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骋华 图 龚凌
古人造词都颇具心机,例如“年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当然是喜庆热闹的好时节,但后面跟着个“关”字,又透露出些许无奈、担忧,甚至如过五关般的惊心动魄。过关,未必是容易的事儿。
在温饱尚艰难的岁月,年关的险峻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如何收拾出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怎样让全家人吃上热腾腾的饺子或汤团?有没有钱购置新衣?而如今,上海寻常人家已步入小康,年关遂更多地指向了精神层面——人情往来需精确计算,领导、客户、长辈、亲友,该发的拜年短信该拨的拜年电话绝不能遗漏;红包,给多给少也得花一番心思。对此,台湾影评家焦雄屏总结得最妙:过年,是“人际关系的温习”。
练达人情、洞察世事,才是搭建起年关的基石。
这道坎很难跨,但泰山不是垒的,牛皮不是吹的,年关是必须要过的。于是乎,整个春节假期,无论最早的3天,抑或现在的7天,我们的日程表总排得满满。从年初一开始出门,觥筹交错中“恭喜发财”在唇齿间流转,红包填塞着人际关系里的每一处缝隙。至于个人的心绪,则没顶于浩荡的人情大潮中。
仔细想想,这似乎也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某些特色。别说春节了,平时,我们也无一例外地将被放置于一张社会的巨网里,隆重而拥挤,个人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却付之阙如。即便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七夕,也常常喧嚣得令人喘气困难。这就难怪,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只因这些源于异地文明的节日,提供了无法被传统归纳的私人空间,能够痛快地传递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
不过,21世纪第一个十年都已经结束了,传统生活本身也发生着变迁。今天的年轻人会嘀咕:我们为什么非要被年关所牵绊,过不去还绕不开吗?
怀着这样的想法,杨震背起包离开“尘霾障天,寒气笼罩”的广州,驱车和朋友赴雷州半岛,想过一个别致的年。“把自己投掷到陌生的时空”,吃一顿由“白水煮青菜,蒸土豆,豆腐煮肉砣砣,大盆的炒青辣椒”组成的年夜饭。这年确实过得很别致。
他们的经历表明,人们终于能够摆脱愁人的“关卡”,跑到异乡乃至异国逍遥自在几天。这其实已超越了过年本身,而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有趣的是,当这一天果真来临,有关年味越来越寡淡的焦虑与讨论,却在电视里、网络上鼎沸了起来——年夜饭没从前好吃,烟花没从前好看,氛围也大不如前……
蓦然回首我们还发现,年味变淡,不只是渴望私人空间的结果。诚如焦雄屏所分析的,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空心化”日益严重。平日里市区人满为患,地铁、公交、自驾车、自行车处处拥挤。可逢年过节,人流如潮水般退却,城市忽然显得空荡荡。焦雄屏说的是台北,而上海居民亦感同身受。譬如,平常难打的出租车,春节期间几乎招手即来,交通也不那么拥堵。轻松是轻松了,然而面对走空了一半的城区,这年味又如何浓得起来呢?
所谓“生活在别处”。当原有的生活方式天翻地覆,反而要离开城市,才能搜寻到。所以,我们不妨随李伟长回他的江西老家,尝一尝年糕和麦芽糖的滋味,品一品用柴火灶烧出来的饭菜香。当然,还能领略他们那儿别具风格的放鞭炮习俗。我们还可以跟随焦雄屏,走遍鹿特丹、柏林、洛杉矶过年,体会海外华人是怎样欢度“中国人的New Year”。
或许只有失去的时候才懂珍惜,或许原先的那些东西未必如此美好。无所谓,且让我翻过这一页,倾听6位讲述者的年。每一个年都是一样的,过年的方式却因时代变化与个人选择,各有各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