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全面扶持青年文艺人才
没有年轻人的艺术是会衰老的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让更多青年作品得以展现。

    手机APP和真人一起触发剧情,通过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讯等形式帮助观众进入剧情,推动剧情发展。近日,小部分观众在上戏校园内享受到了浸没式的戏剧体验,而这部戏就是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五周年特别委约剧目《双重》。该剧都由青年艺术家完成,也极受青年人欢迎。谭盾说:“没有年轻人的艺术是会衰老的。”青年报记者在连日采访中也发现,为了防止艺术衰老,上海对青年艺术家有着立体、多样的扶持。  

    青年报记者 陈宏

    都由政府出面

    不!全社会编织立体化扶持网络

    青年钢琴家宋思衡,一直在全国推广多媒体钢琴音乐会,让古典乐有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而在上海,他曾有一场特别的专场钢琴音乐会,那是上海市给他出的经费。那场音乐会,属于市委宣传部人才培养重点项目之一的“粉墨佳年华”系列展示活动,当时跟他一起获得了这个机会的,还包括青年低男中音沈洋、青年话剧演员田蕤、青年指挥张亮、青年钢琴家孙颖迪。

    这个活动,旨在打造上海文艺领军人才队伍,以“出作品、推新人”之势,为优秀青年演艺人才在上海成名成家提供平台和服务。自2007年启动以来,先后推出一批扎根上海、影响全国的拔尖文艺人才和青年领军人物,成为了群星的舞台、百姓的看台、青年文艺人才交流的平台、艺技的展台。

    政府出面的扶持,有很多。前不久,《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透露,“杂志社自今年7月刊起最高稿酬已经提高至每千字1000元。”这是自2011年包括《上海文学》在内的上海主要文学期刊将稿酬提升到每千字500元后的又一次突破,而这两次提升稿酬的背后,是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学发展基金”专项资助的身影。

    出台这样的专项资助,是为了支持文学原创,吸引新作力作,而它的成效也很突出。在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下的“I21/I29中国文学作品”一类中,排名前5中上海作协旗下的《上海文学》《收获》就占据了两席。赵丽宏透露,《上海文学》始终致力于扶持青年作家,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种小说新人大赛发掘了张怡微、李晁、孙频等一批“80后”乃至“90后”青年作家。

    但在文艺繁荣的上海,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远不止政府一家出面。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届。今年,又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包括彩虹室内合唱团。“这次,他们就创作了很有文化韵味的《落霞集》,以‘酸甜苦辣’为时间线,讲述了一个关于乡愁与记忆的故事。”扶青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文化意味浓厚的节目,“从创排到节目成型,有很多的扶持在其中。”

    这些扶持,并非由政府出面,而是由艺术节联合各家基金会自己投入。“很多好的青年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这两年我们艺术节还会帮他们去申报上海文化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在我们的平台上展示过的项目,申请到的概率都比一般的申请者要高很多。”

    扶持就是掏钱?

    不!多种手段激励艺术提升

    今年4月,欧洲著名的艺术节——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上,不少欧洲观众看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红极一时的青衣演员筱燕秋,在饰演《奔月》后遭非难,从事业高峰陡然跌落,随后有了“生命该如何寄托呢”的跌宕心路历程。这是青年舞蹈家王亚彬的舞剧作品《青衣》,而这部作品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后,就得到了“扶青计划”的支持,从而有了欧洲的演出。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费用,更重要的是机会,我们邀请了很多欧洲知名艺术节的总监来上海,是他们相中了这部作品。”扶青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人以为,扶持青年艺术家,就是掏钱,但事实上,青年艺术家们更为需要的是机会、机制和平台,所以,钱要用在该花的地方。

    上海昆剧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百戏之祖”,相比其他剧种,昆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要让青年昆曲学子,从“昨天的台柱子”那里学习,包括步伐、身段。这些资深昆曲表演艺术家,都已经七十多岁,有丰富的表演教学经验,手里也有经典剧目,所以,全国7个昆曲院团的传承主要都依靠这批老艺术家。但是此前,他们每年都要辛苦地跑去各地教学。

    团长谷好好透露,上海为了扶持青年昆曲演员的成长,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把这些老艺术家留在上海传戏,同时我们也面向全国,力邀外地名家携带自己的名剧到上海来传承。上海的青年昆曲学子,也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学到每个老艺术家的最拿手剧目。”

    “政府当然也对昆曲传承发展给予了资金支持,但钱不是一味用来提升收入的。”谷好好说,这钱除了花在学馆制的教学费用上,还用在了200场公益演出上,“这就能保证学演结合,通过项目制刺激青年昆曲演员的艺术提升——有了演出,学的东西才能得到锻炼,还可以普及推广昆曲。”

    著名的上海交响乐团,也同样在扶持青年艺术家时想了不少招数。上交人力资源负责人说,“乐团面临着,高级职称者由于年龄、体力原因,实际参与演出场次少,年轻乐手演得多,却由于没有职称,收入一直上不去。”为此,上交联手专业人力资源公司设计方案,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激励青年人才抢占舞台中心。“上次大考,20位乐手岗位调整,6位乐手被提拔为声部首席或副首席,其中3位是年轻乐手。”上交负责人说,这样的刺激,成绩斐然。

    会对扶持依赖?

    不!人才将带动上海文艺大繁荣

    昨天,从上海走出去的世界级芭蕾舞演员谭元元宣布,将于本月25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行一场名为《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的演出,这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之一。参加演出的演员,她昨天也特别介绍说,主力“来自海外5个国家8个顶尖芭蕾舞团”,包括了她所在的旧金山芭蕾舞团、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俄罗斯马林斯基大剧院这些舞迷耳熟能详的名字。

    而这也让人想起了她去年在上海说的一番话:“国内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很多,就是缺好舞码(编注:指一个或一组完整的成品舞蹈)。这么多年我受益良多,就因为我与世界一流的编导、舞者合作多次,积累下了经验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来,我会做好国际交流,为演员提供实践机会,假如某些舞剧我跳过,我会将好的演出版本引进来,手把手地教学生,现在中国芭蕾演员的素质和条件都非常好,教学设备也齐备,更重要的是实践,有好作品跳,他们最好最棒的经历应该在台上。”

    她的这番话,是去年她回沪为自己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谭元元国际芭蕾艺术工作室揭牌时说的,而这个工作室,是在上海有关方面的大力邀请下建立的。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告诉记者,“我们上戏无条件支持,非常欢迎元元这样的人才能够留在上海。”

    上海的扶持,已经越来越让青年人才和上海文艺形成良性互动。像谭元元去年的承诺,今年就立即变现了,除了带来了高手,这场演出还用了5位来自本土的舞者,他们是上海戏剧学院舞蹈专业在读的男生,“我专门邀请了海外著名的华裔编舞家爱德华·梁,针对中国人的身体条件创意了一部现代舞剧目《CHI》。我们选拔了5位男生,由我和梁先生,还有上戏的资深教师一起,指导他们排练。这是一部中国舞者用国际舞蹈语言来演绎的剧目,音乐、舞姿都有艺术的张力,将作为我们演出开场的第一个剧目,希望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扶持和反哺,已经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也让上海文艺呈现繁荣之态。这是良性循环,上海文艺界在国际上越来越有话语权,青年艺术家、中国作品走出去,也变得比往年更容易。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问政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知道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天下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文体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小人物
   第B05版:教育
   第B06版:教育
   第B07版:综合
   第B08版:青商汇
没有年轻人的艺术是会衰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