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球周刊·风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运会2.0版让更多年轻人动起来
青年报见习记者 周阳

    本届市民运动会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竞赛和活动吸引千万市民参与。

    以“上海动起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从4月下旬开幕以来就始终围绕“全民”两个字做文章。既然是被称为市民自己的“奥运会”,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让更多市民加入进来,感受体育的魅力和快乐,使之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市民运动会的进程已过大半。65个运动项目让此次参与人次轻松突破了1200万。

    本版撰文 青年报见习记者 周阳

    参与人次 轻松突破1200万

    四年前首次创办市民运动会,那个时候比赛只有短短5个月,参与人次也只有600万。但经历了四年后,第二届市民运动会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时间上就长达1年;其次,参赛代表团更是多达151个,比上届市民运动会增加了41%;运动项目65个,在上届50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5个比赛项目。此次参赛人次目前已轻松突破了1200万。

    而且,本届市民运动会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竞赛”和“活动”两大板块,田径(路跑)、休闲棋牌、广播操、飞镖、社区九子、篮球、乒乓球、拔河、游泳、花样跳绳成为最受市民青睐的10大项目;20个项目参与人次均突破10万,尤其是近年来在年轻人心中持续火爆、竞争激烈的路跑活动,目前参与人次接近百万。

    能够有超过1200万庞大人群的热情参与,就不得不提到市民运动会推出的12项主题活动,这其中包含了吸引青少年参与的“百万青少年上赛场”活动,比如特意为三大球运动而新设的“千校万班”小达人赛,通过不同组别、项目的设置覆盖全市1500多所学校、132万名学生,达到在校园内推广普及三大球的目的。

    此外,在带动青年,尤其是在沪国际友人的加入成为一大亮点。如今,上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沪居住和生活,他们正融入上海的发展。毫无疑问,只要你喜欢体育,它就会成为一种“语言”,成为最好的沟通桥梁。

    年龄结构 不再是老年人专属

    众所周知,上海的老龄人口众多,自然而言他们也成了参与市民运动会的“绝对主力军”,不过从今年的的数据来看,这一情况有了改善。当市民运动会开始将原有项目释放活力,并设置创新项目时,参与人群的年龄结构上有了突破。

    根据数据统计,在20个参与人次超过10万的项目中,除火热的路跑项目外,篮球、花样跳绳轻松突破20人,自行车、足球等项目则也超远10万人。而得益于上海这些年在台球方面的努力,不久前结束的世界九球公开赛时隔七年重回唐镇,迎来全新的发展。

    市民运动会上,台球比赛参与人次将近10万。6月初的首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总决赛,包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在内,上海30多所高等院校的96名选手及64支团体参与了上海首个大学生台球冠军头衔的争夺。

    “在多年的努力下,上海台球可以说发展得不错。从业余组到专业组,从全市的小学生比赛到老年台球锦标赛,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年龄段。”台球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但那只是“几乎”,因为还少了大学生这个群体。

    其实在筹备比赛期间,上海各大高校几乎都有台球社团存在,“对他们来说,所缺乏的是统一的规则、正规的比赛、有序的竞争机制。”上海海事大学大一学生何健康来自甘肃,到上海后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全市性的高校比赛,“学校走过去几分钟就有一个球房,有时候周末一天会泡在那里,打十六七个小时,跟各种球友打,提高球技。”

    同样,还有来自陕西,现在是同济大学研一的学生付彤,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打斯诺克。“我是去年考到上海读书,感觉这里学校台球氛围很浓。”当然,喜欢台球的可不只有他们,缺乏的是专业的组织者,缺乏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

    “恰逢今年市民运动会,又是市协会成立30周年,所以也希望借助市民运动会的平台,让上海高校赛事也加入,使得竞赛体系不断完善。”如今看起来,采用四个分站赛、一个总决赛的“4+1”模式的首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很成功。

    四个分站赛都是选在台球氛围比较好的学校,但是距离却属于偏远的郊区,但每一站的报名人数都能轻易地突破100大关,四站比赛总人次近500人次,就连穿插比赛期间的“趣味挑战”小游戏,都能引发拖着长尾排队的场面。

    各高校算是单打独斗,基本没有交流。“举办比赛只是我们的一小步,真正带动高校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未来,台球协会将会对一些选手进行培训,“他们比较缺乏专业的裁判,有了专业性介入才会发展得更好。”

    办赛思考 服务应是第一位

    今年的市民运动节首次尝试通过赛事推介会的形式,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赛事活动的筹办。而在今年1月份的赛事推介会上,希望参与承办各类比赛的市场企业提前行动,超过上千家争相竞逐。

    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组委会将权力“下放”,采取类似于“招标”的模式,想要承办比赛都需要填写承办意向申报表,而后组委会进行组织初审。申请者可以独立承办某一赛事活动,也鼓励合作承办。

    在确定最优的各类赛事合作方后,包括体育局、项目协会、场馆等在内的体育系统会借助行政资源,为办赛单位及时协调场地、裁判及相关技术官员的安排等。

    那么具体的评估有哪些参考标准? 据记者了解,评估的要点大致有四点,赛事组织的吸引力、赛事安排的趣味性,赛事传播的影响力,以及赛事组织的专业性。“赛事组织好不好,有没有可能把全上海这个项目所有的爱好者眼球吸引过来,让大家心动变成行动参与报名,这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标准。”

    只是第一次将举办比赛的权力给到社会企业,并且考量的标准最后一条才是赛事的专业性,这其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本报记者多次经历的比赛现场,有不少参赛选手抱怨,赛事服务质量比较差,没能按规定时间开始比赛。

    如今最热的毫无疑问是路跑活动,根据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官网的数据,参与人次已经接近百万。陈晓骏从2014年开始正式加入路跑活动,在3年的时间里跑了11个全程马拉松和9个半程马拉松,“我现在一年下来参加的路跑活动在30个左右,在上海参加了这么多活动也有不同的体会。”

    “我知道像市民运动会街道里面的广场舞、太极拳等比赛,都是不花钱的,你只要参加比赛就可以。而像马拉松报名费一般性的是100元—150元,但这次参加的垂直登高比赛也要100元,可是服务却不令人满意。”从最开始的体验跑、8公里跑到参加马拉松,对于登高比赛陈晓骏没什么要求,有块奖牌、自己留一张电子证书打印出来做纪念就满足了。

    “原定的8点开始的比赛,7点半就应开始热身,时间到了却还没开始。”陈晓骏向记者抱怨,“主要是下雨天,队员就这么一直等着,还好我老婆没来,不然真的太冷了。”苦等了半个小时,随着音乐的响起,踏着节奏的他表示,“终于有点氛围了,刚才太冷清了。”

    作为企业白领,平时都忙于上班,对于经常参加比赛的陈晓骏而言,每次领取装备都是一种痛苦。“最好的情况就是可以在比赛前2-3个小时能领取,这样会比较人性化点。我之前经历的比赛就是周六的,主办方要求周三到周五去领取装备,并且时间都在早上10点到下午6点。”

    更痛苦的是,有些比赛缴费地点、领取装备相距较远,上海市中心停车位很紧张、交通又堵,基本来回都要近3个小时。“你可能没经历过,比赛真心不累,累的是领取装备。”

    谈到装备的问题,陈晓骏有点哭笑不得,报名的时候每个人都填写了各自的尺寸,可是领取时却尺码不符合。“尺码不够这样的问题我朋友也经历了很多,因为领取时间不一样,等来的时候就只剩下s、xl的,穿起来太难受了。”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了一些年龄偏大的参赛选手,陈晓骏说,“比赛现场都没有体检的地方,或者说要提交体检报告。”之前我参加了上海金融中心的比赛,楼底就有现场血压等检测中心,确保参赛人员的安全。”

    “你知道吗,这个登高比赛有马拉松的名额的。我有个朋友就是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一旦达到了参与人数,就可以加入市民运动会,就能得到指导,得到上马的参赛名额,在500-800选手中抽一个,所以赛事就主打这个了。”

    举办比赛的目的在于全民健身,全民享受体育的精彩,但如果只是以“一票难求”的上海马拉松名额作为噱头,借此吸引市民参与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评论]青年人渐成市民运动会主力军

    提及市民运动会,也许你的印象还停留在“老人为主”的参赛人群上,不过亲身经历了诸多的比赛后,无论是极限运动、花样游泳等新增项目,还是原有的传统三大球比赛,当企业办赛成为主角,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中的青年人群的参与度明显处于上升阶段。

    除热度居高不下的各类路跑活动外,里约奥运上海自行车运动员为中国夺得该项目历史上第一块金牌,成功带动了自行车在上海青年人心中的热情,参与人次在短短的时间内越过10万大关。

    而篮球这项始终在年轻人心中高居前几位的运动,彻底点燃了他们的激情。NBA球星陆续开启中国行、世界街球大赛陆续上演,在市民篮球节的氛围下,中华艺术宫还成了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并列的世界三大街球圣地。

    甚至在海选中,就有近3000名选手组成的近200支队伍参与,整个篮球节活动则激发上海15万人的篮球运动活力。“这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没有门槛,却有机会打世界级大赛,这是很大的激励。赛事在细节上做得很好,让业余球员享受到了和打野球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当然,除了篮球场上你能体会到年轻人的热情,斯诺克的小球桌上也不乏他们的身影。依靠市民运动会这个大平台,上海高校的学生首次出现在台球比赛中,并且报名要排队、参与者水平高,让赛事组织者决定给他们带去更好的专业培训。

    更刺激、更草根、更自由,一直是年轻人追逐的目标。只要你热爱体育、只要你敢于表现自我,这个舞台就属于你。

    10月份的自行车嘉年华,将在嘉定F1赛道上演单车版“速度与激情”。含有互联网元素的七人制足球赛,实时显示的数据分析引人津津乐道。从徒步到攀岩,户外运动成了白领们放松心情的新方式。而包含城市特定历史文化、建筑的大众体育季,则完美地利用体育这座桥梁让在沪外籍人士融入快乐的体育圈。

    此外因地制宜成了市民运动的一大亮点,F1赛道成了卡丁车、汽车、摩托比赛的场地,青浦的天然“水上运动场”,则上演“千帆竞航”的画面。

    比赛能不能吸引人眼球、趣味性是不是够强,有没有话题性,在超过1200万人次参与的第二届市民运动会,成为了关键。而事实上,他们取得了成功,如今参与人群的年龄结构有了突破,青年人逐渐成为了参赛的主力军。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青年调查
   第A05版:青年调查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青年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球周刊
   第A13版:球周刊·看台
   第A14版:球周刊·风云
   第A15版:球周刊·风云
   第A16版:16球周刊·追球
市运会2.0版让更多年轻人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