京上海。我们都说某地的物价高,某种程度上,消费欲望也推高了物价,如果某地的消费主体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此地的物价就不会高。高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总是在生活成本不是那么高的地方,比较容易实现,因为生活成本不高,你就不用为维持这个成本弄得太累,相对余钱闲时也多,就容易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有量的基础上也就有质了。

    招数 Tips

    看报告,不纠结

    有时,我们不免纠结,当下就连国家统计部门出的权威报告,也被民众拿来叫板,公开质疑,更不要提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山寨机构发布的调查了。对于普通人而言,该如何识真伪辨权威,上海社科院的陈亚亚对调查报告发布途径有专门研究,她来为大家支几招。

    1.首先,就是要查明机构来源,报告由哪个机构发布而出,我们多半可以对权威度判断出个大概。

    2.好的调研报告一定会告诉受众它是怎样进行的调查,涉及的内容和人群,抽样数据有多少,通常交待越详实越靠谱。当然,并不是说参与调查的人数越多就越权威,即一万人参与调查的报告就比五百人参与的报告权威,这里还要去考量参与调查的人口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做得的是白领调查,人群越是锁定目标受众越靠谱。

    3.然后,就是对数据的解读。其一是逻辑推理的方式,会产生不同效果。就像判断女性寂不寂寞,你说能用她某一时段是否上交友网站来决定吗?其二就是常识性,有些调查很有偶然性。一般来说,关于人的心态的描述很难用问卷形式单一体现,可能设置的选项有局限性,一个人的心态也在变化。我们通常认为,具有量化分析数据的调查问卷结合深度访谈,这样的调查报告权威性更好。

    4、最后,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能看穿各种统计数据和调查报告背后的真相的高手,美国的达莱尔·哈夫所著的《统计数字会撒谎》或许对你有用,这本书告诉你,在报告社会经济趋势、民意测验和普查数据时,如果作者不能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统计语言和方法,而读者又不能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含义,那么,统计结果只能是一堆废话。看了这本书,你或许能看懂一些统计操纵技巧,发现调查样本的偏向,发现“虚假数据”……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调查
   第A11版:调查
   第A12版:观察
   第A13版:观察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知味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游走
   第B15版:宝贝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养生
荒诞女性报告,装哪门子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