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亮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5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沪上“社企先驱” 盈利只为持续发展公益事业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善淘网员工培训残障人士重新就业。

    消费者在全黑环境下感受独特体验。

    等待体验黑暗之旅的消费者。

    虽然社会企业还只能算是引入中国的一个新鲜词。但在上海,其实有几家社会企业的“先驱者”,已经经历了3至5年的摸爬滚打,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精彩。虽然距离世界领域的优秀社会企业仍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的案例也能给更多的转型者一些启示和示范。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善淘网

    用商业模式打造在线助残就业的慈善商店

    善淘网号称“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但不是简单的义卖。在这家网站上,跟你在线沟通的客服可能是一位听力障碍者,而你收到商品,其外包装也可能是残疾人朋友精心为你准备的,只不过,这一切在你下单前并不知道。比起传统的义卖,善淘网没有“道德绑架”,每一次交易都“心甘情愿”。在善淘网一次次再平常不过的网购中,你就顺便做了一件善事。“残障人群也在服务这个社会,但他们在我们生活中都隐藏起来了。”善淘网联席CEO余诗瑶说,据相关统计,中国残障人数千万,但人们对此感受并不强烈。

    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善淘网要做的事情是利用商业模式打造一家在线助残就业的商店。

    让每件闲置品都有价值

    2007年,善淘网创始人周贤第一次接触社会企业概念时,让她“心动不已”,为了了解社会企业,她特意选择到社会企业最为发达的英国,攻读公共服务政策的硕士学位。她发现,英国社会企业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是慈善商店,这些慈善商店几乎随处可见,有的社区可能同时开10家。

    2010年回国后,周贤决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这个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公益模式。2011年1月善淘网上线测试,3月正式开始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

    “用商业做慈善”的模式同样打动了余诗瑶,2012在美国本特利大学市场数据研究硕士毕业后,她加入善淘网,与孙夏燕一起成为善淘网联席CEO。

    据统计,光上海的白领女性衣橱里闲置品人均就达到了22件。但是捐给贫困地区面临物流既贵又慢、没有固定捐赠点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城市衣物不适合当地人群穿着。不如,让衣物在城市流转,通过善淘网,让每一件都实现价值。

    让每个残障人士都有价值

    与欧美慈善商店对物品品质并无太大要求不同的是,善淘网只接收全新或九成新的优良闲置品。余诗瑶表示,这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捐赠品质量越好,越有可能实现再次销售。另一方面,善淘网50%的员工是残障人士,无法上架的捐赠品会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原来,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善淘网的另一大功能是帮助残障人士重新就业。在善淘网,一条10元的皮带,可以帮助一位残障伙伴获得1小时的工作岗位;一件500元的大衣,可以帮助一位残障人士获得一张职业培训证书;一件300元的外套,可以帮助一位残障人士获得一个月的电脑培训机会。

    据了解,善淘网公司分别设立在上海和江苏南通,目前,善淘网全职员工共50多人,其中残障人士占了一半,且绝大多数员工集中于江苏南通。

    除了公司内部吸纳残障人士外,善淘网还同助残基地展开合作,充分发挥残障人士的价值,令他们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点击打开善淘慈善商店,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写有如“图片处理:善淘助残基地学员小平”等图片,这些成品均来自助残基地的残障伙伴。

    目前,公司与上海的阳光心园、阳光家园、江苏南通的狼山社区、安徽阜阳的翔飞残障人士互助协会等4个助残基地展开对接,对残障人士进行培训上岗。“我们把捐赠品照片远程给各基地,由残障人士进行处理,并按数量给予他们报酬。”余诗瑶说。其中,阳光家园多为智力障碍者,善淘网则提供简易的工作——制作书签,令他们发光发热。

    盈利目的是为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

    同时,善淘网还推出义卖、公益时装秀、虚拟店员等各种公益项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得自信了,而且有了减肥的动力。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关爱!么么哒!”在参加了公益时装秀后,聋人傅女士用文字记录了心情。

    “公益时装秀由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共同走秀完成,旨在展现‘不+同’之美,呼吁‘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下,只有不同’。”余诗瑶说。

    而“虚拟店员项目”是善淘网近期推出的公益项目。据介绍,善淘网面向全国召集残障人士担任虚拟店员,只要愿意可以直接复制该网店上的产品照片,放在微信或其他网络渠道上销售,货物则直接由善淘网发送,其间每项物品所得的销售额20%归店员所有。

    据统计,2014年善淘网捐赠总量75674件,上架总量20818件,自营性收入1292053元,项目性收入305177元。而在2015年,相关数据有了飞跃般的提升,自营性和项目性总收入实现近200万元。

    余诗瑶说,慈善事业不是“上顿吃了没下顿”的迷茫,“我们跟商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盈利的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目前,善淘网拥有超过3万名用户,募集资金达500万,拥有300多家大中小企业合作伙伴,帮助残障伙伴就业或职业培训超过300多名。

    黑暗中对话

    用社会企业的力量创造光明

    手握第一次拿起的盲杖,八人组成一团,跟随视障导师一起由光明处进入黑房,瞬间伸手不见五指,失去方向感、害怕撞上障碍物、担心脚下绊倒……此刻视力无用,唯有用耳听着小心迈步。在这个专业设计的黑暗园区内,有模拟日常生活的场境,渐渐听到鸟鸣,知道身处“公园”;闻到咖啡香,知道来到了“咖啡馆”可以坐下喝一杯。在全黑环境下的独特体验,是“黑暗中对话”体验馆的一次全长90分钟的黑暗旅程。

    作为一个享誉全球的社会企业案例,6年前,黑暗中对话被授权引入到上海,项目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即便在一个对社会企业概念模糊的慈善创业环境中,仍然做到了第一年就收支平衡的好业绩。在竞争中出类拔萃,靠的不是眼泪,而是产品和服务。

    国际著名社企诞生“中国版”

    “黑暗中对话”工作坊提供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

    这个点子最初源于德国。1988年,一位名为安德雷亚斯·海勒奇的博士希望寻求一个让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交集的地方,由此诞生了“黑暗中的对话”活动。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黑暗中的对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企业,场馆遍布全球38个国家、170多个城市,体验学习者超过800万人,解决了超过8000多位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2010年,蔡史印将黑暗中对话工作坊引入中国内地,落户上海。和国际上一样,工作坊培训师皆为全盲或弱视的视障人士,他们全程引导参与者完成所指定的团队任务。来自不同层级和职能的领导者与员工一起“沉浸于黑暗”,思考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合作模式,进而将这一经验带回日常工作与个人生活,以至于整个漫长生命。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除了体验馆,在黑房内操作的企业、行政、教育工作坊,是为不同需求和类型的客户量身定做的培训,也是由视障培训师引导全程,在全然陌生的黑暗环境中,与团队伙伴一起,借助倾听、合作与信任,找到最佳方案完成团队任务,培养领导力、合作与沟通精神。离开黑暗环境之后,还会有培训师高水准的即时点评及团队的反思总结。在培训教育之外,还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比如黑暗中生日会、音乐会、品酒会等。

    这些是“黑暗中对话”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用营造出的“失明”环境暂时关闭参与者的视觉,使得参与者必须迅速挖掘潜能以适应突如其来的暂时失明,从中获得自省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对视障人群所处世界的感同身受,以及在全黑环境中视障导赏员、培训师与自己的强弱对比,又为参与者带来同理心的提升、和对视障人士的尊重、钦佩以及改观。裨益他人的同时,对于视障人士,黑暗中对话用自己的创新产品为他们带来工作机会,目前中国有34位兼职与全职的视障导师,占全部员工的三分之二。

    竞争不靠眼泪靠产品

    作为上海社会企业的“先驱”,“黑暗中对话”已有亮眼的成绩单:第一年便达到收支平衡,已在全国15个城市做过培训和活动,许多全球一流公司在其客户名单之列。蔡史印认为,社企要成功,必须有一个成功的商业盈利模式,在商业市场上竞争,靠的不是眼泪效应,而是值得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持久。“黑暗中对话”的盈利模式即是由上述三个模块的产品构成:体验馆有门票收入,也是与公众接触面最广的,它的功能大多是针对公益、达到公共效应;工作坊的收入来自参与者的培训收费;主题活动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个人门票,有时也会给企业等有需要的团体做一些订制活动。所有这些商业收入中,最大的盈利比重来自工作坊,而因为体验馆本身投资高开销大,因此它的运营需要工作坊及活动的收入去支撑和补足。

    在蔡史印看来,社企的盈利模式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基因,“黑暗中对话”创新的服务和产品,具备独特的商业竞争力,这并且影响到它跳脱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并没使用大规模广告、推销等传统方式,而是用做口碑的方法,客户自己找上门。

    一方面,产品的独特性使得传统的宣传推广未必有效,因为“黑暗”很难直观地诠释,只能亲自体验;另一方面,地标式的体验馆是最大规模的受众可以进入的,独特的体验感受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引起对其他产品更进一步了解与参与的可能性,而工作坊的产品中便有一项叫“公开工作坊”,是特别设计给企业的决策者和人力资源部的人来参与,所谓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使他们体验到良好的效果便产生了口碑以及后续的购买。而因为创新产品的独特性,尤其是工作坊还成为很多培训公司产品模块的一部分,因而“黑暗中对话”认为自己在市场上的脱颖而出所带来的并非竞争,而更多的是合作和互补。

    巴黎咖啡

    用一杯咖啡让聋哑人月入8000元

    “不好意思,她是聋哑人。”如果你常去上海的巴黎咖啡店,对这一幕应该不会陌生。这是香港人林博聪在上海开设的一家社会企业,不仅公平贸易的方式扶持云南、海南贫困地区的咖啡种植,更始终坚持大比例聘用聋哑人作为咖啡师和员工。如今,他正在尝试1公里咖啡项目,用一杯咖啡让聋哑人月入8000元。

    开辟“咖啡战线” 坚持聘用聋哑人

    1999年,学习餐饮出身的香港人林博聪在香港登打士街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咖啡店旁边有一家聋哑人中心,有一天,一位聋哑人进店问可不可以请他做服务员,他心想,为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这位聋哑人第二天就来上班了。这可谓是林博聪创办社会企业的萌芽。

    面对聋哑员工,在培训上面确实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不过,他们专心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培训的时间,他们有同龄人没有的自律和专心。”深受感动的林博聪开始聘请大量的聋哑人,后来他的咖啡店大约有一半都是聋哑人。

    2009年,林博聪来到上海,开启了巴黎咖啡的上海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扫扫二维码就可以下单点餐,几乎不需要语言的交流,所以在上海,有些店干脆所有员工都请聋哑人。“聋哑人之间有自己的一套语言,我们教会一个,这个聋哑人就可以去教其他聋哑人,是个可复制的过程。”

    当然,由于沟通不便带来的误会是常有的,但林博聪不喜欢刻意强调巴黎咖啡店的不同,在他的店里,除了收银台前一个小小的提示牌外,再看不到任何标注有聋人服务的标识。“我想给这些聋哑人最平等、最自然的尊重。”

    发展至今,林博聪依然坚持每一家店都聘用聋哑人。“我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我很清楚自己是一个商人,我的咖啡店招收聋哑人,从来没有申请过政府的任何补贴,可以做生意,又可以贡献社会,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用一杯咖啡玩转公益

    一杯20块的咖啡成本可能不到2块,但真正到农民手里就不知道剩下几毛了。咖啡豆其实也是一个农业产品,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消费品,对世界经济影响极大。南美洲的贫困国家大量种植咖啡豆,但咖啡豆并不能维持他们生活,咖啡青豆的价格被一压再压,种大半辈子咖啡豆,可能还是供不起孩子读书,世代困在咖啡田里,这就是公平贸易问题。

    “我是个商人没错,但我不想做这样的生意。”来到上海,林博聪去过贫困学校探访,发现云南、海南贫困地区的学校都有咖啡种植,但在当地没有好的销售渠道。于是,他和这些学校合作,用公平的价格购买他们种植的咖啡豆。

    一杯咖啡就可以玩转公益,除了购买公平贸易的咖啡豆,巴黎咖啡还会和上海一些高校,比如复旦、交大合作拓展咖啡店。

    帮助更多聋哑人 发起“1公里”咖啡

    不过,小小咖啡店能招收的聋哑人总是有限的,怎样才可以帮助更多的聋哑人呢?林博聪说,他想用1杯20元的咖啡让聋哑人月入8000。

    中国人饮用茶和咖啡的比例大约是99:1,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是巨大。“传统的店铺增长员工太慢,想要帮助更多的聋哑人,避开租金,增大竞争力,我们需要把员工变成直接活动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人为单位,不应该以店铺为单位。”这就是1公里咖啡的雏形。

    为什么叫1公里咖啡?在项目中,每位聋哑人会免费获得一个背包,这个背包中装着十几款咖啡和一些制作咖啡的小机器,客户可以通过APP下单,通过GPS定位,定点1公里范围里的订单都会推动到那个聋哑人的手机上。整个项目当中,巴黎咖啡只会收取5%的管理费用,其他95%的收入都会进如聋哑人的口袋。聋哑人是整个项目中最大的老板,林博聪把成本大约控制在20%,如果一天卖30杯咖啡,那么聋哑人月收入就能达到8000。

    一杯咖啡从下单到送到客人手里,预计的时间是10-15分钟,而实际制作咖啡只需要3-4分钟,剩下的时间是给咖啡师走那一公里路的。

    林博聪将一公里咖啡的logo设计成一只蚂蚁背着一个超大的纸杯。“也许你会担心这咖啡杯会压垮那只小小的蚂蚁,但据力学家测定,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拖运超过自身体重1700倍的物体。聋哑人士就像蚂蚁,他们不是只能接受他人捐助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是某些方面不擅长而已。”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青年调查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天下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证券
   第A15版:财经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公益周刊
   第B02版:在行动
   第B03版:主角
   第B04版:亮点
   第B05版:亮点
   第B06版:亮点
   第B07版:亮点
   第B08版:在行动
探访沪上“社企先驱” 盈利只为持续发展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