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2月28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访资深书店人田原:起落沉浮后仍能攫住的那一点美

    田原自己的书店——原本文化生活馆

    身为《书店之美》的作者,田原走遍千山万水,考察全国各地的独立书店。他是书店的热爱者、观察者和思考者。同时,他也做书店,亲历了书店从形式到内容的演变。由这枚资深“书店控”来讲述独立书店的前世今生、阐释什么是书店,再合适不过。

    文l 唐骋华   图l 受访者提供

    早晨9点半刚过,五角场淞沪路上车来人往,熙熙攘攘,路旁的工地,也热火朝天地开了工。但只需拐几个弯走到大学路,四周便安静下来。车不多,路人三三两两,数得清甲乙丙丁。田原推了推“猫的天空之城”的门,没动,细看,10点方营业。斜对过的“雕刻时光”也关着。“没事,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聊吧。”

    才下过雨,桌子湿漉漉的,我擦了擦,小心地把《书店之美》摆到手边。那是田原的书。他开始谈经历、谈对书店的爱。冷风频频打断话头,幸好雕光开门,挑了个墙角安坐,田原点了壶红茶。boy问:“伯爵红茶?”他答得干脆:“不,就红茶,原原本本的红茶。”

    书店之魅

    “原本”是他给自己书店起的名字。在北京中关村,全称原本文化生活馆——没有“书店”二字,但真的卖书,真的是书店。按田原的设想,“原本”的主题为书、香、茶、花。书多选人文类,香为薰香,与“读书焚香”贴合,茶则淡雅,取“读书品茗”之意。配以绿植、花卉,“原本”不像书店而胜似书店。

    “这是我的试验店。”田原说。它开张于去年12月24日,至今才两个月。也就是这段日子,“书店倒闭潮”得到了舆论一波接一波的围观、惊叹和哀悼。田原也目睹一些书店的倒掉。难道书店就这样退出日常生活?“我不相信。”

    他也舍不得。在他看来,书店也有生命,而这是店主赋予的。“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店,有的广博,有的专精,有的特别爱藏书,会把自己的中学课本放到书架上。”距雕光不远有家灿烂千阳书房,田原只瞄了一眼,连店主都没碰上,他就得出结论:是个小姑娘开的。“艺术类、设计类书偏多,又兼营杂货,从装修和布局上也能看出来。”

    渡口店主高路田原也没见过,评价却同样到位:此人刁钻。理由是,她主观性极强,不惜违背零售规则,“同类书往往只选一本,顾客没得挑。她是在告诉顾客,这本是最好的,不用比较。”记者和雕光的Haze攀谈时,与高路有合作的她用了“执拗”一词,“高老师看中的书,哪怕卖得不怎么好,也坚持要进。”

    看上去不通情理,但强烈的个人偏好吸引了气味相投者,并形成一种圈子文化。渡口因此成为沪上“文青热地”,雕光的书也个性鲜明。

    书店之魅就在于此。“它不是大卖场,不只有交易,还包含了店主与顾客的交流、沟通,呈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田原说。最著名的故事,当数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和乔伊斯。由于热爱《尤利西斯》,莎士比亚书店竟设法让不懂英文的法国排字工手工排印了这部小说,赶在乔伊斯四十岁生日那天送到他手上。

    书店之惑

    田原对书店的认识是逐步形成的。他生长于贵阳,小时候,市里只有新华书店和科技书店,起初还闭架,书也不多。“那时我对书有概念,对书店没概念。”他也不觉得书店可爱,因为店员总摆着副冷漠表情。

    初中时,贵阳新开了作家书店,以文学、历史和艺术书为主,还有字帖,颇投田原的脾性。重要的是,店主爱书、懂书,有亲和力。路尽管远,他每个月也会去几次,待很长时间。书店是什么?隐隐有了轮廓。

    1993年,田原终于开了家书店。此前他一直供职于百货公司,利用出差走访各地书店,和店主聊天,心底的“书店梦”再也压不住了。“想趁着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试试看。”几年打理下来,他摸索出了门道:“国营书店像大卖场,不太考虑环境、舒适度。独立书店会考虑,环境要好,有音乐,让顾客舒服,除了书,还强调附加值。”谈到对书、对书店的理解,“再牛的国营书店采购,都比不上独立书店店主。”这才叫书店。

    2000年田原加盟西西弗贵阳店。2007年进京,加盟第三极。那是第三极的花样年华,单日客流量最高可达3万人次,再多,就要发生踩踏了。谁也没想到,它会轰然倒塌。

    “成也价格战败也价格战。”田原总结道。第三极曾推出“满一百返一百”“全场八折”等活动,迅速积聚起人气。一街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见状摆出“死磕到底”的决心,价格战如火如荼。“人家背靠新华系,我们却单打独斗。”第三极最终败北,可见对独立书店来说,价格战走不通。而此后的书店倒闭潮表明,光卖书,也不行。

    怎么办?田原深感困惑,“照传统走下去是不可能了,但路在何

    方?”他开始了“书店之旅”,四处寻觅,尤其想看看80后、90后是如何定义书店的。这枚“书店控”想搞清楚,未来,书店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书店之梦

    两年多来,田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京的东八时区、蜜蜂、时尚廊、万圣,上海的季风、渡口、汉源、蒲蒲兰、1984,苏州的猫空,杭州的晓风、蓝狮子,洛阳的阅开心、广州的唐宁、学而优、方所……遂有《书店之美》,且连出两本。

    一路观察、思考、整理、写作,田原想得越来越清楚。“倒闭潮没那么可怕,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留下来的一定是具备新形态的书店。”

    以“猫空”为例。“猫空的环境温馨、别致,提供奶茶、咖啡,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它的书是年轻人喜欢的,还可以保留,加深了和顾客的关系。延伸产品也不错,杯子、本子等物件都印上‘猫空’的标识,特别是它的明信片,贴近年轻人生活,想法很好、成本不高,成为广为人知的特色,到猫空来,总要寄张明信片。”

    实际上,早在西西弗书店时,田原就提出了“复合型文化百货”的概念。西西弗共5楼,底楼招商,卖杂货,书店则从二楼开始,且四楼、五楼主打教辅。“当年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但要调整和细化。”如大书城必须卖教辅,小书店就不必,品种单一些反而更好。田原理想中的书店是“好书满屋,窗明几净,有花有绿色”,“书依然是核心,它们决定了书店的性格和品格。”

    遵循这一理念,他给“原本”定位——静谧的私家藏书室,自由的创意工作间,青青葱葱的露台花房,袅袅飘香的宅居茶座……馆内薰香缭绕,读者可以边喝茶边翻书,还可以挑选好看的本子、手工杯、花花草草。

    两个月试验后,“原本”实现了盈亏平衡,在大环境下,已难能可贵,也说明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书仍非盈利点,而为求生存,田原也要在上海做生意,无法全身心投入书店。“作为爱书人,是挺遗憾的。但毕竟书店有了生机,相信慢慢会改善,我对书店的前景保持乐观。”

    田原带你逛书店

    做点功课:确定书店的名称和地址,注意周边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要记下电话和营业时间。

    打个电话:独立书店会根据季节和客流调整营业时间,第二季度是淡季,很可能闭门盘点,有的店主则很随性,昨夜一顿酒,今朝不开门。

    淘的态度:观察书店的图书类型和结构,倾听书店员工的话语,体验他们的表情和态度。寻找每一个书店的独特之处,那往往反映了店主的思想和个性。

    写几句话:带一个好本子,随时记录脑海里蹦出来的小火花,回家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拍下照片:不必多,店头、店的招牌、店内全景、员工神态,以及你感兴趣的局部细节。

    留下记忆:挑一本和这家书店相称的书,如书店有自己的售书章,务必盖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调查
   第A11版:话题
   第A12版:职场
   第A13版:新知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美颜
   第B10版:知味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游走
   第B15版:心事
   第B16版:品牌
   第B17版:品牌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专访资深书店人田原:起落沉浮后仍能攫住的那一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