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06月1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果公园里打造新型农家乐
“葡萄姑娘”爱秀爱闯更爱创新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盛凯料理自己的果园。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果园里散养着鸭子。

    1987年出生的大学生盛凯是上海果居园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金山区最年轻的“农二代”。她的果园位于吕巷水果公园内,这位爱秀爱闯的美女大学生,硬生生将农民一职做成了CEO。

    走进方圆几百亩的果园,里面不再是清一色的水果,一个精巧的小亭子已初建成,再过几个月,这里还将出现垂钓台,供游客DIY做饭的土灶头等。“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做新农家乐,让农业能走出种卖的老套路,成为休闲旅游的新型农业。”和老一辈农民不同,如今的盛凯已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技术攻坚、销售管理、品牌推介上。她出入各种能增加曝光率的场合,成为自家果园的“形象代言人”。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重实干 果断脱下高跟鞋 一毕业就创业

    午后时分,盛凯行走在几百亩大的果园里,两条土狗跟着主人一起,仿佛在做例行巡视。人为隔离出来的一个休闲小岛上,土鸭们扑腾着翅膀依水群居。引进自南通的“贵族”狼山鸡们则拥有自由出入葡萄园的“特权”。纯野生黄鳝、甲鱼们则“潜伏”在葡萄树下方的深沟里,与“高高在上”的葡萄“井水不犯河水”。

    园内散养的狼山鸡属于世界八大名鸡之一,也是盛凯最引以为傲的特色养殖。也因此,狼山鸡的待遇格外特殊,偶尔,盛凯会给狼山鸡喂食玉米,增加营养。

    “这些年也做了各种转型,前期果园里只种葡萄。后来搞养殖,引进狼山鸡后,我们的产品更为丰富了。生态养殖强调的是放养,鸡鸭鹅在果园里随意走动。因为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禽类的肉质特别鲜美。它们产的蛋也可以做包装销售。”据盛凯介绍,他们一年产1000多只狼山鸡。这在上海地区都是比较罕见的。

    “甲鱼、水稻、草莓、葡萄、枣树、梨树等。从高到低,构成的是立体种植和养殖。”盛凯给自己的农场作了定义。

    园里的池塘,原本种的是水稻,因为收成不好,盛凯重新做了规划,将之辟为垂钓区。她在果园里装修了好几间房,分别是棋牌室、自助烹饪区、聚餐包房。

    在大学时念商务英语的盛凯既富有商业头脑,想法也十分“西化”。“现代人很向往生态的田园生活,加上食品安全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我看好新农业未来的发展。”

    看准了就下手是巨蟹女的天性,她几乎是一毕业就创业,在实习阶段就果断脱下高跟鞋,转投自家的农田。

    重营销 做旅游农业最重要的是知名度

    尽管已远离城市的office,但这位85后女汉子有着上一代农民和周边农户少有的时尚打扮。染发、品牌包包、价值不菲私家车一样不缺。没事时,她上微博及时更新最近的拳头农产品。最近的一次更新,几张组图拍的都是她抱着葡萄翩然的身影,女主人自称自己是“葡萄姑娘”,引来网友一片点赞。

    “做旅游农业最重要的是知名度。”这位生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毫不讳言营销的力量。平时,只要有空,她会出入各种会议、活动,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果园。

    她也谙熟网络推广的门道,会亲力亲为地代言自家的农产品。抱着硕大无比红薯的她会在网上晒贴,“立体栽培的稀有大红薯!快10斤!爷爷奶奶都是第一次见!”葡萄季将来,她又开始刷屏葡萄糕,自卖自夸,“这是金山的特产葡萄糕!也是果居园的延伸产品!用新鲜葡萄熬制的葡萄果酱作为馅料!酸酸甜甜的味道别具匠心!大家帮忙推广哦!”

    如今的她,吃的东西都是自家种植的。“网上到处可见对食品安全的担心。我欢迎大家来玩。”

    去年,这位“葡萄姑娘”还在网上征集白领到农田当志愿者,给葡萄带保护套,掀起了一轮小高潮。

    从2010年她白手起家成立合作社,一眨眼五年过去了。她的双颊有了微微的“高原红”,薄薄的粉底掩不住日晒后的雀斑印,却一如既往地美丽。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的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如今这位年轻的农场主坐拥52亩葡萄地、50多亩水稻地。

    转观念 父母不再要求当白领

    “一开始父母也不是很支持,我们家世代为农,父母觉得我应该跳出农门,在办公室当白领才是正道。”采访中,盛凯无意中提了那么一句。

    路过一个葡萄藤,盛凯的妈妈徐阿姨正在紧张地劳作,为葡萄梳枝,利落地剪去多余的葡萄颗粒。“前几年我们不是很支持她务农,我小时候娘家有很多田,下地要三班倒,十分吃力。我们一开始想让她做护士,她说又苦又累,开玩笑说老得快,又让她做空姐,她个头不高,没通过。以各种理由打发我们。现在她做得有模有样的。我们也不再说她了。”不过,徐阿姨也叹苦经道,现在帮工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纪轻的都不愿过来。

    在田园小道上,记者一行又邂逅了盛凯的父亲。这位憨厚的中年男子背着药水,刚刚做完保果(保护果粒)。“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做,下代人也不做,那以后没人种了。女儿既然喜欢,我也支持。”盛先生表示,自己也很看好旅游农业的发展。“我有几个朋友,在城市里待的时间长,觉得没意思,周末就会抽空到农田来度假、采摘,放松身心。”

    在狼山鸡撒开腿,奔来跑去避日晒的地方。记者又见到了扛着竹竿的盛凯的爷爷。日晒雨淋在这位老人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嘿嘿一笑,完全服从孙女的“管理”,在孙女起步的早几年,他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专家。

    暑期时分,盛凯还会招募金山当地的大学生一起过来帮忙,做志愿者,当实习生。“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年轻农二代诞生。”

    谈创新 传统农场变新型农家乐

    “如果光靠我们一家包装旅游农业,显然是形不成气候的。”盛凯透露说,这几年,规模化和有规划地扶持农户成为镇里的工作重点。政府在规划一些有特色的水果,希望带动旅游农业。

    事实上,果居园所在的吕巷水果公园堪称上海首个水果主题公园。盛凯与周边农户的产品之间互为合作,互换产品。

    当然,农户与农户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盛凯想到的突围办法是特色,种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主打的是施泉葡萄,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农委和镇政府整合了20多家农户联手打造新品牌。别的农户以露天种植为主,我们使用了大棚种植,减少用药。去年,政府还为我们投入了一部分大棚的建设。”

    “我希望通过两三年时间将传统农场转型为新型农家乐。如果仅仅是采摘,客人逗留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在DIY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土灶头,自己来烹饪美味。譬如采摘新鲜的番茄和放养鸡蛋,就可以来一盆番茄炒蛋。目前,农家乐项目还在建设中,最快今年将建成。”盛凯说。

    年轻的“农二代”不多,85后“农二代”更是寥寥无几。回到家乡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短短几年内她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2014年获得“金山区乡村创富好青年”称号和“金山区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

    “要做新农民,首先观念上就要转型。”在金山区农委相关人士看来,新型合作社能依托直供直销中心、直销店、电子商务等,销售产品。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将合作社信息推广出去。从田头到餐桌,通过一站式服务,省去流程与环节,带来新鲜和实惠。

    “对于农二代来说,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成为学习型农民,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会议,汲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理念。”金山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青年
   第A08版:专题
   第A09版:影像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青女郎
   第B05版:综合
   第B06版:汽车专刊
   第B07版:汽车·试驾
   第B08版:汽车·专题
“葡萄姑娘”爱秀爱闯更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