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你老了 在风景胜地安度晚年
好气候和低价格让人乐不思“沪”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朱嘉雯

    龚阿姨称西塘山清水秀。

    受访者供图

    郑爷叔表示海南的气候宜人。

    在快节奏的上海工作是高效率、快发展的好事,但当人至老年,不少老人为了逃霾、取静纷纷移居异地养老,开始了慢生活。近日,记者连线了数名在长三角和云南、海南等风景旅游胜地异地养老的老人,全方位展现异地养老的实际情况。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朱嘉雯

    海南    两个月治好20多年的皮炎

    67岁的郑老一晃已经过了7年的养老生活。别的老人退休后在家帮着小辈带孙辈,或者四处兼职,他却住到海南,过起了旅游般的养老生活。

    郑老退休前在宝钢管生产,每天神经紧绷。“记得那时,哪怕是深夜12点,单位里一个电话说生产线出故障了,我就立马爬起来,穿上衣服,开了车就往厂里赶,通宵是家常便饭。”常常,他的工作时间被拉长为12小时,疲惫万分。以至于退休以后,郑老还是会习惯性地6点就起床。

    如今的郑老在海南买了套房,每年冬天都会去那养老。当地地热资源丰富,很多小区都有温泉。每天下午四五点,小区里上了岁数的人就陆续来泡温泉了,郑老也是其中一员。郑老告诉记者,自己右腿上有一块巴掌大的神经性皮炎,这困扰了他20余年,只要天气干燥就会发痒,常常抓破。到海南泡了两个月温泉,竟然好了,这让他大喜过望。

    当上海的冬天气温降至零下的时候,海南的人们还穿着长袖。在那个四季如春的旅游胜地,每天看书、作画、泡温泉、看新闻、和朋友聊天成了他一天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惬意、自由是他对海南养老的最贴切的定义。退休后闲下来的郑老重拾兴趣,找老师、上老年大学,学起了油画、水彩、丙烯画,画海南风光、小区景色、临摹名画,他乐此不疲。

    除了冬天到海南养老,退休后的郑老还开启了旅游养老的新模式。到2012年,他就已走遍了七大洲四大洋,去了两次南极北极,也几度重游西藏。退休后,郑老几乎游遍了美、英、法、德、俄等国的大博物馆。“像华盛顿、纽约、伦敦、巴黎这种博物馆非常集中的地方,我一般每个地方要待上四五天。接下来,我还想去看看幼发拉底河、巴比伦、波斯的文明,丰富养老生活。”

    腾冲    当地的敬老文化让我动心

    1955年出生,61岁的秦晋现刚刚迈入银发族行列,一退休,他就选择在云南省腾冲市享受晚年生活,迄今快有两年光景了。之所以选择逃离魔都,秦晋有自己的考量,“前几年,还没有PM2.5这个概念时,我和夫人就觉得上海的空气质量很成问题。我们思忖着退休以后找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澈的地方养老。”

    2006年夏天,他来到了腾冲。当时上海已是38℃的高温天,但腾冲那边却只二十七八摄氏度。当了解到腾冲当地人家里几乎不装空调,四季气候宜人,他不免动了心。来来回回赴腾冲考察了几次,他决定在那里买房养老。

    秦晋当年去腾冲的时候还没有直通的飞机,只能飞到昆明,再从昆明坐10多个小时的汽车,要折腾整整两天。近年来有了直达航班,让他的异地养老便捷了许多。“现在我从上海出发,到腾冲能赶上晚饭,方便了许多。” 秦晋说。

    两年过去了,秦晋对腾冲的养老生活十分满意。“腾冲四周青山绿水,自然环境极佳,是个适宜养老的好地方。”秦晋介绍说,他住的小县城有8条线路的交通,老人上车只要5毛钱。当地人也十分敬老,即便老人在马路对面和公交车司机说等一下,司机就真的会停车,等老人上车。“记得当时我扶着90岁的老父亲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一车人就都等着,没有任何怨言。当地人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古传下来的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这让我很感动。”

    除了山清水秀的环境,让秦晋留在腾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结识的那些新朋友。这几年来,他结识了许多让人敬重的老者,其中就有一位腾冲县文馆所的所长。这位老先生现在70多岁,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多年来,他一直身负保护当地文物的重任,希望将当地历代的文物完整地保存下来。

    西塘    在离家最近的风景胜地养老

    小桥流水、节日联欢、老有所伴,这是70岁的龚阿姨眼中自己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海市区的公办养老院价格贵,还要排队等候床位,郊区的养老院价格稍便宜,但环境差了一些。龚阿姨找到了上海周边的位于西塘的一家老年公寓。

    入住老年公寓后,昔日从事文艺工作的龚阿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老伙伴”。“院里经常组织文艺会,我和社区里的老人一起跳舞、打拳,还参加了合唱队,精神上很富足。前两天,我们还为一名老人庆生,非常热闹。”

    西塘山清水秀,白墙灰瓦,空气也好。院里康复室、阅览室、多功能厅也都齐全。由于上海和西塘临近,龚阿姨和当地老人也不存在沟通上的问题,相处愉快。龚阿姨患有腰椎盘突出。在上海与子女同住时,还要为他们料理家务,现在住进异地的养老机构,不用再操心干活的事,腰也好多了。“现在院里老人还不算多,等人多了,院里还打算给我们请中医按摩呢。”龚阿姨笑着说,住在这里,有专人照顾饮食起居,身体状况也大有改善。

    院里住的大多是来自上海的老人,但现在上海和浙江的医保没有联通。龚阿姨介绍说,现在院里都是每两周拿着老人的医保卡替老人到上海配药。如果要做检查,也是由医生陪同坐车去上海完成的。

    龚阿姨还告诉记者,由于西塘当地的养老机构多半是公办的养老院,价格低廉,所以权衡之下,她所入住的老年公寓虽是中高端配置,但价格也相对较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月全部费用只需3100元,相当于入住上海郊区养老机构的价格,但环境和服务却要好很多。

    “现在长三角的医保还未联通,这也是很多上海老人的顾虑之处。相信过两年等医保联通了,这里都要挤爆啦。”龚阿姨戏称。

    [思考]

    如何让异地养老更为便捷?

    推进医保“漫游”

    近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这一目标虽还未实现,但郑老表示上海对于异地养老的医保政策还是很人性化的。“我就是请邻居拿着我的身份证和医保卡到区里的社保中心办理医保的临时转调,只是半年之内是不能转回上海的。”

    至于异地养老最让人关注的医保问题,记者咨询了龚阿姨入住的老年公寓的执行院长孙小姐,谈及即将开通的医保“漫游”,她表示,这将会为老人提供不少益处。她介绍说:“现在到我们机构养老的上海老人可以选择到居委会办理调离申请,就能把医保关系调到嘉善来。但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要到上海看病,就不能走医保了。所以考虑到上海的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很多老人还是选择把医保落在上海。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对于慢性病,我们每两周拿着老人的医保卡到上海配药。对于急性病症,则会就近为老人安排治疗,等病情平稳后再根据老人的意愿看是否转院到上海。”

    孙小姐感叹说,人老了以后各种疾病也都出来了,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可能需要持续吃药,医药方面可能投入很大。如果异地养老没有医保的话,工薪阶级承受不了这种负担,如果医保能够联通的话,就解除了很大一部分费用,老人看病也会觉得心里非常踏实,一方面为老人减少了很大部分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利于促进老人健康。

    “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自费就医,医保不能报销,可能小病我就不去看了,觉得扛一扛就好了。但这些小病小痛就很有可能是大病的前兆或前期,没有及时去医院的话可能就会耽误治疗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但医保联通的话,这种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孙小姐表示。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天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共青团
   第A10版:文体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财经
   第A14版:投资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梦创周刊
   第B02版:创·人物
   第B03版:创·人物
   第B04版:创·视野
   第B05版:创·视野
   第B06版:创·专题
   第B07版:创·资讯
   第B08版:创·专题
好气候和低价格让人乐不思“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