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青年调查

第A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2014年06月1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式成立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已经越发明确地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关注的焦点。昨天,上海大学和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正式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今年秋季将首批招生100人。这家并不授予学位的电影学院,将致力于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高强度实践,为上海培养最急需的电影人才。而由于这家学院的成立,人们也看到了上海优质电影创作环境回归的可能性。

    缘起:

    为什么是温哥华电影学院?

    对于温哥华电影学院在世界影坛的影响力,曾担任过多年驻美记者的现任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显然有着深入了解。早在2005年和2006年之间,胡劲军就致力于将温哥华电影学院引入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的讨论中。但这个讨论相当漫长,几乎持续了10年之久。

    胡劲军对于温哥华电影学院的看好,基于其辉煌的历史。用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詹姆斯·格里芬昨天的说法,去年由温哥华电影学院校友参与制作的电影票房为18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票房的一半。而世界史上票房前30名电影中,温哥华电影学院校友就参与制作了其中的27部。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这在世界电影界有目共睹。

    参与这场讨论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罗校长虽非电影专业出身,但对上海电影的发展有过深入思考。他说,在1930、1940年代,上海电影曾是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代名词,可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重振旗鼓的地步。而在对加拿大、美国、英国电影产业的考察中,罗校长也深感中国电影水准所承受的压力。在他看来,这种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影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后。

    “温哥华模式”:

    一家“教学的制片厂”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位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这个校区有着上大的影视学院,这个学院在影视和艺术方面的教学实力在上海数一数二。这多少也促成了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入驻。

    温哥华电影学院有一个似乎很符合现今中国人口味的教学模式,就是将一般电影学院4年的教程压缩到1年时间内完成。学生在经过1年训练之后,即可掌握电影制作的各种奥秘。这有点像现在中国人所推崇的“速成”。不过这决不是偷工减料。按照詹姆斯院长的说法,这一年的学习是“高强度”的,学生每天要学习12至18个小时。这种强度与电影行业从业者工作强度一致。也是为了让学生提早感受角色。

    相比其他电影学院的理论学习,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更注重实践。与学院一起建立起来的还有绿屏工作室、剪辑编辑室、后期合成和录音室等重点设施,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就是在这些设施里进行实践,他们拥有充分参与电影制作的各种机会。“我们的学院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机构,不如说它是一家‘实施教学的制片厂’。”詹姆斯说。

    按照上大和闸北区的规划,他们计划建立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为核心的闸北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这个6.42平方公里的综合园区,将以一系列政策的扶持,鼓励曾经在上海发展的著名导演通过建立工作室、将大片放在上海制作等方式回归上海。并且帮助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在园区内新建若干公司,建立独创的电影融资和投资评估体系,拓展本土电影的国际发行渠道。而温哥华电影学院则承诺帮助上海引进10家国际一流的影视制作企业。

更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青年调查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共青团
   第A05版:维权
   第A06版:早知道
   第A07版:青年
   第A10版:文体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球周刊
   第A13版:球周刊
   第A14版:球周刊
   第A15版:球周刊
   第A16版:球周刊
金爵奖评委昨集体亮相 好电影是唯一标准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式成立