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创·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青年调查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2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泽威:因为年轻,创业不论成败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任泽威(右二)和他的小伙伴。受访者供图

    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的道路中,来自复旦大学的任泽威和他的团队获奖无数。他们曾获得过创青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海赛区的银奖,并成功进入全国决赛;如今,他们又带着项目角逐建行杯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泽威认为,创业要充分估计风险。“因为我们还年轻,无论成败,我们都比同龄人有了更深、更远、更高层次的眼光。”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多年实习经历让创业梦想更进一步

    在别人的眼中,“学霸”的头衔从未离开过任泽威。凭借着优异的成绩,2013年,任泽威被保送进复旦大学,而“不安分”的“血液”一直在他的体内“涌动”。原本可以享受着大学生本该拥有的悠闲自得、周游四海的生活,但任泽威却选择了实习和创业,来陪伴自己度过大学的时光。他曾组织同学开办过教育培训类项目,在国泰君安投行部、方正证券北京资管分公司、杨浦区发改委……也都曾留下过他的实习足迹。任泽威说,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视野,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前辈和伙伴。

    2015年底,恰逢赶上国家提倡工业4.0概念,受到身边朋友的鼓舞,任泽威听说他所就读的材料科学系教授课题组正在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时”,任泽威琢磨着,为何不借此机会,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将自主研发的项目发展成为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主导企业,并不断地将其普及推广,通过不间断的研发和创造,最终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材料企业。

    任泽威找到课题组中的梁子骐教授,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任泽威踏上了属于他的创业征程。为了让项目更快步入正轨,任泽威还找到了管理学院的两名同学,三人一拍即合,项目组就此成立。

    他们将项目取名为“赛尔”,这一创意来自于英文单词“cell”的谐音,它既代表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电池产业,又寓意公司可以像细胞一样,不断地成长和进化,进而发展为行业的先行者,为产业经济和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出一份微薄之力。

    秉承团队信念无数个挑灯夜战的黑夜

    如同创业的过程异常艰辛,任泽威和他的团队在向记者回忆起整个科研过程,也是饱含着辛酸,过程颇为坎坷。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每周只有一个休息日,科研室成了他们最常见面的地方。最困难的一阵子,他们将实验室视为临时的家,在一次制作样品的过程中,他们观察发现存在针孔缺陷,这会导致电池短路的状况发生。“这其实也是我们遇到困难中的一部分,困难是多种多样的,每当遇到这样的困难,科研团队就需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得出结果。”之后,不断调节溶液中成分配方的比例、增加添加剂、改善温度,不断改善钙钛矿结晶过程,最终改良了电极尺寸形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经常在学校的办公室里讨论到天快亮。”无数个这样的不眠夜承载了整个团队的信念,任泽威说,他们不过分关注成败,他们享受的是成长的过程,享受自己与产品共同成长的快乐。如今,任泽威和他的团队已经从一个纯粹的科研项目,向产学结合成功转化,并获得了多项创业奖项。

    任泽威认为,创业中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决心”和“毅力”。“创业是我的决心。”任泽威说,创业要充分估计风险,向着真实创业的方向去努力,去完善,尤其是制造类项目。在他看来,创业公司的打造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因为我们还年轻,创业本身的意义在于产学结合的过程,无论成败,我们都比同龄人有了更深、更远、更高层次的眼光。”

更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青年调查
   第A04版:问政
   第A05版:问政
   第A06版:青年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里程碑
   第A14版:证券
   第A15版:财经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梦创周刊
   第B02版:创·人物
   第B03版:创·人物
   第B04版:创·视野
   第B05版:创·视野
   第B06版:创·资讯
   第B07版:创·专题
   第B08版:创·视野
张莉:只为超越自己最满意的标准
任泽威:因为年轻,创业不论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