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2月0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电影潮 轮回,向左或是往右?

    三十年前,将它和香港电影混为一谈,谈及“港台电影”,便带着崇拜的眼神。

    三十年后,大陆电影在恢宏巨制中寻找亮点,香港电影则在一堆散发着铜臭味的胶片里思考出路。这些年,台湾电影的异军突起,最主要的还是华语电影同行的衬托。

    台湾电影,无论你服不服,反正I服了U。

    文l 吴翔    图l Lillian

    提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现在,说到电影,除非你是为了科研,否则,只有票房才能明辨是非。

    “大家都说去年(2011年)是台湾电影的复兴之年,其实只有一部赚钱,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是不久前台湾商业片导演的代表朱延平接受采访时说的。

    从台湾本土票房看,当年凭借《海角七号》声名鹊起的魏德圣,他所指导的《赛德克·巴莱》应该排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前。不过,正如朱延平所说,除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外,“《赛德克·巴莱》是赚钱的,最好的一部《翻滚吧!阿信》在台湾卖了8000万新台币,成本用4000万,发行及行销费1000万还得从有线电视网路、DVD那边赚,勉强打平。《星空》和《杀手欧阳盆栽》全都赔钱。”

    台湾市场毕竟有限,再把眼光放到香港市场。   

    有个经典的段子,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导演)曾向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求助,请他支持、投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但被黎拒绝,并说要是该片票房超过2000万台币,他旗下的台湾《苹果日报》将会免费为他刊登该片头版全版广告。结果,不仅过了2000万,而且打破了周星驰的《功夫》保持了七年华语片在港最高票房纪录。愿赌服输的黎履行诺言,把九把刀这部电影处女作的广告放在其报纸头版全版位置上,成为港台间传媒人美谈。

    不过,和香港传媒一样惆怅的还有大陆电影人。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因为几部台湾电影,原本130亿元票房指标,忽然之间,可望不可及。甚至造成了2011大陆电影市场年度票房不达标,远逊于2003至2010这前八年票房平均增幅。

    戏说:

    不要笑话黎智英没有眼力,人家说出2000万这个数绝对是有依据的。如今,港产片倘若在本土票房能超过1000万港元的话,已是个不错的成绩了。而一直以来,台湾市场好像就是港片在香港市场的伸延,是港片返本乃至赚钱的“钱柜”。所以,只能说港人还没有适应台湾电影反过来让香港人“掏钱”,这一残酷的现实。

    底蕴  信心底气来之不易

    提名:《赛德克·巴莱》

    太多的人喜欢或笼统地将“影/视(电视剧)”并列,将大银幕与小荧屏之间画等号,但事实上只有杰出的电影才具保留价值。即使电视剧再出色却未必会有保留价值,因为没有人会去办一个电视剧回顾展,但经典电影回顾展则数之不尽。这是电影与电视剧之间根本不同价值的区别之一。

    去年,魏德圣终将萦绕在心头十多年的《赛德克·巴莱》搬上银幕,难得的是,他拍出了台湾山地人在处理家园与民族间的爱恨纠结时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可能:侵华日军虽然给台湾山地人带来了现代文明,可是文化上的冲突特别是当传统祖训有违现代文明时,其与侵略者占据其家园的斗争,又该让人们如何割舍?影片有这样一句对白:“假如文化要我奋不顾身,那我就要让你们看看野蛮的骄傲!”至少,本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当年日军占据台湾后,台湾山地人与之抗争的历史。

    不过,要说的是,倘若本片的背景是在台北,而九把刀如果是台北人的话,就未必有本片那种率真,中小城市的人与都市人的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

    当然,大陆电影人也不用妄自菲薄,各地有各地的文化。好像九把刀前不久在北大的演讲,在学生中引起轰动:“我拍片主要还是看故事,如果是千军万马的古装大片,我也不行吧。如果是都市爱情故事,我又觉得拍自己熟悉的环境比较好。我现在很好奇《失恋33天》,也想了解一下大陆这部火的爱情故事片。我想如果是台湾导演来拍的话,应该也拍不出。”

    在刚刚过去的金马奖上,有网友奇怪,“魏德圣输给了香港的许鞍华,九把刀输给了大陆的乌尔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台湾电影这次在金马奖上的表现都远不如往年,他们怎么反而欢天喜地?”事实上,金马奖侧面反映了台湾电影人现在的信心底气,哪怕暂时输掉奖项,也不能改变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好的大局。这样的大局面,来之不易。

    戏说:

    “你去问每一个台湾导演,有哪个人没有拿他们的房子出来贷款过?有些导演真是穷,再差一点就可以去做乞丐了……”李烈说,“这一点很重要,等于在告诉所有人,我承担了一个导演应有的责任。”钮承泽曾说过,“如果是为了追求开奔驰住豪宅的生活,那就不应该去拍电影当导演。”这可能也是台湾电影人和大陆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前者对自己的电影抱着极大的信心,而后者习惯把手伸进赞助商的口袋。

    人气  诚意表现社会脉络

    提名:《翻滚吧!阿信》《鸡排英雄》

    继2005年的纪录片《翻滚吧!男孩》之后,台湾导演林育贤再度把镜头对准哥哥林育信,讲述了一个男孩坎坷而传奇的体操梦。这部影片能赢得超高人气不得不提彭于晏。大多数观众对彭于晏的印象还停留在偶像剧上,很难想象他如何驾驭粗犷的“阿信”,但当他抹去“王子公孙”的腔调,每天练体操、卖水果,表现出浓浓的底层气质和励志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有网友表示,“光看彭于晏的肌肉就值回票价了。”影片的制作人是李烈,之前,她还有两部经典作品《男孩》和《艋舺》,张艾嘉称她为台湾教母级的电影制片人。她说当下的台湾电影虽“小”,但不再一味追求“清新”,“其实,近年来台湾电影类型越来越多,只是大家没那个机会看到。”

    对了,还有《鸡排英雄》!这是继《海角七号》、《艋舺》后,近10年来第三部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这部讲述夜市和一帮小摊贩的电影是一部可以唤起台湾观众普遍共鸣的电影,它以一种戏而不谑的角度去贴近台湾社会的多元脉络:政商的勾结、媒体的乱象,因都市开发的利益而引发的强拆抗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都得到应有的发声机会。而最重要、最动人之处在于,电影对人性善良面的用心刻画,及普世价值的诚意表现。导演叶天伦介绍道:“我希望提供一个机会给观众,在戏院里开心看完一部贴近我们生活的电影,看完之后也许会有一点点感动、一些些思考,可以回家打电话说,‘我看了一部电影好好看,你赶快去看!’可以携家带眷,连99岁的阿嬷都可以看得懂!”

    所以,有人说,最幸运的是台湾地区的观众。“八、九年级的人(指1990年、2000年

    后出生的人)只看台湾电影,不管那些电影有没有水准、有没有内涵,他们都

    爱看。年轻人疯狂地只追自己的东西,他们觉得看了会high的东西,连

    好莱坞电影都不看了。年轻人只看台湾片,潮流就到这里了!”台

    湾影评人麦若愚说“台湾电影的时代改变了”。

    戏说:

    侯孝贤说,“我也感觉看台湾电影的人潮,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开始回流了。”但是你说台湾电影从此会起来?整个工业会起来?侯孝贤并不认同,“我们只有两千四百万人,最少要有四五千万人才足以支撑一个市场。”所以,台湾电影必须要走出本土市场。

    这番话,不禁让大陆电影人汗颜。不提也罢。一个工业的复苏是需要人气作为支撑的。

    未来  超越时代声势浩大

    提名:《渺渺》《星空》《杀手欧阳盆栽》

    2008年,随着《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之台湾篇》《渺渺》等新导演处女作的不断涌现,且往往叫座叫好,“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便将他们赞为“超过世代”,“称‘超过世代’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

    杨德昌说过:“很多人以为,拍电影一定要懂得技术,这是一个误解。”有没有想法,才是一部电影的成败关键。九把刀带着一帮没有技术的新手,用了46天拍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前不久在大陆院线上映的电影《星空》,导演林书宇正是得到了陈国富的大量帮助。他说:“拍电影要有点耻辱感,如果拍了烂片,对不起观众对不起投资人,导演自己也应该觉得不好意思。”刘若英更是直接说,她之所以甘愿以配角身份接演《星空》,就是因为她看过林书宇的电影《九降风》,对这位台湾同行有信心,并且把庾澄庆拉进来一起参演。林书宇自己认为,“我们更有人文气。”

    今年的台湾电影,既没有侯孝贤也没有蔡明亮,甚至连九十年代末成名的张作骥也没有新片上映,几乎成为了清一色的“超过世代”的作品展,而长远地看,魏德圣、九把刀、林育贤、钮承泽等超过世代的导演必定会取代侯孝贤、蔡明亮等,成为台湾电影界的主流。而台湾著名编剧小野更赞当下的超过世代的导演群体,“这些比上一代更年轻的影视工作者对于自己内在的欲望和私密更勇于表达,对于台湾多元复杂的历史文化经验更毫无顾忌的诉说。而这些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果然能继续完成了他们更具突破性的电影,像《第四张画》《艋舺》《鸡排英雄》《杀手欧阳盆栽》等,不管是电影的品质或是市场的票房各有突飞猛进的斩获”。

    戏说:

    魏德圣经常重申的“上一代人的精神”,就是为拍电影砸锅卖铁的勇气。资金来源从来都是困扰台湾电影人的最大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台湾电影人的信心。李烈回忆起杨德昌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时候,“第一个月就没钱了,结果他们撑了整整八个月。”正是这股不怕输的精神,一直支撑台湾导演继续追寻电影梦想,哪怕身处最黑暗的时期。魏德圣在找不到投资的日子里,和助手一起画电影分镜头,整整画了5公斤重的图纸,然后拿着这些分镜头继续找投资。

    献给青春的成人礼  

    我想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女孩》就是献给青春的成人礼。片中男主角名叫柯景腾,是导演九把刀的真名。只因在高中时期写过一首歌《九把刀》,便流传开去成了笔名。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沈佳仪(电影中写作沈佳宜)”。九把刀从初一就开始喜欢后座的女生沈佳仪,为了她才努力念书,考上大学,爱恋沈佳仪8年后没有结果。2005年,在参加完沈佳仪的婚礼后,把自己初恋的故事写成小说,2007年出版,2010年又把小说拍成了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九把刀在拍摄期间,几度含泪。看着男主角在滂沱大雨中痛哭,仿佛站在镜子的这一边凝望自己,却已恍如隔世。  

    同是青春片,它或许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深刻,仿佛山间的一汪清泉,若有若无摆在我们面前,不增不减。就那样柔软地勾勒出让人扼腕的青春乌托邦。  

    配乐《最后的浪花》就像在阳光下,金黄沙滩上的小砾石折射出的微笑光芒。会让我想起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的电影原声——大师久石让的作品,久违了的大自然感觉油然而生。  

    九把刀对待青春轻拿轻放的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对于青春,我们从不挥霍,温柔以待,不必提前很久知道青春之后的事情。  

    虽然青春的结局总是错过,因为错过而抱有色彩对比最大的回忆。当下如果是小烦恼不断的灰色,那么遥远的青春一定是白云朵朵。  

    所以,拥有过青春的人们。那些愚蠢的表白,稚嫩的眼神,明亮阳光的斑点,影子的游戏,温柔的孩子气,都是我们宝贵的记忆。  

    动感101知名主持人 麦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话题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人物
   第A11版:人物
   第A12版:新知
   第A13版:新知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同乐馆
   第B11版:美颜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心事
   第B16版:美颜
   第B17版:身体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星座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台湾电影潮 轮回,向左或是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