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小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救死捐身” 14年爱心绵延
自她之后,数千名白衣天使投身造血干细捐赠志愿事业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郑君华医生(右)给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蔡亦琴医生打气。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摄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茫茫人海中只有十万分之一的缘分。不久前的一天,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随着血液的体外循环,宝贵的造血干细胞从浦东新区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蔡亦琴的体内缓缓采集出来。这些造血干细胞将救治一位3岁的北京儿童医院的白血病小患者。

    采血的那一刻,有一位“神秘嘉宾”陪伴着她,那就是蔡亦琴的“偶像”郑君华医生——14年前全国首位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医务工作者。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救死捐身

    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还不深,以至于郑医生连续打了3个星期电话,才终于拨通了报名热线。半年后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她笑称自己“很幸运”。

    “70后”郑君华医生,是全国第一位捐赠造血干细胞(简称捐骨髓)的医务工作者。2002年,32岁的郑君华捐出造血干细胞成功救治了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小秦(化名)。

    郑君华说自己很“幸运”,因为她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第二年,便配型成功了。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君华医生和同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工作的先生顾天来一起,看到了一篇报道,讲的是为白血病患者提供骨髓的故事。郑医生告诉青年报记者,她至今还记得那篇文章最后写道,亲爱的读者,你,还有我,把手放在胸前,摸着一颗跳动的心,问一问自己:我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有什么问题?”

    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还不深,以至于郑医生连续打了3个星期电话,才终于拨通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报名热线。于是,夫妻俩双双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未料到,半年后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郑医生笑称自己“很幸运”。

    郑君华的父亲郑开邦是一名药剂师,在她的印象中,父亲一辈子先人后己,与人为善。郑开邦说过:“要时刻记住‘救死捐身’。”这句话来自他写的一首诗:“求恩继志今何在,现世医护亮节操。救死捐身常辛苦,老少安康含泪笑。”当他得知女儿要为白血病病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送上了这句诗。

    2002年,郑君华的捐献成功救治了女大学生小邢。

    精神传承

    “以后受捐者的血型也会跟你一样的,就像多了一个孩子。你的造血干细胞,将取代他自己病变的造血干细胞,从而挽救一个生命,他从此就好了,变成正常人了,这真的很值得。”

    “我那时打了3天‘动员剂’才行的。”病床边,郑医生细声安慰着蔡亦琴医生。“动员剂”,就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打这个针是为了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便于采集。

    此刻,郑医生作为“过来人”,为蔡医生打气。

    出生于1978年的小蔡医生,有一个12岁的女儿。5年前,她便加入了上海市红十字会骨髓库。那是2011年8月的一天,小蔡医生和同事们一起参加在川沙影剧院举办的“点燃生命的希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全过程以及捐献者前辈的经历和感受,

    在那次宣传活动中,她第一次见到郑君华医生。直到现在,她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征募、血检活动,而作为供者“现身说法”的,正是郑医生。

    受到郑医生义举的感召,小蔡医生当场便决定加入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时隔4年,当上海市红十字会骨髓库的工作人员告知她初配成功,并询问是否愿意进一步检查捐献时,她第一反应就是:“知道了,可以呀!”作为医务工作者,她知道这种配对成功的几率实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小蔡医生说:“我是一名儿保医生,每天都与小孩子接触。想到那孩子需要我去帮助,他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就觉得有义务去救这个孩子!”小蔡医生的决定得到了丈夫、女儿的支持。

    “以后受捐者的血型也会跟你一样的,就像多了一个孩子。”郑医生笑着为蔡医生鼓劲儿:“你的造血干细胞,将取代他自己病变的造血干细胞,从而挽救一个生命,他从此就好了,变成正常人了,这真的很值得。”

    感恩一生

    “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电话,那个告知我二配成功的电话,重新燃起了我对生的希望。”“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保持着往来,当年那个大二女生,如今都已经35岁了。她不再是一个白血病人。”

    郑君华成功捐献后,她便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和丈夫一起到学校里宣传造血干细胞移植,帮助捐助者及家属。直到现在,这个俱乐部每周仍然坚持组织活动进行宣传,成员已有数百人,他们中有的是成功捐赠者,也有的是尚未配对成功的志愿者。

    2003年,也就是成功捐赠第二年,在志愿者俱乐部的一次活动中,郑医生和她捐赠的病人小秦见面了。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保持着往来,当年那个大二女生,如今都已经35岁了。”提到自己“救活”的女大学生小秦,郑医生笑着告诉青年报记者:“她不再是一个白血病人,也不用再吃药排异,她现在就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

    小秦是个含蓄的上海女孩,见到“恩人”时,她连话都说不出,只是抱着郑医生哭。小秦的父母更是对郑医生“千恩万谢”。“这十几年里,我们大概见过四五次,逢年过节她会发短信向我问好。”而这一切,都被郑医生淡淡带过,因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她觉得这是一件她生命中再普通不过的事。

    郑医生告诉青年报记者,小秦手术后第二年就已经停服排异药,如今,她开网店,做手工珠宝,学英语口译,过得开心自在。在郑医生发给青年报记者的一段音频里,小秦用好听的声音表达了对郑医生的感激之情:“回想当时,刚得知这个病时,几乎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无疑是判了死刑,虽然当时我积极配合治疗,但很清楚自己的归宿,时间早晚的问题。父母变卖了房子,死亡随时降临,全家处于崩溃边缘。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电话,那个告知我二配成功的电话,重新燃起了我对生的希望,对生命的敬畏。深深地感激郑姐姐,幸亏有好心人,我才能活下来,才能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秦后来在公益组织工作过,为了反哺,她如今也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而郑医生读高中的儿子,他的志愿中也包括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爱心不息

    “尽管也有点担心自己,但自从报名那天起,我便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想着能够在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中去拯救一个生命,我觉得是自己人生中做的最伟大的事。”

    青年报记者获悉,事实上,蔡亦琴是浦东新区卫生计生系统中第4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务工作者,也是上海第353位配对成功捐献的志愿者。目前,上海市红十字会骨髓库的志愿者中,有数千名医务工作者,光是浦东医务工作者就有700多人。

    这决不是偶然,而是与白衣天使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密不可分。

    东方医院胃肠外科的杨永康,也是一位捐赠成功的志愿者。虽然他自称不过是个普通的“小医生”。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杨永康绝不普通:一个马来西亚人来到中国行医,在华期间坚持义务献血,还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白血病患儿的生命。有人把杨永康称作“当代白求恩”。但他却说,自己只是在尽力做好一件小事,那就是帮助别人。

    2013年3月16日,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药剂师郁春雷成为上海第269名捐献造血干细胞者,为一名9岁男孩成功捐献。“作为一名2岁孩子的母亲,我能深深感受和体会一位母亲的心情,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和一切,能为这位年仅9岁的白血病孩子和他的父母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是一种缘分。”郁春雷说:“尽管也有点担心自己,但自从报名那天起,我便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想着能够在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中去拯救一个生命,我觉得是自己人生中做的最伟大的事。”

    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根据我国的人口政策与状况,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代者只有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去寻找。

    那天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时,青年报记者遇到了另一位次日就将做捐赠手术的普通捐献者,“五一”期间还有两例要做……志愿者的爱心,生生不息。

    征集小人物

    如果你的身边有绝不渺小的小人物,如果你有不凡的凡人故事想与大家分享,请与本版联系:qnbxiaorenwu@sohu.com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小人物
   第B05版:市场消费
   第B06版:市场消费
   第B07版:市场消费
   第B08版:青商汇
一次“救死捐身” 14年爱心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