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0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其饿死不如去冒险碰运气”——叙利亚难民的“出中东记”

    图为来到欧洲的叙利亚难民正从希腊北部的艾杜迈尼村向马其顿方向行进。 新华社 图

    漫漫逃难路,生死两茫茫。这是叙利亚难民欧洲逃亡之路的真实写照。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与之相邻的黎巴嫩成为叙利亚人逃离战火的避难所和前往欧洲的中转站。

    愈演愈烈的难民潮不仅让黎巴嫩政府不堪重负,也让前来寻求庇护的叙利亚难民生活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难民不得不选择再次逃难,前往欧洲继续寻找活路。

    想偷渡却凑不齐钱给蛇头

    今年52岁的叙利亚难民阿里告诉记者:“过去我在一家政府机构当职员,一家人衣食无忧。战争爆发后,房子毁了,工作没了,我们一家人无家可归。为了逃避战火,我带着4个孩子逃难来到黎巴嫩。”

    阿里说,到了黎巴嫩,一直找不到工作,生计没有着落,只能依靠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救济组织救助,由于国际援助不断减少,他一家每月领到的救济越来越少,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阿里愤慨地说,美国等西方国家总标榜自己是民主和人道主义国家,称它们在叙利亚所做的一切是为叙利亚人民着想,承诺让叙利亚人过上有尊严地生活,但叙利亚人民能够分辨是非,知道它们在撒谎。

    埃布·穆罕默德4年前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逃难来到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他说,刚开始,他们从联合国难民署获得的救济还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是后来这种救济越来越少,根本保证不了一日三餐。

    “几个月前,我的一些朋友从海上偷渡到希腊,然后进入德国,我曾想同他们一起逃难欧洲,但是苦于囊中羞涩,没凑齐蛇头索要的每人2000美元的偷渡费。”

    偷渡船沉没儿子获救女儿溺亡

    在埃布看来,与其在这里饿死,不如去冒险碰运气。不过,对绝大多数试图偷渡欧洲的人来说,这条路的确充满风险,甚至生死难卜。

    哈利勒含泪对记者说,他24岁的女儿和22岁的儿子前不久在从土耳其偷渡希腊途中,所乘小船同一艘大船相撞后沉没,儿子获救,女儿却溺水身亡。“他们逃难欧洲也是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去冒险。”

    黎巴嫩安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偷渡人数不断增加,不少蛇头趁机发起难民财,被称为“死亡贩子”。许多难民在支付蛇头巨额费用后乘坐破旧小船前往土耳其,然后从土耳其前往欧洲须再支付当地蛇头费用,否则就只能滞留在土耳其。黎巴嫩军方最近抓获了多名蛇头。

    不少难民愤愤不平地说,他们本来可以在家中过不愁吃穿的安宁生活,根本不需要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更不用冒葬身大海的风险逃难欧洲,“这些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的,它们应当承担责任”。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逃至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达120万。黎巴嫩已成为全球难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232人是难民。面对叙利亚难民带来的巨大压力,黎巴嫩政府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停止接纳新的叙利亚难民。据新华社电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天下
   第A05版:天下
   第A06版:文体
   第A07版:文体
   第A08版:文体
“与其饿死不如去冒险碰运气”——叙利亚难民的“出中东记”
伊汽车炸弹袭击致至少51人死亡
美军承认空袭“无国界医生”医院
TPP谈判收官 生效仍存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