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乐业·培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8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上飞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用“工匠精神”培育民机后辈人才
青年报见习记者 赵颖欣

    年轻的技工们和一线技能骨干进行飞机装配技能培训。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日前,青年报记者来到上飞公司位于场中路的基地,当天正值高温日,年轻的技工们正在首席技师和一线技能骨干的指导下,在室外的麦道82退役飞机上,进行着飞机装配基础技能培训,即便热得汗流浃背,也没人开小差,大家都认真聆听着培训教员的教导。

    青年报见习记者 赵颖欣

    脱产复训 定期规范一线技工的岗位技能

    2011年,中国商飞公司被认定为首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确立了上飞公司作为民机总装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载体。5年以来,上飞公司在闸北大场基地和浦东祝桥基地已建成了各类培训、辅助设施15000余平方米,建有飞机机械、特设、结构3大装配专业共6个技能实训室,围绕铆接装配、钣金制造、工装制造、数控加工、复材成型等专业设立了生产现场实训教学点,贴近实际生产环境,配置了与飞机制造装配过程完全一致的实训设备、工具和辅助用具。年均开展技能培训1.3万人次。

    记者采访当天,上飞公司组织在岗技工进行的培训课程是以提升飞机装配及相关检验员工的岗位胜任力、夯实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岗位复训,由培训中心组织飞机总装车间、飞机部装车间、质量管理部、飞机维修中心等部门持续开展,包括保险丝安装、口盖安装、导管安装、线缆安装等飞机装配基础技能复训。

    培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岗位复训是上飞公司培训项目中最为频繁的,一般要求短时、速效,培训时间短则半天,多则两天,培训结束即进行考核。“目前型号研制现场生产节奏非常繁忙,这些员工都是脱产来进行培训的,所以给他们安排的培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生产工作安排就有困难。”当天,本该有二十名员工前来培训,而实际到场的只有十七位,其中三位就因为脱不开手上的生产工作而无法前来。“所以我们的培训项目安排非常紧凑,对培训组织过程、质量效果的要求也很高,有时候培训的前一天生产班组才能确定受训员工能否到位,生产安排时时随着型号研制在变化,越是基层,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实时性越重要。”

    为达到实战效果,确保培训质量,上飞公司为一线员工提供了诸多具有实战效果的培训设备和环境,比如记者采访当天的培训,主要依托麦道82退役飞机以及相关培训仿真平台进行,并特别安排了首席技师姚建平和两位一线技能骨干作为培训教员。待所有参训员工完成培训后,培训中心将组织进行技能考核,考核结果将如实反馈至相关部门,并要求部门对参训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复核。

    谈及为何要进行复训,培训项目负责人表示,每个员工在长时间工作之后会不经意间养成自己的习惯,每个人的领悟和掌握能力也是各有深浅,“复训就是为了确保员工的操作方法、工作方式是与飞机制造装配的工艺规范标准保持一致的,当然不排除复训考核通过以后,回到岗位上的员工在一定时间后又会恢复一些小毛病,因此这种培训会是定期、定时的,保持常态化。”

    岗前培训 “生产实习”助学生尽早融入工作

    事实上,整个上海拥有飞机制造相关专业的学校不多,“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来到上飞公司,在我们看来,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相关的工科学历背景,但是还不具备真正的飞机制造装配所要求的技术技能,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为此,上飞公司在新入职员工的三个月试用期间,安排了丰富的岗前培训课程,其中前两周是理论知识培训,之后的六周是基础技能培训,最后的一个月就是生产岗位实习(On Job Training,即OJT),让员工直接到车间按照班组管理要求熟悉生产现场,尽快融入生产现场。岗前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新入职员工通过培训考核,使其岗位能力从零达到零点五,能够进入生产车间从事比较基础的生产活动。新员工到岗后的一年以内,上飞公司将针对性安排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是使其岗位能力从零点五上升至零点八。“要从零点八变为一,就需要安排专业要求更高的培训了,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师徒结对,安排首席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带教指导,再者就是靠员工自身的经验积累了。”培训项目负责人说道。

    另一方面,培训负责人也表示,仅仅三个月的岗前培训,还不足以使新入职员工成为一名熟练的技能操作人员。为了使在校生尽早地融入工作状态,明确工作要求,上飞公司与多家职业院校建立了“生产实习生”培养机制,在毕业前1年将意向学生安排到上飞公司进行实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熟悉民机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操作要求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上飞公司也能全面考量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等,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录用。通过“生产实习生”机制双向选择,能够使实习生更加认同企业,也能够为企业选择更合适的人才。

    记者来到车间时,“生产实习生”们正在课间休息,据首席技师、铆接装配培训专员卢荣珍师傅介绍,今年上飞公司共招录了180名生产实习生,其中安排到飞机部装车间的有24名,包括一位姑娘。当天正值生产实习的最后一天,培训结束并考取操作合格证后,这群实习生就要正式进入生产班组从事飞机装配工作了。

    有趣的是,作为培训最终考察的一环,培训教员会安排实习生们自行设计制作一件铆接作品,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表达出来。“以往几届生产实习生中,有做钢琴的,做四合院的,还有做中国馆的,其实这些东西给他们设计图纸的话谁都能做出来,但我们只提供材料、工具,图纸都是实习生自己设计、自己绘制,考察的是年轻人的创意和想法,从而发现这些新生代身上的优秀特质。”卢荣珍说道。

    航空“手艺人”的摇篮

    联合上海市相关高职院校 开设技能人才培养专题班

    从2010年开始,上飞与上海市相关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技能人才。上飞与行健学院共同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围绕大飞机生产装配要求安排特色课程。学院专门建立了飞机铆接钣金、数控技术等专业实训室,并邀请上飞公司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走进课堂,教授飞机制造工艺基础、航空维修基础等,做到教学相长、有的放矢。

    依托首席技师工作室 加快人才梯队的培养

    上飞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开发、技术攻关、带徒传技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飞机系统安装调试、部件铆接装配、钣金零件制造等一线关键技能岗位建立了首席技师工作室机制。首席技师工作室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技术攻关、团队建设、高师带徒、技术推广。飞机零件数控机加首席技师工作室紧密贴合“青年英才工程”的中心思想,培养“双师型”人才,打破传统独立编程、独立加工人才的瓶颈,开辟了程编员与操作工结合的先例,为复合型人才指引了方向。

    “上飞之星”人才培养班 打造符合发展的民机工匠

    2015年11月、12月上旬,上飞举办了“上飞之星”第一期高技能人才培养班,以“责任能力”、“工匠精神”、“沟通协调”、“交流分享”为主题,组织首席技师、资深高级技师、优秀青年技师开展了脱产培训。通过举办“上飞之星”高技能人才培养班,帮助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素质与上飞发展战略相适应、专业水平与型号项目研制相适应、业务能力与创建世界民机领域一流总装制造企业目标相适应,着力打造符合上飞发展需要的民机工匠。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问政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证券
   第A15版:财经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乐业周刊
   第B02版:乐业·故事
   第B03版:乐业·对话
   第B04版:乐业·区县
   第B05版:乐业·区县
   第B06版:乐业·培训
   第B07版:乐业·招聘
   第B08版:乐业·报告
用“工匠精神”培育民机后辈人才
机构介绍:上海市浦东上船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