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梦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青年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3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作家叶开谈儿童教育:
与其死记硬背的“学” 不如内心激活的“玩”
叶开

    制图 周培骏

    又到六一儿童节,看到各种商家促销,各种书店推荐。

    现在出版似乎无比繁荣,各种读物琳琅,数不胜数。如果一个家长非常尽责,尽责到见什么就买什么,看见各种推荐都照单全收,就是活了三百年还装嫩的“红孩儿”,一刻不停地阅读,一目十行,三百年也读不完啊。更何况,“红孩儿”还要做妖怪呢。

    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做妖怪”更重要,做人其次,读书更次。

    前几天看见微信上有人转的“神童”视频,是六岁女儿博览群书,读过诗书礼易,背过唐诗宋词,舌战一男一女两位主持无敌手。

    那个孩子被问《易经》喜欢哪一句,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掌声响起来。

    镜头切到观众席,一伙大伯大妈围观,笑声不绝。

    他们的表情很欢快,让我会想起小时候在老家雷州半岛时看艺人耍猴。当那被链子拴着的猴子在耍猴人的鞭子下,轻巧地一个后空翻,一个前滚翻时,周边满脸时间褶皱的乡亲们,也是这种笑容,也是这种掌声。只是,被围观的猴子,变成了六岁的神童。

    不变的是,男女主持人那种非常友好,非常自然的耍猴表情。

    我不便猜测这个节目是事先排练的,但即便六岁神童女孩子满腹经纶,对答如流,但我还是对一个小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表演,而感到很不舒服。

    已经看到很多人对这位神童女孩的父母致敬了。

    父母中一位是工程师,另一位大概是教师,于孩子身上,不可谓不尽心费力,也很可敬。相比起来,很多父母努力挣钱,然后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提高班、辅导班,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又被若干伪教育机构骗取,这对父母很不容易了。

    我对如今火热的“国学”一直持批评态度,不主张孩子从小背诵太多的“国学”经典。我国的教育体制环环相扣,一个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基本上就开始大规模学习了,各种文化知识如潮水般涌来。六岁上小学,有些小孩子感觉已经历经沧桑,一脸疲惫的大人表情。

    我觉得,孩子在六岁之前,都不必过度学习,甚至应该轻度学习。小时候,如果父母有心,可以跟孩子一起读读《诗经》、《论语》、《千家诗》,不必整本背诵,有意思的多重复重复,谈谈古人的趣事,如孔子也爱吃肉,也爱到河里洗澡之类的。如果不很拘泥于朱子注经之类的,我觉得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漫画版和动画版《老子》、《庄子》、《论语》之类的,都不错,孩子看看就好。

    实际上,我更主张什么也不学。要学,也是“轻学习”。

    六岁上学之前,孩子就该玩,好好玩,疯狂地玩。

    父母有空有经费,尽量带孩子多外出去游山玩水,如果你有心,你又准备充分,在山水中可以装模作样地背诵一下诗歌。不过,我还是主张什么也不想地玩,一个孩子在玩耍中,会有更多其他的内心激活。他们今后学习的文化知识会非常多,在上学之前,不如先清空脑袋,扩大自己的心胸和“脑容量”,如老子说的“虚其心,实其腹”,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更有弹性,更有韧性,脑洞更大。

    人生路很长,慢慢来,不着急。

    >>>B04-05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青年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专题
   第A09版:专题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证券
   第A15版:财经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梦创周刊
   第B02版:创·人物
   第B03版:创·人物
   第B04版:创·视野
   第B05版:创·视野
   第B06版:创·视野
   第B07版:创·视野
   第B08版:创·资讯
与其死记硬背的“学” 不如内心激活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