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3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想引领青年创业“反哺”就业社团共享资源
“区校共建”联动松江百万青年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晓颖

    区校共建联盟举行启动仪式。受访者供图

    “有松江区搭建的公益平台,我们学生终于有机会做持续性的公益活动了。”石新跃是大二法律系学生、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队长,谈到松江团区委搭建的“区校共建联盟”时,她感慨。

    2016年5月底,共青团上海市松江区委员会联合位于松江区的十所高校,成立了“区校共建联盟”,在志愿服务、思想引领、就业创业、社团文化四个方面覆盖到在松江高校学习的10万青年大学生,并通过这10万青年大学生,带动松江105万青年,通过“学”、“创”、“玩”、“聚”,实现一同成长。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晓颖

    区校共建 搭平台助力群团改革

    松江的高校资源包含了7所位于大学城的学校以及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覆盖10万青年学生。

    松江团区委书记丁汀表示,松江青年工作历来注重与高校的联系合作,在群团改革背景下,“区校共建联盟”的倡议和成立就是要进一步整合地校资源,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弘扬优秀青年榜样,培育青年社团成长,以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的方式,专业化引导更多青年在传道授业、创新创业、建功立业的方方面面争当实践先锋。

    区校共建联盟受松江区委和联盟高校党委领导,并设立主席团,高校团委书记将轮值,作为主席指导学生工作。平日,10家高校的团委会与松江团区委在项目活动上共同提建议,沟通协调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为联盟活动提供各类资源。

    据介绍,联盟的合作范围不仅是松江团区委直属团组织与院系团组织结对,还会通过社团,把高校学生与中学生联系起来,通过10万大学生带动影响松江区的105万青年。

    志愿服务 学校与社区活动零距离

    “双赢”,立信会计学院的义工队队长石新跃同学用这两个字总结与松江区志愿者合作的感受。“志愿服务共建后,我们有了规律、稳定性强的活动。主办方也有了充足和靠谱的青年志愿者力量,帮忙共同完成项目。”石新跃表示,运营校园志愿者团队不易,不少邻校的志愿者团队就因缺项目而中断运营。对一个2014年成立的新团队来说,如何联系到周期固定的志愿者活动,成为了她曾经头痛的大问题。

    如今,松江区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已逐步吸引了包括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在内的十多个松江的高校志愿者团队加入,发挥着在地校公益志愿者活动中的联系和纽带作用。

    近期,松江各街镇在“区校共建联盟”基础上,联合青年大学生做了不少“创意项目”。

    “为劳动者点赞,向青春献歌”,4月 29日晚上7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东华大学等松江高校的学生社团在今年五一小长假前,特意到广富林遗址公园,用文艺表演给辖区工地的600余名工人带来了一场五一劳动节与“五四”青年节的文化礼物。现场观众被“95后”表演者的热情感染。街道团工委负责人表示,加入学生团体后,不仅节目可看性提高,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上周,松江洞泾镇的滨湖绿地围墙旁,多了12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涂鸦社的学生。他们在100余米的空白围墙上集体涂鸦创作。据介绍,滨湖绿地属于洞泾的黄金地段,围墙以往都是纯白色。想改变单调风格,洞泾镇团委在今年四月,依托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向大学生征集涂鸦创意,共有来自六个大学的51个团队积极投标。“大学生创意无限,只是缺少落地的平台。”活动负责人陈玮介绍,近日获得评委一致认可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涂鸦队伍最终“中标”,来到学校附近的滨湖绿地,为墙壁涂色添彩。

    在松江团区委书记丁汀看来,“团活动的群众性如何体现,关键就是要紧贴青年群体的需求。以群团改革为契机,区校共建更加突出吸引高校青年主动作为的参与功能。”

    就业创业提供实在机会助推青年成长

    十万学子除了日常在松江区学习,如何获得与市区同等数量的社会实践与就业资源?

    松江团区委表示,后续将充分借助区人保局、经委、科委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发挥区内青联、青企协的群团资源,整合优质实践和就业岗位,向十所高校推送。

    在创业方面,2015年,松江引入蚂蚁创客空间,迎来了一波青年创客。2016年5月5日,松江团区委以此联系了不少投资人和创业导师,为在松江创业需要投资的创业者举办了第一季松江青年创业路演。赶考网CEO周强就是其中的参与者。

    “无论是大学、松江区创业中心,还是现在的蚂蚁创客空间,我的创业路上受到了在场地、资源上的帮助。”周强是上海对外贸易大学2007届的毕业生,在读书期间,他通过做网站式的家教中心开始创业,毕业后关注互联网教育,以此突破做起了“赶考网”。

    通过一轮轮项目创新、一次次路演,如今的周强的“赶考网”已经有300万分钟特级教师精品课程,获得100万余注册用户。目前,创业小有成绩的他化身为招聘方,向松江大学城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如APP制作、网站维护等实习或就业岗位,以创业“反哺”就业。

    思想引领 微信、社团关注青年之声

    缪韵笛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团委副书记。群团改革后,她多了一个新的岗位——松江区团委兼职副书记。

    采访当天,缪老师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她与学生团队讨论学校团委的微信怎么做。“我们面对的青年是互联网原住民。”

    认识到这一点的高校团工作者,在学校开设了“青听”暖心服务项目。线下随机采访校园青年呼声与对校园建设、社会热点的想法,反映青年观点;线上在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传播青年声音。

    “群团改革,高校在不断努力。”缪韵笛介绍,近期学校建立了“SUIBE chat”平台,请同学中或是成功考研、留学的“达人”学霸,在社团、兴趣爱好中发展小有成绩的学生“大神”到微信群中,与感兴趣的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把青年大学生的所需所想带到松江团区委,再用实际活动让青年有获得感。”缪韵笛说,这是她目前青年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

    当天,安排好互联网宣传工作,缪韵笛在午后搭乘地铁九号线,从松江去市区与上海各大高校团委书记一道,参加了有关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座谈会。“思想引领工作需要潜移默化,深入学生。”缪韵笛表示,到学生中做问卷,分析“95后”青年学生怎么引领更有效。“如今学生需要可以触到他们心头、可以引起共鸣的活动。”

    座谈会结束,缪韵笛在夜幕中赶回松江,参加大学生艺术团的校园专场演出。“做学生所想,及青年所需。”她表示,自己仅是高校青年团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但足以看到高校团委老师为满足青年大学生所做的努力与改变。“现在松江区有了‘区校共建’的平台,松江高校与松江区可以紧密联系,互通有无。团组织覆盖的教师可以为区发展做决策咨询,高校青年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松江区提供的各类机会。希望会成为一项接地气的特色尝试。”缪韵笛说。

    社团文化 高校与中学联结 共享智力资源

    “培育青年社团成长的组织机制,让10万大学生带动松江105万青年共同成长。”松江团区委书记丁汀介绍,“区校共建联盟”中,社团共建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今年,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依托高校,开发了系列特色拓展课。大学老师将《摄影基础班》、《摄影提高班》等课程开入到东华附校。东华大学的外派老师严晨在附校开发的《诗情画意》校本课程还获得了第三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大学教授同样会进入东华附校的“经纬讲坛”,向中学生开文学、科学的系列讲座。

    今年,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联系了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准备在附校内建立各民族的服装博物馆。高校的教授与研究生将其研究的民族服装成果在附校中设点长期展示。中学生可以在此博物馆中感受大哥哥大姐姐们分享的民族文化知识。体育教育也不可缺少。自2015年10月23日起,大学的足球队也走入了东华附校。每周一、五下午,大学足球队的成员在东华附校足球场准时训练有足球爱好的中小学生。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东华附校的发展处主任严老师用这八个字总结共建的经历。据悉,东华附校向大学也提供了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引进了共六位综合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并成功留用任教。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专题
   第A09版:专题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专题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球周刊
   第A15版:球周刊·追球
   第A16版:球周刊·场外
“区校共建”联动松江百万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