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版权

第A03版
品牌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1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虎灶 弄堂的青春,孤单的灵魂

    4

    普陀中山北路中兴村老虎灶

    虹口彭泽路47号老虎灶

    有多少70后、80后曾跟着妈妈去那里泡开水,有多少50后、60后曾随父母在那里“孵”过。对六七十岁的老上海,那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里就是老虎灶。老虎灶凋零于角落,远走的不仅是老虎灶本身,还有弄堂的往事、烫伤的青春,以及孤单的灵魂。想知道另一个上海,先从老虎灶开始。

    文l 唐骋华     图l 丁嘉  李无田

    1 2 3  

    1906年出版的《沪江商业市景词·老虎灶》载曰:“灶开双眼兽形成,为此争传‘老虎’名;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沪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一钱一勺烹茶水。免得人家灶下烧。”正是旧上海老虎灶的形象写照。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的老虎灶业逐渐走向衰落,90年代后,逐渐消失,如陆伟明这样祖孙三代还守着老虎灶的,上海只此一家。 

    图4为资料图片

    门板后的圈子

    小业主后代,弄堂里生活

    安庆东路上的灯很少,所以没有月亮的夜晚很黑。其实白天也不亮堂,自打附近崛起了几幢高楼,用老住户的话说,就“终年晒不到阳光”了。当然,没有光亮盛老伯也能走到103号,闭着眼睛都行。

    门有时候开着,有时候关着。关着的话只需轻轻一推,保准没锁。

    营业时间是勿用记牢的,因为老板陆明伟说,开老虎灶是“没日没夜的苦生活”。从清晨到深夜,时常有来喝口热茶的、泡点热水的,居民、摊贩、打工仔、拾荒者……那扇简陋的木板门,不拒绝任何人。

    这种“苦生活”陆明伟做了二十多年,算上他爷爷、父亲,得有80年。盛老伯见证了其中大半的岁月。他年近七旬,土生土长,像熟悉额头上的皱纹那样熟悉弄堂的角角落落。陆家老虎灶他每天必要来五六趟,“没事体就过来,谈谈讲讲。”

    他习惯坐在正对门口的躺椅上,望着灶台不断吐出的蒸气,喝茶闲聊——陆毅穿开裆裤什么样,孔祥东春节回来看过。冬天,他会穿茄克、戴皮帽和围巾,不奢侈,但干净、挺括。不管多穷,哪怕在老茶客面前,也是不能邋遢的。

    老茶客多为街坊。和陆明伟一样,也是祖父辈起就定居此处。和盛老伯一样,最早走进老虎灶,也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后头”,拿筹子换瓶水,或进来喝茶吃面洗澡。石师傅告诉生活周刊记者,这一带从前店铺林立,有米店、烟纸店、小酒店、大饼店,而他们,就是这些小业主的后代,生于斯长于斯,饮用老虎灶的水“过日脚”。

    几经沧桑,小店铺多已不存,后代纷纷改了行进了厂。如今,许多人要么退休,要么待业,闲得发慌,聚到老虎灶“嘎三胡”成了最大的消遣。他们嘴里的趣闻,跨度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跳到当天,宽度能从家长里短跳到国家大政。

    由于从小混熟,话语充满市井味,善意的玩笑就着热乎乎的茶滚来滚去。那些消散的小店往事,仿佛在唇齿间复活。

    坐久了,盛老伯会起身活动。他瘦瘦小小的,背有些驼,那是长年住“亭子间”的结果。亭子间经济倒是经济,却不适用,“窝里厢太小,五个人挤九平方米。”老虎灶也简陋,但温暖,何况有邻居。盛老伯常和他们谈“老辰光”,神情还停留在昔日的热闹里。

    三代人的茶香

    爷叔在听戏,往事在复活

    老茶客经常提及一位“爷叔”,如果活着,该有120岁了。“爷叔早晨必来报到,拎着个半导体,笃悠悠走进门。”石师傅说,只要听见远处传来戏曲声,他们就知道爷叔来了。爷叔姓杨,是沪上滑稽戏名家杨华生的父亲。

    坐到桌旁,掏出自带的茶叶,泡壶水,静静地品啜。“爷叔闲话不多的,挺和气。”石师傅回忆。

    安庆东路很短,从地图上看像一截“盲肠”,但周围遍布着自1921年兴建起的里弄,西北方是老北站,正东面为四川北路。第七百货商店坐落于此,改革开放后七浦路服装街、乍浦路美食街相继兴起,川流不息。爷叔隐身于老虎灶,边喝茶听戏,边观察各色人等。有的是居民,来泡开水。有的是疲惫旅人,刚下火车,找个地方歇歇脚。也有谈生意经的,几杯茶过后已敲定价钱。

    “阿拉格的老早勿要忒闹猛哦!”爷爷的选址,让陆明伟佩服到今天。

    陆明伟的爷爷1930年代从南通来上海,“生活所迫,乡下呆不下去了。”上海滩的老虎灶十有八九由南通人所开,经同乡指点,他也入了这个行当。最早在黄浦区,攒了些钱,用三十两黄金顶下安庆东路的这间房子。“十六两制的,三十两相当于两条‘小黄鱼’吧。”

    当时开店面要“拜老头子”,老虎灶也不例外。“听父亲讲爷爷先送了见面礼,每年生日再凑点份子钱。”遇上敲竹杠的,只要报出“老头子”的大名,对方立刻抱拳拱手而退。日子过得虽艰辛,至少能保得平安和温饱。

    陆家搬来前,沿街已开满小店铺,据说,仅老虎灶就有七八家。经营模式也差不多:一楼是“前店后作坊”,二楼住人。

    “喏,我们就住上头。”陆明伟指着幽暗的楼梯说。这条楼梯陆家三代人爬了80年,从早上4点爬到深夜11点。“4点半开门,但要提前把炉子烧旺。晚上也有人。”近些年木柴越来越难找,一有消息,陆明伟就去收购。此时,盛老伯、石师傅会帮忙照应,往灶台里添柴爿,以免熄火。

    陆明华的辛苦他们理解,都是“贴隔壁”数十载的邻居,父辈也是辛苦的小业主,家也安在楼上。楼梯一样陡,人心一样直。

    一群人的孤单

    烫伤的青春,善良的灵魂

    “冬天一天要烧掉七百斤柴,赚嘛赚不着几钿。”偶尔,陆明伟会抱怨。从前两分钱泡两瓶热水,现在3毛钱一瓶。无论怎么赶,物价都将他远远抛在后面。

    他曾有憧憬。“爷爷一辈子劳碌命,起早贪黑,六十出头就中风死了。我想,长大要干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憧憬只是憧憬。3岁那年陆明伟在门口玩耍,不小心撞到人,被开水严重烫伤,做了手术才保住命。至今,脖子上还留着烫伤的痕迹。

    老虎灶点燃了陆家对生活的希望,又烫伤了陆明伟的青春。“这副样子怎么办呢?父母只好把老虎灶留给我,混口饭吃。”17岁时,陆明伟接手老虎灶。日期他记得很清楚:1985年1月。从此,那台老式台钟敲响四下,他就该起床了。

    陆明伟接手时老虎灶已属国营,名为“四美轩招待所熟水第六门市部”。那年月老虎灶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来打热水,逢周末,帘子一拉,还能充作澡堂。因临近老北站,安庆东路一带人气颇旺,不少旅客把老虎灶当作候车的好去处。陆明伟是听着车轮摩擦铁轨的声音和汽笛声长大的,这让他心定。有火车,就不愁没生意。

    盛老伯也颇怀念尖尖的汽笛声,它把“阿拉上海货”带往全国各地。其中不少出自七百公司、广复昌,作为“老虹口”,盛老伯由衷地骄傲。

    然而1987年底,老北站停止运营。接下去的二十多年,老城厢改造、动迁,城市环境天翻地覆,老虎灶渐渐退出日常生活。第一到第五门市部早就找不到了,找到了多半也不是老虎灶,哪怕是,老板也不会是上海人。

    无意间,陆明伟成了“上海唯一”,“我还开着,因为大家需要。”

    盛老伯说街坊多生活困难,经适房买不起、廉租房租不起,整日为生计奔波。“自己烧水太累,还是到老虎灶泡水划算。”七浦路的摊贩也是常客,晚上收了摊,潮水般涌来,在门口排起长队。间或有拾荒者讨热水,对他们,陆明伟是不收钱的。

    前不久,他换了个大汤罐,花掉5000多块。尽管儿子念高中的钱还要靠老虎灶。

    “陆老板人好,为我们着想。”盛老伯、石师傅都说,如果没老虎灶,真不知道如何度过这日日夜夜,更不知道如何安放记忆。“侬晓得伐,孔祥东、陆毅都是从阿拉这里走出去的。”石师傅热心地为记者指点那些老房子,眸子闪亮,还有些落寞,那是一群人的孤单。

    思考

    老虎灶是否有保留价值?

    市民:应作为文物保留

    “老虎灶,包括老烟杂店、老百货店等,是陪伴我们城市成长的,具有保留价值的城市老设施、老标识,应该把它们保留下来。”曾经居住在上海南市旧城区的市民张宝龙说。

    在“老虎灶”边生活了几十年的市民姜城先生认为,“老虎灶”能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地开了近百年,说明上海的居民曾经需要它。现在旧城区改造了,就应该把它作为文物保留下来;如果有条件,应该把它放到博物馆里保留下来。

    专家:被淘汰是正常的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东西与时代发展有了很大的冲突,是落后的反映,并不代表文化,不一定要保护,“老虎灶”就是例子。虽然“老虎灶”以及老烟杂店、老百货店等曾经在我们生活中起过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文物,并不具有保留价值。

    通过文字、影视、录像的手段也是一种保护。如果条件许可,造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把有代表性的老虎灶、烟杂店、百货店的老招牌搬去,也未尝不可。”

    聊聊

    @未悄然:“老虎灶”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一分钱打一瓶(热水瓶)水。很喜欢看汤罐内水的沸腾。尤似趵突泉。

    @吉祥三宝XSX:没有造南北高架之前,长征医院凤阳路(门急诊部)大门旁边有一家。

    @青姑娘20:怀念小时候的冬天…@凌琳_活石律师:它伴我长到7岁。

    @佐岸泥丸:王安忆的小说里,开老虎灶为生的被称作“弄口生涯”,侬讲是伐。 

    @嗜睡薇懒:小时候家对面就有。 

    @浪爱上洋2279880221:老怀念小辰光去泡开水的情景。

    (以上来自生活周刊新浪微博)

    足迹 

    老虎灶上海还剩10家 

    除了安庆东路103号,上海还剩多少老虎灶?“市区内不超过十家。”网友食砚无田(李无田)说。他现供职于某机关,热爱关于老上海的一切,常流连于老城厢,搜寻弹格路、有轨电车、老行当的踪迹。 

    两年前,他发现了安庆东路103号,这个在上海保存相对完整的老虎灶。随后顺藤摸瓜,他又探访了几家老虎灶,做出了“不超过十家”的结论。 

    两年过去了,情况如何?从陆明伟那儿出来,他带记者步行五六分钟,来到彭泽路47号。那也是老虎灶,门口挂着“四美轩招待所”的字样,看起来和陆明伟那家属同一个单位。据店内的卢先生介绍,这家老虎灶有六七十年历史,原店主姓马,1958年公私合营,马先生后来迁居美国。“虹口区从前住着很多日本人,也会来喝茶聊天。”据说十多年前有日本老人重游故地,看到这家老虎灶感慨万千。 

    彭泽路老虎灶远不如安庆东路的热闹,老板并非上海人。最重要的,大汤罐改成了热水器。“老居民大多搬掉了,来泡水的很少。”卢先生说。那个圈子没有了。 

    随后我们乘轨交10号线,从豫园站下,一路问询,绕进了老城厢。先来到灵济路84号,那儿原来有家老虎灶,现大门紧闭,问附近居民,关张好久了。所幸,不远处梅溪弄47号的那家还在。和4年前记者探访时相比,灶台的模样变了,也换成了热水器。但每天清晨四五点,清脆的鸟鸣声还会响起,那是老茶客遛鸟、喝茶来了。由于未动迁,和安庆东路一样,这儿的茶客也以居民为主,还有从闸北乃至浦东赶过来的。 

    此外,中山北路中兴村、漕宝路高家浜内尚存老虎灶的身影,但也不纯粹了。育婴堂路、景星路、万航渡路上的老虎灶,则已不知去向。“老法师”食砚无田由此总结:安庆东路103号,是现存唯一一家由上海人经营,并且保存得相对完整的老虎灶。

    下期预告:

    混堂,浴池。过去30年甚至50年是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和其他许多类似的场所,传统一样,混堂一不留神就从我们身边消失。

    您可有关于混堂的记忆?如有,可以@生活周刊微博上传图片或文字给我们,一经刊出,将有惊喜给您。

    生活周刊围脖地址:http;//weibo.com/Life weekly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版权
   第A03版:品牌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话题
   第A11版:职场
   第A12版:新知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城叠封底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知味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游走
   第B15版:宝贝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活动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老虎灶 弄堂的青春,孤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