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护伤员王奶奶见证战争的惨烈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近日,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的青年走进离休老干部王立华的家,听王奶奶讲述当年抗战故事。84岁的王立华身体硬朗,10岁的时候为地下党做过掩护,1945年初,只有14岁的王立华成为了八路军一名女战士,看护伤病员,也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说起抗战胜利那天,王立华激动地表示,她开心得直鼓掌,晚上还偷偷抹了眼泪。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为参加革命换名字、改年龄

    当时为了顺利通过日寇的哨岗,地下党的叔叔、阿姨选中王立华作掩护,执行任务时牵着她走在路上,不巧遇上敌人盘问时,王立华都会机智地回答:“去爷爷家!”、“去舅舅家!”

    王立华如今独居在虹口区一幢老式公房内,儿子媳妇住在隔壁一栋楼,方便照顾她。虽然已经84岁,但她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当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团委青年一行7人走进她家后,她热情地将事先准备好的香蕉、冷饮塞进青年手中,“别叫我王奶奶,叫我老王。”

    王立华出生于河北省,1942年,10岁的她就为地下党打过掩护。当时为了顺利通过日寇的哨岗,地下党的叔叔、阿姨选中王立华作掩护,执行任务时牵着她走在路上,不巧遇上敌人盘问时,王立华都会机智地回答:“去爷爷家!”、“去舅舅家!”当时北方有挖好的道沟,他们走一段路就会蹲进道沟里,观察周围环境,没人了才走。

    后来王立华被送回家继续读书,年少的她最期盼的就是等参加革命的大姐回家,晚上缠着大姐讲述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以及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故事,当听到姐姐提及儿童团和小八路军参加革命时,王立华按捺不住地问:“我可不可以参加?”大姐反问她:“夜晚要急行军需要走很多路,走得动吗?和鬼子打仗,一连几天吃不上饭,能挨饿吗?若被敌人抓去,挨打受刑,能不说吗?”姐姐的话没让王立华动摇,“我不怕累不怕饿不怕死,我要参加。”

    虽然过了大姐那关,但接头的同志看着瘦小的王立华觉得她太小,她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年龄多报了2岁。而王立华的名字也不是她的本名,“其实我本名叫郑淑明,因为当时环境恶劣,参加革命后怕暴露身份,才改的名字。”原本姐姐的战友为她改名为“王利华”,是她自己将“利”改成了“立”,“当时怀着一颗建立中华的心。”

    1945年初,王立华成为八路军一名小小的女战士,在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二野战卫生所担任看护员。

  见证战争残酷 为团长夫妇感动

    很多坏死的四肢也只能做截肢处理。她亲眼看见,不少被截肢的四肢放进铅桶里,一桶桶往卫生所外面送,倒进附近新挖的土坑里埋了。

    真正参与革命后,王立华才体会到什么是苦,有时行军时间太长,累得走路的时候都能睡着,脚底磨出了水泡,疼得不敢落地。每当想家的时候,她就会找一个无人的地方悄悄落泪。

    战斗打响后,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进卫生所,王立华的主要任务是松开伤员伤口上的绷带,让伤口血液循环,然后将伤员送去前方医院。而后也要对伤病员进行看护。

    因为缺少药品,王立华眼看着得了破伤风的战士全身抽搐了一晚上却无能为力,只能适时送去温水,但经过一夜的挣扎,两名战士终因伤势过重,先后离开了人世。因为战争激烈,被抬下战场的伤员伤情惨烈,眼睛被炸瞎了,缺胳膊少腿的,“哎,不像样的太多了。”王立华叹道。很多坏死的四肢也只能做截肢处理。她亲眼看见,不少被截的四肢放进铅桶里,一桶桶往卫生所外面送,倒进附近新挖的土坑里埋了。

    前线的磨练让王立华成为了真正的女战士,行军、出操、练兵,护理伤病员都做得很好。有时住在百姓家里,王立华会帮着百姓挑水、打扫,做家务活。

    在残酷的战争中,她也见证了一段温情。据王立华回忆说,当时从第十四野战医院转来一位坐轮椅的团长,一条腿大腿以下不见踪影,另一条腿脚踝以下被截肢,而双臂也有不同程度截肢。团长不想拖累妻子,铁了心要离婚,然而妻子却不离不弃。在他们待在医院的两三个月里,只要不刮风,王立华都能看到那位妻子推着坐轮椅的团长在阳光下慢慢地走,不言语,却充满了爱意。

    王立华所说的故事也让电子所青年为之感动。“90后”青年小陈说,他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为了谁”,“抗战时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拼命要打胜仗,捍卫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安全,其实这也是为了自己的至亲、小家而奋斗。”

  抗战胜利那天忍不住想家

    听到“胜利”的那一刻,王立华说自己特别高兴、激动,但因为站在队伍中不能多讲话,只能随着所有人一起开心地鼓掌,把手掌都拍红了。

    王立华至今还记得抗战胜利那天的情景。那时她随部队驻扎在山东惠民县农村,随着战役的减少,伤病员也逐渐少了。

    那天一早,王立华与几十名战友完成了晨跑,站成两列纵队听教导员训话,只听教导员说:“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咱们解放了,就快过上好日子了。”听到的那一刻,王立华说自己特别高兴、激动,但因为站在队伍中不能多讲话,只能随着所有人一起开心地鼓掌,把手掌都拍红了。解散后,他们又回到自己的岗位,王立华继续看护伤员。

    而到了晚上,百感交集的她还偷偷流了眼泪,不过王立华说这是激动的泪水,“当时年纪小,一想到抗战胜利后就能回家,能见到父母了就忍不住掉了泪。当然还有一种打败日本鬼子,扬眉吐气的自豪心情。”

  [对话]

  年轻人靠自己实现奋斗目标

    记者:当年为何那么坚定地参加革命?

    王立华:我四叔牺牲于战场,未曾谋面的舅舅也为了革命牺牲,母亲和大姐也投身革命,我是从小深受家庭影响,对日本侵略行为十分痛恨,也坚定了参加革命,保家卫国的想法。

    记者:参加革命时,是不是也有害怕的时候?

    王立华:有,比如值夜班时,需要到村子另一头打开水给伤员喝。一路上都能听到敌人在村外放冷枪,打水回来,我浑身都发抖,说不怕那是假的。不过参加革命前我也表过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想起自己所说的话,就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对如今的青年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王立华:年轻一代除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需要为自己设立目标,靠自己去奋斗。年轻人不要怕苦,有目标就要坚定地干下去。

    ■A04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天下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文体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旅游专刊
   第B05版:旅游专刊
   第B06版:综合
   第B07版:教育·课堂
   第B08版:教育·专题
交大:师生均可保留身份创业
“正当年”名人齐聚 与市民共沐书香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一期开放在即
生活补助 四类老战士将获5000元
看护伤员王奶奶见证战争的惨烈
四行仓库纪念地明日将全新亮相
基本保留沿线绿地 桥梁形态尽量优美
国务院发文鼓励夏季周末休2.5天短假
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天气
总第97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