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文化遗产处境艰难,在迅速消失,有人认为市场化能解决其生存问题,但您长期以来反对市场化。
冯骥才:关键是有些民间文化像传说、歌谣、故事等,不适宜市场化。比如皮影,就适合在小屋子里挂一个帐子,七八个人奏乐,两三个人在那演。你不能把它搁到国家歌剧院里,不能把它放大,市场的那种功利性压力,它无法承受。还有些民间手工艺品本来就在市场里,比如艺人做个泥娃娃、布老虎或年画,到集市上卖,但那是传统的古老的市场,不是现代市场。现代市场是商业和大规模工业相结合,一定要求批量生产,使经济收益最大化。那么民间手工艺就会受到伤害。
生活周刊:为什么?批量生产不是更有利于它的保存和发展吗?
冯骥才:不对。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的历史遗存,是手工制作的,改成机器制作,性质就变了。确实有很多地方的年画已经用机器印,但木板的味道完全没有了,人制作的那种生命的活力也没有了。艺术的本质变味了,实际价值就降低了,因为手工的价值是高的,机器的价值是低的。
地域性也会受到破坏。农耕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形成的,有强烈的地域特点。而现代市场里信息广泛传播,我一看你那样的好卖就学你,学来学去自己的特点就没有了。所以我说,保护文化主要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京剧?因为它跟评剧、昆曲、越剧不一样,如果保护到最后都差不多了,那还有保护的价值吗?
生活周刊:市场不行靠政府,多年来你一直在呼吁。
冯骥才:政府是第一保护人,但有一条特别重要,政府必须要懂得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要保护什么?政府要有正确的文化观和遗产观。
生活周刊:但恰恰是地方政府在推动文化遗产市场化,各地的“申遗”商业味道特别浓,而拯救活动又有赖于它们的扶持乃至主导。这个巨大的矛盾如何解决?
冯骥才:第一点,政府必须有正确的遗产观,这个说过了。第二点是必须严格听专家的,不是说政府主导就政府说了算。我提出个概念,“政府主导,专家说了算”。现在中央把文化看得很重要,看成是民族和国家的血脉、灵魂。那我就想说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没有文化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今年我一定要大力提倡这个观点:领导必须要有文化,不能只懂经济。
生活周刊:从编著《一百个人的十年》、呼吁保护城市老街,到拯救年画,推动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其实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您一直致力于留存、梳理我们民族的记忆。
冯骥才:一个民族没有记忆,就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好的。先人留下来一批金子般的格言、思想,可以矫正我们的生活。拿成语来讲,古人教导我们不要见利忘义,还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你可以穷,但一样可以很坚定。可就因为失去了这些记忆,生活里我们才迷失。我想,如果我们心里真正有它们,精神就会丰富得多、充实得多,不会老把眼睛盯在宝马车上。没有文化的记忆就没有定力、没有自信,容易迷失,自暴自弃。
生活周刊:那您如何看待目前的状况,许多地方号称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
冯骥才:当下很多文化是伪文化,是人造文化、文化造势,并不是深刻的文化。唐诗伟大辉煌,那是由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这些大诗人用对生命的爱、对大自然对人的爱,用心灵写出来的。他们都是天才。那天才是什么,天才的秘密是什么?天才的秘密还是天才。天才是不可复制的。《红楼梦》不能少了林妹妹,文化的辉煌不能少了天才。
悲哀,但仍会坚守
生活周刊:您跟我说这些的时候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但您曾说自己是个“失败者”。
冯骥才:我是一个失败者,我要保护的很多东西都消失了。年画的成绩很不错,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比如天津老城,那个时候我拼命地呼吁,在街头演讲,拿出自己的画卖掉,筹备基金会,处理这些事情,可它还是没有了。还有一些我保护晚了,在市场化过程中它已经失去原来的灵魂,形神分离,只剩下一个漂亮的被改造的躯壳,没有内涵了。所以有人说你这两年做得很成功,我就说我是个悲哀者。
生活周刊: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冯骥才:我想所有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都是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这是我们天经地义的天性吧。我是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但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里一定要碰壁的,有的时候碰得头破血流。
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当天津估衣街拆除的时候我的确很悲哀。我保护了那么长时间,为了它那么卖力气,没有工钱领,只有我们的想法,和那些不懂文化的人去沟通……最后看到那条街变成一片垃圾,我真的要掉眼泪了。但这是我的责任。它跟成功或失败没有关系,比方说我写的东西不满意我还要改,这就是责任。
生活周刊:这也是对知识分子责任的理解?冯骥才:对。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里的人民和别的地方人民不一样,你怎么知道?从文化上看出来的。这些可爱的人,用独特的思考、思想、审美,创造出自娱自乐的文化,一定是可爱的。如果不可爱,你会爱这片土地上的人吗?我是作家、艺术家,于是我倾注了更多的生命情感在里面,不完全是一种纯学者的理性。
生活周刊:但您把精力都投入到拯救民族记忆中,我们很久没看到您的文学作品了。可惜吗?
冯骥才:实际上你看看我这本书(指《年画行动:2001-2011木版年画抢救实录》),我去了那么多地方考察,写的是文化大散文。它们的思考更重、感受更深,因为我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来生活和写作的。我反而觉得,这些文化散文比我从前的散文更富有时代的精神,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