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主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5年01月2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色如初玉 与籽共成长
记上海青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鼎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上海青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鼎与社工沟通社区公益活动。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语录 社工的价值与味道如酒,需要年华去灌溉。

    “儿子出生的那年,我成立了这家机构,取名的时候两者也共有一个‘籽’字,希望他们可以一起成长……”作为沪上第一代“青少年事务社工”,王鼎用10年的时间体悟社工的意义。如今,自力更生自创社工机构的他完成了从一名专业社工到机构创始人的转变。然而不变的是,他对社工这份职业的热情,始终如初。

    人物点睛

    王鼎,沪上第一代“青少年事务社工”,之后作为创始人,成立了上海青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以家庭教育服务为核心,拓展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立足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平台运营与管理、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委托社会责任服务、公益创新实践等,让社区居民共享社会和谐。青籽的使命是:以人为本、起航人文、点亮公益、服务社区。

     10:00 和团区委沟通

    一早来到宝山团区委,王鼎和相关负责人像是老朋友一样聊了开来。虽然只是聊聊,但是也带着一点“任务”,一来是汇报汇报自己项目的进展,二来是探讨一下新一年合作的方向。不过,对于王鼎来说,“聊天”这件事情他很擅长,因为他曾经是一名专业社工。

    2003年,上海市成立了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次年2月,由该办公室发起组建的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成为沪上首家针对“社区青少年”事务的民非组织。那时23岁的王鼎第一次见到这家民非组织在招聘“社工”的广告,自认为符合招聘需求,便报了名。虽然当时他已经考出社工证,但王鼎并不真正了解社工究竟要做什么,“只知道舆论在一点点造势,说发展不错。”就这样,王鼎顺利加入阳光中心,成了沪上第一代“青少年事务社工”。

    10年来,这个民非组织建立了一支由500人组成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分布于全市各个区县社工站、214个街镇社工点。王鼎就是其中宝山社工站工作。

    按当时的界定,上海本市户籍、16—25岁、“失业、失学、失管”的“三失”青少年,被称作“社区青少年”。这是青少年事务社工主要的服务对象。王鼎的经历,与他们颇为相似:高二即辍学,没有工作,“游荡”在外。以至于同时进入阳光中心的社工一次聊起“服务对象”时,指指王鼎笑道:“不就是你?”

    “社区青少年”转变为“青少年社工”,别人眼中的“戏剧性”,被王鼎当成了自己的优势。他深知这群“对象”的特点,“很多人给他们贴标签,但社工不行。他们或许只是处在人生必定经过的那个阶段而已,就像当年的我一样。”

    在一线奋战一年后,王鼎渐渐做出了名气。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社工、优秀青年志愿者……各种荣誉接踵而来。而他发起的“阳光部落”项目更是广受好评。这个类似于运动俱乐部形式的项目将爱好运动的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不仅限于“社区青少年”参加,也欢迎社区其他居民一同参与,让各类群体共同融入,在当时来说,是社区工作和社区营造的大力创新。

    如今,积累了满满经验的王鼎选择了“单飞”,成立了青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但依旧坚持着专业社工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正是过去多年的社工经历,才积蓄了现在发展壮大的能量。”

    12:30 收到帮扶对象喜讯

    “王鼎哥,我这周日就要结婚了,想邀请你参加我的婚礼……”中午,王鼎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佳佳打来的。上一次两人对话,还是10年前。

    这个叫佳佳的女孩子,是王鼎在10年前的帮扶对象。在10年前,因为一场交通事故,佳佳的妈妈瘫在了床上,而爸爸又是一名农民,家庭情况贫困,无奈之下,佳佳只读到了六年级就选择了主动辍学。

    机缘巧合下,佳佳成为了当时还是社工的王鼎的帮扶对象。佳佳住在顾村镇上,每一次,王鼎都要骑车骑上一个小时到佳佳家里。在他的坚持和专业努力下,佳佳愿意重返课堂。然而,因为已经超龄了,所以原来的学校已经回不去,好在当时慈善基金会培训中心开展了一个名为“阳光展翅”的继续教育项目,给予没有获得正常教育的青年人一个职业培训的机会,并在学成后颁发技能证书,等同于中专毕业。于是,佳佳在王鼎的帮助下进入了“阳光展翅”项目的课堂,开始学习手机维修和电脑维修的职业技能。

    然而,事情并没有王鼎想象得这么顺利。由于佳佳身边的交友环境太过复杂,其间并没有一门心思专心念书,王鼎再次对她进行心理辅导。“我当时和她分析了周围的环境,也肯定了她的长处,鼓励她说,如果好好念书,有工作机会,肯定是先考虑到她的。”面对王鼎推心置腹的苦口婆心,佳佳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了一句,“王鼎哥,你看我表现吧。”

    令王鼎没有失望的是,从此以后,佳佳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毕业后顺利成为了移动公司的话务员,还拿到了很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后来佳佳还去当了兵,甚至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功德圆满地结了案,虽然两个人不再有联系,但是佳佳却在心底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如今,佳佳要结婚了,想再找到王鼎,表达内心一直以来的感激。但是王鼎换了号码也换了工作地点。几经辗转,佳佳在王鼎原先工作过的社工点上,拿到了王鼎的QQ号码。“但是我看验证消息里说自己是佳佳,我回想自己帮助过的叫佳佳的至少有六七个,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个,但猜想应该是她。”

    QQ上两人聊了近况,还交换了手机号码,因此有了中午的这通电话。“十年了,那是我第一年做青少年社工,已经结案,却未了情谊。社工的价值与味道如酒,需要年华去灌溉。”王鼎说。

    14:00 和政协委员“对话”

    下午,王鼎作为宝山区的青年社会组织代表,应邀参加了“共青团与政协委员面对面”的活动。对于坐在桌子对面想要积极了解青年社会组织的政协委员们,王鼎胸有成竹地介绍起青籽的重要点滴。

    在他看来,对于过去一年,自己比较满意的项目之一是其策划发起的“温馨坊”项目。这个项目通过社区支持,以及包括个案服务、济困家庭情感支持沙龙、社工及志愿者培训等在内的专业服务,还有社区互动、补助发放的综合接入服务方式,让10户济困边缘家庭,除了能得到传统的资金帮助同时,还得到专业社会服务,提升自身心理抗逆力、自救行动力养成、生活效能规划能力等提升,成功实现了服务对象的自强自立,重新建立自信心。

    当不少人还感兴趣于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种种“感人故事”的时候,王鼎却一再坚持,专业化和职业化才是青少年事务社工10年历程积累的最大财富。“专业包括耐心、包容、优势视角。更重要的是,专业化意味着分工。”王鼎说,与习惯在安静环境下打开服务对象心扉的人相比,自己更适合面对那些活跃的、带有边缘性质的青少年,“我不会去感化,但可以跟他们对话,甚至交锋。”

    王鼎离职后,不少社工“元老”都选择单飞,不少人转而独立承接更具体的青少年事务公益项目。项目化已是大势所趋,成为在青少年社工群体中扎根的新概念。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更细化的分工,更强的民间性。”王鼎说,很多部门已逐渐开放,甚至主动寻找民间社工组织承接项目。“希望这次和政协的面对面也能带来一些新的火花。”

    17:30 劝员工早点下班

    到了下班时间,青籽的员工们还在卖力地加着班。和很多机构不同的是,王鼎劝员工们早点下班回家。“社会组织也要人性化发展,我是比较赞成大家早点先成家再立业,除了工作,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生活。”

    对于青籽这个团队,大部分员工给出的描绘都是“像家人一般”。“员工也要涨工资,也需要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但是公益组织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待遇方面不可能太有吸引力。要留住好的人才,就需要一个个去分析员工感兴趣的东西。”王鼎对于自己未来的打算从不保密,而是开诚布公地与员工分享和沟通,并尽可能地具体。“当你所说的事情一件件都实现了,对于员工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单飞”成立青籽之后,王鼎觉得自己更加自由,施展能力的舞台也更大了。虽然手上的项目已经排到了今年7月份,但是自己还是坚持着准点下班的原则。因为他是青籽负责人的同时,也是一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孩子出生的那一年,也是自己的机构成立的那一年。所以王鼎给机构取名时,用了和孩子姓名里的同一个“籽”字。“取名青籽,是希望机构和我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而且青籽还是和田玉里面比较原初的材质,希望这个‘纯天然’的机构可以茁壮成长。”

    两个“籽”,都是王鼎的心头好。不错过宝宝每一个重要的成长瞬间,也陪伴着青籽服务中心的成长,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天下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维权
   第A12版:影像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文体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公益周刊
   第B02版:志愿者
   第B03版:主角
   第B04版:亮点
   第B05版:亮点
   第B06版:在行动
   第B07版:在行动
   第B08版:微心愿
青色如初玉 与籽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