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焦点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0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教育公平论坛聚焦“一刀切”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朱霞美

    本报讯 “上好学”正成为社会的主要关切。由中国教育三十人人论坛、教育公平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近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200多位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各地的专家学者等,将陆续登场为教育公平疾呼。

    不能蛮横地平均分配优质资源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的时代要求和重要使命。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说,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学上”的矛盾基本解决,“上好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关切。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接受良好教育,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

    据了解,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小学择校非常普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声誉和质量较好的学校,每年都让成千上万的家长操劳不已,甚至奔波数月,通常还要支付数额很大的择校费。据有关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中小学择校费超过270亿元。为了增加择校“筹码”,孩子们也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占坑班”,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愈加严重。这些现象多年来禁而不止,治而不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

    针对择校热的问题,袁振国认为,学校间绝对平均是不现实的,但目前确实差距过大,一是资源分配过多向部分学校集中,其次有些地方政策强化了“马太效应”,使得强的更强。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工作。“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蛮横地将优质资源平均分配,也不能对各级各类学校‘一刀切’。” 

    211工程应有拓展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很多国内大学,他发现,有一些没有进入“211工程”但又很不错的大学特别委屈,“学生们出来找工作也特别困难,连念研究生将来毕业了想在大学里教书,人家首先会问你的本科是什么,如果本科连211都不是的话,不能留用。”陈平原坦言,有些学校在招收研究生时看到不是211学校的学生看都不看,如此一来,对这样的学生非常不公平。

    陈平原说,谈及教育公平,可能更多涉及中小学,但实际上大学也有教育不公平问题。“得不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学校发展就很不同。最近十几年的高校扩招中,大多都是非211 大学甚至是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来承担大量学生的培养工作,但并没有给他们适当的条件让他们得以更快速地发展。”陈平原对此呼吁:“应让那些发展比较好的学校也有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24小时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青年
   第A08版:共青团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小人物
   第B06版:市场消费·综合
   第B07版:市场消费·访谈
   第B08版:市场消费
促教育公平论坛聚焦“一刀切”
“暑期学校”增“一带一路”项目
上海青年婚恋观念总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