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城区通勤时间缩减到40分钟
上海2040交通规划关注“对人的关怀”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主城区通勤时间由43分钟缩减到40分钟,轨道交通站点10分钟步行覆盖率由32%增加到60%,整体绿色交通占比要提升到85%……在9月10日举办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专题讲座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核心专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表示,“对人的关怀”是本次2040规划中对于交通规划的最大亮点。

    关注“通勤时间”形成多元公交网

    和东京同属于人口高密集的城市,上海的公共交通体系却没有东京密集,给市民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到2040年,市民可以接触到更广的交通网络、用更少的时间享受更多的服务,并且有更多元的选择。”陈小鸿说。

    在上海2040中,通勤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数值。据陈小鸿介绍,在整体层面,上海将建成由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中运量公交、常规公交和多元辅助公交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建立“枢纽型功能引领、网络化设施支撑、多方式紧密衔接”的交通网络。

    其中,新城与中心城枢纽之间出行时间为30分钟至40分钟,85%居民在60分钟内到达就业中心,城镇内部30分钟至40分钟公交可达。重构市域公共交通,要实现“三个1000公里以上”轨道网络,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公共交通层次,建立效率与运量并重的1小时交通圈。特别是在张江、金桥等城市副中心,至少要有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85%的就业人员可在45分钟内到达。

    强调“以人为本”将路权再配置“所有的交通规划都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舒适。”陈小鸿表示:“以人为本”,具体如何实施? 要完成四个目标:让城市便利生活、让轨道服务更多人、把道路分给更多人、把自然还给更多人。“像淮海路这样的商业街,轨道交通覆盖已经比较好,是否就可以尝试禁止或减少机动车行驶的时间,将道路还给行人呢?”

    她介绍说,上海2040年要建设成为一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针对上海2040年的建设目标,我们要有服务品质更好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建立更加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要构建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社区,营造良好的慢行环境和街道空间品质;平衡职住空间、鼓励绿色交通出行。

    首先要打造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100%,城乡社区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可达率90%。

    其次,依托轨道交通网络调整主城片区用地布局。实施集约紧凑的TOD发展模式。实现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60%以上的人口和岗位,公共交通占通勤出行的40%以上。

    第三,将路权再配置。在主城区完善道路网络功能,以公交优先、慢行改善为原则重新分配道路空间资源;在城镇圈提高道路系统效率,建设高密度基础路网。此外,上海将执行更严格的车辆管控政策,严格管控主城区交通需求、适度调控城镇圈交通需求。

    第四,提升慢行交通品质。要提高慢行网络的连续性和功能性,构建“慢行廊道和专用通道、接驳通道、休闲通道”。“例如摩拜单车,它已经成为上海绿色出行的名片之一。有了新技术的公共车辆,我们还需要充足、安全、舒适的骑行环境,去鼓励更多人使用它。尤其是在核心区域,慢性通道是刚性规则。”陈小鸿说。

更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青年调查
   第A05版:青年调查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青年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球周刊
   第A13版:球周刊·看台
   第A14版:球周刊·风云
   第A15版:球周刊·风云
   第A16版:16球周刊·追球
他曾为建监测网深入泥石流灾区
主城区通勤时间缩减到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