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青·Point | 特写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封二

第03版
版权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2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门级创客:走进专业创客车间

        新车间 上海的创客之家

    位于上海乌鲁木齐路长乐路的新车间,正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创客”。

    从长乐路上一条幽暗的小路拐进一幢其貌不扬的楼房,上了二楼进门左转,你就能看见一条不足十米的走廊,走廊两侧的小格子里看似无序地堆满了各种你可能看不明白的物件,从这条走廊进去,就是“创客”们在上海的小窝——新车间了,而这些小格子里所摆放的,便是“创客”们的杰作。

    参观完这条十米走廊,再往里走是一片较大的公共区域,每个周三晚上,来自各地的“创客”们都会在这里开设讲座,交流经验,而为了满足想要展示自己才华的“创客”们,这里有各种演讲设备供大家使用,包括投影仪、LED屏、讲台、以及麦克风;看过了“演讲室”,从边上一个小门进去,是一块更大的区域,这里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车间”——这是一个工作区域,里面整齐地摆放了数张硕大的操作台,桌上到处都是机械零件、单片机,还有些只有电路板却没有外壳的机器人,角落里有一台已经坏掉的3D打印机……每天晚上,新车间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们到车间里使用这里的各种资源完成他们的新创意。

    跟着新车间的“工头”李大维参观完这个奇妙的“车间”,坐在一堆机械零件中,李大维开始向我们讲述新车间的诞生史。

    最初,这位来自台湾的年轻人只是一名从事于软件开发工作的普通职员,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可以接触到世界最尖端的网络技术,于是,当物联网开始流行的时候,李大维有了想做个物联网项目的想法。然而,想法终究只是想法,现实让他的这一想法停滞在寻找合适的硬件这一步难以前行。为了寻找合适的硬件,李大维开始对开源硬件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之后,家里便堆满了各种硬件。随着家里逐渐被硬件占据,家里其他的家庭成员开始对李大维表示不满,无奈之下,李大维想到了在外面租一块地方专门摆放这些硬件的主意。

    五年前,一个来自国外的新名词“创客”走进了李大维的生活,物联网没有打造成,李大维却误打误撞成为了国内最初一批“创客”,索性,那就做国内的“创客”元老吧。

    2010年,在一次开源硬件爱好者的活动中,李大维遇到了伍思力和谢旻琳夫妇,志同道合的三人汇聚在一起,将李大维堆放硬件的空间对外开放,便诞生了最初的新车间——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创客空间,这三人也构成了新车间最初的核心创造团队。

    这是一个创意俱乐部

    “新车间是让大家把创作当做“腐败”的方式一起玩的地方,让很多人做一些感兴趣的项目,就像喜欢健身的人每个礼拜都会去几次健身房,而喜爱搞小创造的人或许就可以来到新车间。” 

    新车间创立伊始,就树立了非盈利的宗旨,所有开支均由会员费、工作坊收入和私人的赞助来维持运转。目前,新车间已经拥有了180人左右的会员,每人每月只需要缴纳100元会费。李大维说,在新车间成立最初,为了分摊房租和其他各种开销,每个月每个会员的会费曾高达500元,但是随着会员的增加,本来就没想着赚钱的李大维将会费一降再降,最终定价在了如今的100元,而这也是李大维希望更多有创意的人能加入创客运动的原因之一。“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客,你不需要有电子或者一些程序的背景,只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初步入门,接下去就是靠你自身的热情去指引你。” 

    在李大维看来,中国的“创客”尚在起步。目前,全球已经有了数千个创客空间,但国内仅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中才有专门的创客空间,例如北京的创客空间、杭州的洋葱胶囊、南京的兑现创意等。“国内外‘创客’的规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从创客们使用的开源硬件市场份额上就能得到印证。国内的一家开源硬件制造商曾经透露,他们生产的开源硬件大多都销往了欧美市场,国内很少会有人需要这些东西。” 

    不过,即使如此,作为国内“创客”的元老级人物,李大维对“创客”在中国的未来依旧乐观,因为仅仅自己的新车间,会员就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淘宝网上卖各种元器件的网点也在迅速增加:“说明国人并不是对‘创客’和开源硬件不感兴趣,而是刚刚认识到这些东西,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创客’加入到我们中来。” 

    机器人里玩出新创意 

    在新车间,李大维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从创客起步、目前已经走到创业领域的男生。 

    男生名叫陈士凯,有着圆圆的脸型和典型的IT男生范儿。小陈告诉我们,自己原先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毕业工作了一年多后,便因为对机器人浓厚的兴趣而从原单位辞职,和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伙伴们一起专职研究起了小机器人。 

    在决定做机器人的时候,这批大多从事软件编程或者电子技术研发的工程师十分兴奋,毕竟机器人不管是在专业领域抑或是业余爱好者领域都属于走在科技前沿的事物。一提到机器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一群由疯狂的大学生所组建的机器人小组,或者在专业的实验室中,用专业的设备和条件制作出来的机器人。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下制作而成的机器人,都离人们的生活非常遥远,最终,陈士凯为自己的团队RoboPeak制定了一个为期四年的目标,第一第二年购买现有的机器人产品进行研究;第三第四年,尝试设计出一个适合家用的紧凑型机器人。 

    目前,RoboPeak不光开发出了小型的机器人车RPMini,还创出了可扫描二维平面地图的激光雷达RPLidar,如果你对于这两个名词很摸不着头脑的话,那么这样理解或许可以简单一些——这二者结合后,就成为了一个会自己判断面前这个房间在本次清扫中是否已经清扫过的扫地机(当然,这只是这个产品最普通也最生活化的作用之一)。 

    对于一开始就想要研究机器人的RoboPeak团队来说,RPMini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产物,至于 RPLidar 这部激光雷达的诞生,则是因为大家希望开发一个自己会动的机器人。因为想要机器人自己会动,那么就得让它先能搞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今,室外导航的技术已十分发达,但室内导航技术仍未成熟。RoboPeak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发现激光雷达是一个很成熟的解决方案,因为激光雷达在扫描一圈之后,基本上室内的平面图就已经画好,并且该领域已经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相关的论文很容易查,网络上也有开源的程序下载,自己只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即可。 

    RoboPeak在设计RPMini第一代原型机的同一时期,也曾自己开发了一个激光雷达。不过那只是试水的作品,不但笨重,性能也差,扫描一周大概要30秒,也就是说机器人30秒之后才可能动一厘米,无法实用,最终随着硬件的进步,并且许多硬件上的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并增强,性能不错的激光雷达RPLidar才得以诞生。 

    在科幻小说的场景中,机器人能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好伙伴,对于“创客”陈士凯来说,这是个终极的理想。但现在,开源机器人的世界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最近,陈士凯制作出一台能自己发微博的机器人、它每半个小时就在微博上提醒“主人”室外的环境、温度和邮箱的信件。陈士凯说,自己的RoboPeak团队能走到今天,新车间这个独特的环境绝对功不可没,正是在这里,陈士凯认识了许多帮助自己进步的新技术和新伙伴,尤其是每周三的开放日,“创客”们大集会的时候,能通过与大家的交流一步步改进自己的作品。和李大维一样,陈士凯也希望新车间的规模可以日渐庞大,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加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社交》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楼 | 邮政编码:200070 | 电子信箱:touch_youth@sina.com
总机:021-61176117 | 采编专线:021-61177890 | 广告策划专线:021-61177894 | 发行专线:021-61177803 | 读者服务:021-61177887
理事会秘书处:021-61177894 | MSN读者群:586572@msnzone.cn | QQ读者群:12656198
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7-6298 | 国内统一刊号:CN31-1495/C | 广告许可证号沪工商广:3101044000042 | 邮发代码:4-841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版权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目录
   第07版:青·Info | 速递
   第08版:青·Info | 瞬间
   第09版:青·Info | 瞬间
   第10版:青·Info | 酷秀
   第11版:青·Info | 酷秀
   第12版:青·Point | 特写
   第13版:青·Point | 特写
   第14版:青·Point | 特写
   第15版:青·Point | 特写
   第16版:青·Point | 特写
   第17版:青·Point | 特写
   第18版:青·Point | 特写
   第19版:青·Point | 特写
   第20版:青·Point | 特写
   第21版:青·Point | 特写
   第22版:青·Point | 特写
   第23版:青·Point | 特写
   第24版:青·Point | 潮流
   第25版:青·Point | 潮流
   第26版:青·Point | 潮流
   第27版:青·People | 人物
   第28版:青·People | 人物
   第29版:青·People | 人物
   第30版:青·People | 人物
   第31版:青·People | 人物
   第32版:青·People | 人物
   第33版:青·People | 校园
   第34版:青·People | 校园
   第35版:青·Columns | 科普
   第36版:青·Columns | 音乐
   第37版:青·Columns | 职场
   第38版:青·Columns | 育儿
   第39版:青·Public | 演出
   第40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1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2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3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4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5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6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7版:青·Public | 风采榜
   第48版:青·Public | 小虾娱乐厅
   第49版:边栏
   第50版:漫画
   第51版:封三
   第52版:封底
入门级创客:走进专业创客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