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2016年04月2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世纪的情缘 五十年的牵手

    □周钰栋

    有许多青年朋友都将《青年报》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很正常,因为《青年报》本就是专为青年人烹制的一道精神大餐。若是一个花甲老人也有此意的话,或许就会引来无数个感叹号,那“哇塞”之声可能也会随之而来。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在我看来《青年报》不仅适合青年人阅读,中年人、老年人亦可从中获取不少的知识能量,而这些“能量”恰恰又是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保持青春活力的源泉。

    就拿我来说吧,与《青年报》结缘已有半个多世纪。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正上中学,因为是学生干部,又是学生中唯一的共青团员,所以我就担负起了全校同学的《青年报》订阅工作。尽管当年《青年报》的每月订价只有9分钱,但许多同学的家庭还是负担不起。为了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于是我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订阅了一份《青年报》,其费用便是小组成员每人或1分钱或2分钱凑合起来的。而阅读的时候则是大家轮流,报纸的保管也是大家轮流,但轮流到保管报纸的那位同学,在小组学习时还必须得说一说自己读报的体会,引导其他同学深入学习。可以说,在那个崇尚知识,崇尚英雄的年代,我和同学们就是通过《青年报》这块青青的园地,源源不断地吮吸着陶冶自身道德情操的各种营养。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仍然坚持阅读《青年报》。平时只要报纸一到,我便会在第一时间阅读,并从中摘录有助于我教学的内容,以备授课时的不时之需。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要求老师们能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当时理化组有两位老师因开设的“科普讲座”需要资料,于是我就将 《青年报》上由解敬阳老师编辑的“前卫科技”版推荐给了他们,并与他们一起,以刊登在“前卫科技”版上的内容为蓝本,编写讲义。

    为了回报《青年报》,我又尝试着给设在“前卫科技”版上的“60秒畅想”专栏投稿,没想到我被该专栏刊用的几篇小文章让学生看到了,竟引燃了同学们阅读《青年报》的兴趣。于是,我干脆来了个顺水推舟,将“前卫科技”版上的部分内容移植到了由我开设的“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在实施“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同学们和我一起搞了一系列的小发明,而且有些小发明还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如我自己的“街头投币电话防损装置”获得了“第九届全国‘星火杯’发明创造大赛”的四等奖;一位同学制作的“地震警报器”获得了“浦东新区中学生发明创造大赛”的一等奖;“航海模型”获得了新区团体冠军。一些获奖同学在获奖感言中说,要感谢老师的培养,而我说,要感谢就得感谢《青年报》,因为是《青年报》给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青年报》为我们提供了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能量。

    如今我已退休,但半个世纪的情缘,五十年的牵手又实在让人难以割舍,所以,人退休了但《青年报》仍是我每日必读的报刊之一。因为我知道,只有阅读才能与时俱进,而与《青年报》牵手,才能为自己不断地注入青春的活力。

    (作者为退休教师)

更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共青团
   第A08版:共青团
   第A09版:共青团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证券
   第A15版:财经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公益周刊
   第B02版:在行动
   第B03版:主角
   第B04版:亮点
   第B05版:亮点
   第B06版:在行动
   第B07版:在行动
   第B08版:在行动
《青年报》给我诗意眼光
《每周一歌》:伴我走过成长的青葱岁月
半世纪的情缘 五十年的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